黄艳娟
(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未妊娠时糖代谢正常,但妊娠过程中首次出现糖尿病。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很容易危害妊娠期女性的身体健康,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包括自然流产、羊水过多、妊高征及酮症酸中毒等,还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使其出现低血糖、畸形、低血钙等。因为临床上并未全面认识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故依从性不理想,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危害母婴身体健康[1]。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开展护理工作对母婴健康均特别重要。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98±3.17)岁;孕周21周~30周,平均孕周(24.65±3.42)周。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22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02±2.21)岁;孕周21周~31周,平均孕周(24.72±3.39)周。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研究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2]:①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者;②了解研究内容签署书面文件者;③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①存在对血糖造成影响的疾病;②合并肾、心、肝器官功能障碍者;③依从性较差者;④具有精神疾病史;⑤合并高血压;⑥认知障碍;⑦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医嘱服药,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同时为其营造舒适、干净、安静的病房环境,保证睡眠充足。根据具体病症进行相应的处理。
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调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疾病恢复存在紧密联系。患者因为疾病的作用,加之过度担心妊娠结局,导致情绪异常。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接触,并介绍病情知识,包括治疗方法、诱发因素、成功治疗的案例、预后效果等,耐心解答她们提出的疑问,尽可能引导其宣泄情绪,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3]。②用药指导。指导其根据医嘱服药,具体的药物服用剂量、作用、浓度和用药时间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了充分发挥降糖药物的作用,要科学指导患者服药[4]。为了防止患者过量应用降糖药物引起低血糖,要合理控制患者的胰岛素用量。③饮食指导。要促进患者的大便通畅,叮嘱其增加富含丰富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特别是蔬菜与水果,减少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为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可以增加牛奶、瘦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④母婴监护。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定期对孕妇进行尿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及尿酮体等。指导其检查B超、肾功能等,降低死胎、胎儿畸形及羊水过多等发生率。⑤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其敏感性,并合理调节血糖。餐后1 h,建议适量运动,确保动作柔和。尽量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合理调整运动强度,并进行相应的指导。禁止剧烈运动,避免出现身体不适[5]。⑥血糖监测。以患者的病情变化、血糖水平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联合血糖监测仪器,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⑦胰岛素的合理应用。若运动及饮食控制不佳,可以结合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患者使用的胰岛素。餐前30 min注射胰岛素,监测餐后2 h的血糖,以血糖变化状况为依据,调整胰岛素剂量。
检测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统计新生儿与产妇并发症发生状况。产妇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妊高征、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包括肺炎、巨大儿、呼吸窘迫及窒息[6]。
观察组的HbAlc、FBG及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合理控制其血糖水平,还可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