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都城图》:世界级大都市之图

2020-12-23 02:00:46刘家信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渭水长安城都城

◎ 刘家信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北临渭水,东南靠龙首山,曾是西汉王朝200 多年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还是两千多年前的国际大都市。

汉长安城的营建经历了三个时期:汉高帝五年至九年(公元前202—公元前198 年),由萧何主持在秦兴乐宫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并营建了未央宫、武库和太仓等建筑 ;汉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公元前190 年)修筑了汉城墙;汉武帝时期又增建了建章宫、桂宫、明光宫、北宫,并广开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湖等。

汉代以后,它又成为西晋、前赵、前后秦、西魏、北周等朝代的都城,后由于隋朝大兴城(后来唐长安城)的兴建而逐渐废毁,相沿800 年之久。

历代汉都城图

宋碑《长安图》,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立碑,比例尺约为1∶9000,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于1934 年出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将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含隋大兴城)不同朝代的都城刻在同一幅图上,汉长安城图所占幅面约为40 cm×50 cm,并标出“汉都城”三个大字说明注记。《汉都城图》内容颇详,名称注记多达30 余处,包括渭水、王渠、城墙、城门、宫殿,如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咸宜宫等主要建筑群。其中宫亭楼阁均以象形符号表示,并注有相应的名称注记。其北部城墙充分显示了“斗城”的特征,可惜此图西南角未央宫一带内容缺损。

此图具有数学精度,可按照比例在图上量测距离,图上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象形符号表示方法,精雕细镂,技术高超,形象生动,是汉都城图之佼佼者,也是汉都城存世近千年、最早的平面图形,颇为珍贵。

元《汉故长安城图》,为《长安志图》插图之一,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 年),由李好文依据唐宋资料绘制而成。该图内容概略,仅有名称注记而缺少象形符号,内容不完整。比例尺很小,约为1∶7万,定向上北下南,图幅高、宽为18 cm×16 cm,汉代城墙以双线示表,高宽仅为8 cm×9 cm。图上表示了城墙和城门注记,显示了其“斗城”特征,还注出了长乐、未央、长信等主要宫殿名称注记,根据注记可判断出汉长安城建筑群的大体分布概况。

地图上的汉都城

纵观古图,汉都城方向作正南北向,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据《汉旧仪》载,汉长安城有“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汉城墙高10 米以上,上窄下宽,墙基宽16 米,施工版筑夯土墙,坚硬如砖。据原陕西省测绘局精确测量,汉城东、西、南、北城墙长度分别为5916.95 米、4766.46 米、7453.03 米、6878.39米,周长为25.01 公里,全城总面积约34.39 平方公里。

从图上可以看出,汉都城平面总体略呈方形,城墙以双直线表示,城门刻绘成象形符号。东城墙呈直线,其他三面城墙多曲折,尤其是南墙和西北角更为突出,形似天上的南斗星和北斗星,被人们称为“斗城”。汉班固曾描述道:“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可见,城内大道和宫殿布局与城墙呈平行的棋盘式格局。

关于城墙门,据《三辅决录》载:“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城门按东、南、西、北城墙名称为(顺时针排列):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覆盎门、安门、西安门、章城门、直城门、雍门、横门、厨城门和洛城门。当时各城门戒备森严,均有重兵把守,后诸多城门被焚毁于王莽末年。

汉都城内,宫殿鳞次栉比,金碧辉煌,主要宫殿有城东南部的长乐宫,西南部的未央宫,东北部的明光宫和西北部的桂宫、北宫等。手工业区(东市、西市)集中在都城西北角,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洛城门、横门一带。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 年),长乐宫在秦兴乐宫基础上营建而成,宫城“周回二十里”,主要由前殿、宣德殿等14 个宫殿台阁组成。据原陕西省测绘局测定,长乐宫东、西墙为直线,南、北墙略有曲折拐角,周长11023 米,面积约6 平方公里,占汉都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高帝刘邦接见群臣、朝会诸侯的政治活动中心。从惠帝起,皇帝移居未央宫听政,长乐宫仅供太后居住,形成“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之制度。

图上未央宫部分缺损,未央宫建于高帝七年(公元前200 年),因位于长乐宫之西,亦称西宫;因皇宫犹如天帝所居紫宫,又称紫宫。据原陕西省测绘局测定,未央宫为正方形,宫墙四边均为直线,周长8800 米,面积5 平方公里,约占汉都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未央宫是汉初为取代长乐宫而建的一座新皇宫,“斩龙首山而营”,宫内建筑巍峨高耸,雄伟壮观,殿阁密布,楼台起伏。据《关中记》载,有“台三十二、池十二、土山四、宫殿门八十一”;按《长安志》所列殿台观阁等建筑名称约有70 多个,殿宇之盛,前所未有。未央宫曾是西汉王朝主要政治活动中心,隋唐时,因迁都大兴城,未央宫废弃不用,仅作禁苑或游宴之地。

在宋碑《汉都城图》上,除表示了上述主要宫殿外,还包括北宫、桂宫、明光宫、咸宜宫、崇晖殿、讲武殿以及明水园、太仓(当时全国最大粮仓),还有亭(南北昌亭、永寿亭、西北角亭、苑亭、临渭亭)等建筑群。建章宫为一离宫,位于远离都城的上林苑内,故《汉都城图》上未能表示。现存汉长安城遗址较多,但城墙遗址长度仅存1399.7 米。

图上还表示了渭水、明渠、王渠等水系。渭水位于汉长安城之北,曾是当年重要的交通运输和军事航道。刘邦和项羽作战时,汉军的军粮多经由渭水、黄河运到河南战场。而当年我国东南地区物资主要由黄河、渭水转运至长安(现今已无航运之利)。图上用双线表示渭水,明渠、王渠则绘以单线。王渠为环围汉城东南角并侧城北流入渭水。经勘查,今仍存此古沟渠遗址,经汉清明门外,其下流趋注渭水,与《水经注》所载相吻合。图上缺损部分的沧池,因水为苍色故名,是引城西泬水而形成的人工湖,池水面积19 万平方米。《西京赋》载:“沧池莽沆,渐台立于中央。”它是未央宫中皇室贵族观景游乐和欢宴之处。

汉都城图(北宋·元丰)

《汉故长安城图》(元)

猜你喜欢
渭水长安城都城
渭水秋歌
渭水访贤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8
渭水舍渔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家住渭水边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东南文化(2016年4期)2016-08-22 09:35:38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
桃核上的长安城
学生天地(2016年17期)2016-05-17 05:46:34
长安城里,一群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