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川兴文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进程的思考

2020-12-23 14:59朱远鹏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竹林发展

朱远鹏

(中共兴文县委 四川宜宾 644400)

竹产业是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产业。自2018年以来,四川省兴文县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四川是产竹大省,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重要指示,将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竹产业作为兴文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1-2],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大力发展竹产业,必须解放思想,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破除一些机制体制障碍,在科技创新、专业组织建设、政策配套、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方能把竹产业打造成为一个富民增收、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才能让竹林成为兴文美丽乡村的风景线。

1 兴文县竹产业发展现状

竹产业是兴文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9年,兴文县实现竹产业产值25亿元,其中一产产值4.7亿元,二产产值10.1亿元,三产产值10.2亿元,农民人均竹业收入达1780元。

1.1 竹产业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截至2019年,兴文县竹林面积达到3.10万hm2,位居四川省前10位,成功列入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培育县。僰王山楠竹、古宋-莲花纸浆竹、仙峰方竹3个“10万亩”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完成竹种植9万余株,景观打造12处,目前正在进行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工作。发挥兴文方竹研究院技术平台作用,开展了竹种育苗、竹林丰产培育、竹笋产品研发、竹盆景生产等工作。截至2019年完成竹区道路建设591 km,成立了200余支专业砍竹队伍,采购新型伐竹机、移动式碎竹机、抱竹机等先进机械,提升劳动效率,农民收入持续提升。

1.2 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兴文县成立了竹产业招商分局,实行精准招商。截至2019年,签约了包括四川海蓝宝实业有限公司在内的竹产业投资促进项目9个,其中四川“中箸筷业”公司于2019年8月正式投产、“好时代炭业”公司已试生产。将“中箸筷业”公司、“好时代炭业”公司作为“升规”后备企业,加大了培育力度。采用EPC模式加快实施兴文经济开发区竹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6 000万元。落实竹产业园区39.2 hm2土地指标、桫椤谷竹生态康养项目第一期项目3.33 hm2指标需求。

1.3 川南森林康养旅游内涵不断丰富

2019年7月,兴文县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将仙峰苗族乡定位为川南森林避暑康养示范区,与蜀南文旅公司、北京乾景园林公司等合作,完成了《仙峰避暑康养度假区总体规划》《仙峰苗族乡群鱼村小木屋项目改造提升规划》。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为引领,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时限,加快兴文石海、僰王山竹生态景区等项目建设,僰人巨石阵景区完成了帐篷酒店茶室主体建设,游客中心、酒店主体建设等快速推进。竹特色镇、竹特色村、竹康养基地、竹林人家正加快创建。

2 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竹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认识

1) 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竹产业缺乏整体认识。少数干部对竹产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没有真正把竹子作为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缺乏科学的种植规划和务实的推进举措,发展竹产业的合力尚未形成。

2) 部分群众持有观望态度。自2018年以来,纸浆竹的价格持续走高并趋于稳定,但部分群众期望过高,对市场前景仍抱有怀疑,或期望有其他产业项目能快速收获更大收益;或者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帮政府、干部完成工作任务而提出交换条件;也有群众因缺乏劳动力而造竹积极性不高。

3) 现有政策不能满足竹产业发展需求。当前,竹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部门政策却没有把竹产业等同于农业产业来重视。例如:受劳动力外流影响,农村有些田地荒芜,但如果用来种竹,就会被认为是占用了基本农田;新型伐竹机具能大幅度提升采伐竹材的效率,但由于没有列入农机补贴项目,无法享受农机补贴,导致先进机具普及困难;竹材初加工需临时占用少许土地堆放,但不能列入农用设施用地。

2.2 竹林地域分布和权属分散

1) 林地分散。虽然全县竹林面积有3.10万hm2,但66.67 hm2以上的连片竹林面积只有0.67 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僰王山镇、古宋镇、莲花镇、仙峰苗族乡等乡镇,绝大部分竹林较为分散,导致采、运等产业前端成本较高。

2) 林权分散。林权改革以后,90%以上林权分散在林农手中,多以家庭经营为主,流转或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占比较低。全县没有经营竹林面积达333.33 hm2以上的企业,经营面积在200 hm2以上的企业也屈指可数,由此导致竹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约化经营难度大,间接提高了产业成本。

2.3 竹林砍伐变现不足

兴文县目前可以采伐的楠竹林0.81万hm2,纸浆竹林0.91万hm2,每年可采伐楠竹400万根、纸浆竹25万t。2019年,全县楠竹采伐量250万根,采伐率仅62.5%,纸浆竹采伐15万t,采伐率仅为60%,采伐率较低。

1) 劳动力缺乏。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到城市务工增加收入,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妇孺,但竹产业发展中的采笋、伐竹、运输都需要大量的强壮劳动力,劳动力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竹林经营。

2) 砍伐效率低下。普通竹农普遍缺乏资金和科技投入,砍伐、采笋仍采用常规劳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缺乏专业性和组织性;砍大留小、砍嫩留老和过量挖笋现象较为普遍。

3) 利益分配难平衡。虽然组建了一批专业砍伐队伍,但对砍伐队伍的管理缺乏规范,部分砍伐队伍与竹农的利益分配难以平衡,导致经常出现砍伐队不愿砍和竹农不愿卖的尴尬局面。

4) 林区道路及地域制约。竹区路网密度小,乡村道路通达能力弱,而负责竹产品初加工的竹片厂基本上都建在能通行长货箱货车的道路旁,偏远山区采运成本较高,影响了竹农的纯收入。

2.4 竹林管理粗放

1) 竹农管护意识不足。多数竹农资源培育意识较弱,对竹产业经济效益期望值过高,种庄稼不计人工投入,种竹子却要计算管理、砍运成本;有些竹农不接受科学管理竹林的思想,存在“栽而不管、掠夺采笋、砍伐不足”的现象。

2) 先进管护技术应用不足。竹农受知识和技能水平限制,对先进管护技术应用不足,连基本的除杂、垦复、施肥、标号以及良种良法等管理措施都运用较少,与其他先进地区采用“号竹采伐”“测土配方”和“竹园喷灌”等创新技术培育做法的差距更大。

3) 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低。自2018年以来,兴文县已组建专合组织20余家、专业伐竹队伍200余支,但主要集中在极少数地方,如莲花镇复兴村、古宋镇金鸡山村等,推动竹产业组织化、专业化经营的力度还不够,仍不能充分满足高速发展的竹产业需要,绝大部分竹产业大户对普通农户带动作用也仅仅局限于周边村镇,辐射面不足。

2.5 产业链不健全

1) 企业规模较小。兴文县有竹加工企业68家,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居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占竹加工企业总数的4%左右。

2) 产品竞争力弱。兴文县的竹加工业多以楠竹初加工、竹片加工为主,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具有明显优势的竹产品少;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3) 综合利用率低。兴文县竹子利用方向较为单一,完善的竹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单一产品的竹资源利用率不足50%,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竹资源浪费,也变相增加了竹产品的生产成本[4]。

4) 竹生态旅游发展亟待加速。兴文县竹生态环境极佳,竹旅游资源丰富,但现有的旅游项目内容单调,场所分散,规模档次不高。在结合民俗风情开发竹文化旅游上也还刚刚起步,停留在专家定标准、专家出规划、专家作指导、专家搞验收的造景点、创几“A”、千城一面的所谓“门票经济”阶段,还未思考如何进入“回归自然、记住乡愁”的个性发展,旅游要素配套和营销明显不足,对游客缺乏较强的吸引力。

3 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 提升对发展竹产业的认识

1) 提升管理者的认识。引导基层管理者将发展竹产业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5]。通过村与村之间相互对比、种竹前后的收入对比等方式,让干部充分了解兴文县竹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前景,真正将发展竹产业作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 转变群众观念。引导群众用市场的眼光看待竹产业发展,使群众了解兴文县临近的宜宾纸厂(宜宾纸业)、江门纸厂(泸州永丰纸业)可为种竹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在山区种竹相对其他传统农作物可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竹产业发展可带动砍、运、加工等多种增收途径等,让群众树立“人均一亩竹,户均两万元”的产业目标。

3) 研究政策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6],兴文县多数竹笋都是优质的蔬菜,可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索将竹子作为轮作休耕作物或作为蔬菜产业进行发展,让撂荒的田地可用于造竹,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生产力;树立大农业的思想,探索将竹业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畴,减轻竹农产业发展负担;把就近进行初加工的临时加工厂棚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予以支持,加快竹产业发展进程。

3.2 坚持连片发展

1) 加强竹资源培育。围绕楠竹、纸浆竹、方竹为代表的3大产业类型,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丰产培育措施提升原有竹林的产量,尤其要针对田边地角、荒山荒地、油沙坡、石漠化区域等在适宜季节开展造竹行动,争取种满种尽、成林成片。

2) 强化大户带动。持续做好已有造竹大户的协调服务,积极引导、鼓励造竹大户按照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继续流转荒山荒地实行规模化造竹,对造林大户符合条件大规模成片造竹的,纳入乡村振兴“农业示范”等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带动周边农民大力发展竹产业。

3) 突出组织引领。发动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发动群众造竹。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带动引领作用,由村组干部、党员主动带头造竹,以自身示范调动群众的造竹积极性。积极推广已形成的“集体资产公司+农户”“专合社+农户”等先进经验,探索创新利益联结机制[7];鼓励学习莲花镇复兴村、古宋镇金鸡山村因竹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

4) 积极宣传典型。对发展竹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个人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效应。将卖竹、卖笋、砍伐、加工、运输等各项收入纳入居民经济收入统计,用实际收益向群众说明竹产业有利可图、有富可致,充分带动干部和群众造竹热情。

3.3 强化专业化、组织化建设

1) 组建专业砍伐队伍。鼓励村资公司、专业合作社、个人组建专业砍伐队伍,帮助缺乏劳动力的竹农户伐竹,使大量竹子得到及时采伐,避免造成竹资源闲置,增加竹农收入,同时提升竹林产量和林分质量。

2) 普及推广新机具。引进伐竹油锯、液压伐竹钳等新机具,提高伐竹工作效率,有效节约伐竹成本,增加单位收益。推广运用杂物粉碎机,将竹林中清除的竹枝、竹叶等杂物进行粉碎回林,提升林地肥力。

3) 吸引外出劳动力回乡。目前,专业砍伐队伍砍伐纸浆竹的毛利为300元/t,收益较为可观,可以吸引不少农村青壮劳力留在本地就近就业,这样既让农村青年得以留在家乡照顾家庭,又能保证收入,为乡村振兴留下一批劳动力。

4) 鼓励就近开展初加工。通过合理规划,引导群众在竹产区就近开办竹产品粗加工厂,将竹根、竹材、竹叶、竹笋等原料按照质量要求就地分类进行半成品粗加工,再将半成品按照不同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运至相应企业。同时,加强竹区道路建设,改善竹区运输条件,减少运输成本。

3.4 强化科技支撑

1) 加强技能培训。组建专家服务团队,结合农民夜校、科技下乡、聘请名誉村主任等,开展在线咨询、现场指导、教学培训等技术服务,提供从造竹、管护、砍伐、采笋等一条龙技术支持,开展优良品种推广、竹林丰产技术等技能培训,强化竹产业从业者整体水平。

2) 发挥兴文方竹研究院作用。利用兴文方竹研究院的平台加强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为顾问,强化造竹、竹苗培育、丰产栽培等实用技术的研究,走产、学、研的路子,构建适应现代竹林经营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体系。

3) 培育乡土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竹产业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竹产业人才培训,加大县内竹产业干部人才、乡土专家的培养,组织竹农、竹经营者到大专院校开展竹科技培训,培养一批爱竹、懂竹的人才到竹产业一线发挥作用。

3.5 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

1) 注重招大引强。结合兴文县实际,引进一批竹产业行业龙头企业,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精带初、分工合作、分类利用共同组建产业链条,促进不同的竹精深加工企业间相互连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同时,结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文方竹笋、仙峰苗族乡“中国方竹之乡”、四川良种“兴文巨黄竹”等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效应,提高兴文竹产业影响力。

2) 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对竹产业发展中科学研究、资源培育、市场建设、品牌创建、企业技改、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吸引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金进入农村竹产业进行投资运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多样化、系列化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竹产品。

3)加强服务力度。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加强畅通绿色通道、诉求渠道、沟通渠道,为落户企业提供行政审批、

基础配套、政策兑现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尽早投产。

4) 推动三产融合。以创建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契机,紧密结合竹林资源培育、宜长兴百里翠竹示范带、竹林康养产业等工程和项目,突出地方资源和区域优势,形成“竹―种―养―采―游”多种模式搭配、协同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和兴文石海创5A“三创”联动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批竹乡村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逐步优化竹旅游整体环境,融入和整合竹资源特色,把竹产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倾力将兴文县建成川西南地区兼具苗乡和竹乡特色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竹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亲亲的竹林
竹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竹林野炊
图说协调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