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会平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安徽 滁州 239000)
自然是中国古代审美情趣之一,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刘勰《文心雕龙》的“文道自然”观和钟嵘《诗品》的“自然英旨”说,使“自然”论文学观得以真正确立,并对后世文学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2]。宋诗亦崇尚古朴、平淡和自然之美,韦骧的诗歌“颇有自然之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曰:“观其气格,大抵不屑于规抚唐人,而密咏恬吟,颇有自然之趣。”[3]我们以韦骧《琅琊三十二咏》为例,对这组诗歌选材、结构和语言方面进行探究,管中窥豹,可感知韦骧诗歌创作的自然之趣 。
韦骧成长于北宋儒学全面复兴时期,从仕于熙宁新政前后,社会政治环境的险恶及仕宦不如意,促使其心态上远离政治、情感上淡泊名利,表现在他的诗歌里很少写社会政治现实,多以自然山水、名胜古迹、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4]。韦骧现有诗歌1 165首,其中山水风物题材的诗大约有400首,超过其诗歌总量三分之一,而《琅琊三十二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上善若水”,历代儒者都有比德山水、寄情山水的习惯,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韦骧一生官微位卑,且为官多处偏远僻壤之地,故他一生亲近过无数自然山水、观览过众多异域风物。
《琅琊三十二咏》是韦骧在通判滁州期间所创作的[5],由独立成篇32首诗组成。韦骧在《琅琊三十二咏》序言中写道:“予官滁州逾年矣!每投隙游琅琊山,爱赏不知厌,已虽数有篇句,然恨其池、台、亭、阁景物之多,而写之不能尽,乃为三十二咏,以别之。”[6]且在他的文集中,特意单独列出,冠名《琅琊三十二咏》。其排列顺序是按景点位置安排的,从中也可以知道北宋后期琅琊山各景点的布局情况。
《琅琊三十二咏》的主要题材是“池、台、亭、阁”,写到的“池”(包括“泉”)有四处:法华池,逊泉、庶子泉、白龙泉;写到的“台”有一处:望日台;写到的“亭”有八处之多,包括滁州最有名的亭,依次是:净镜亭、翠微亭、白云亭、醉翁亭、班春亭、寂乐亭、清风亭、晓光亭、东峰亭;写到的“阁”(“堂”)有四处:御书阁、酴醾轩、招隐堂、了了堂。另外还写到琅琊山、琅琊山门、长松径、回马岭、归云洞、开化寺、千佛塔、石庵、石屏风、薛老桥、阳冰篆、石流渠、大历井等山水风物。
诗人韦骧在游历滁州山水风物中获得清静、愉悦之乐。如《净镜亭》“路转翠出檐,山回秀色多。亭名不须看,对镜已如何。”山回路转,秀色可餐,登临此亭,心“净”如“镜”,真是亭如其名,名副其实;《翠微亭》“岚风动衣袂,知在翠微中。”山风吹动衣袂,格外清爽,才知道身在山清水秀的“翠微亭”中,诗人多么惬意,烦恼自然随风一扫而光;《醉翁亭》“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诗人闲暇之余像欧阳修一样来到著名的醉翁亭中,虽然不像陶潜一样隐居,但因为内心“清”静而“乐”自然很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寄情山水之乐;《开化寺》“等为方外客,于此更清怀。”尘俗之人来到琅琊山中的开化寺,参禅拜佛,在环境清幽的这片净土中,内心更清静更平和,山中古寺确实有“开化”之神奇功效;《清风亭》“松竹繁阴满,峰峦秀色并。暑风从此度,别是一般清。”清风亭周围松竹繁茂,浓荫满地,眼前峰峦秀色可餐,令人赏心悦目。炎炎夏日,山中清凉,一阵山风吹来,凉爽宜人,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内心“别是一般清”爽,诗人怡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从《琅琊三十二咏》中,我们看到诗人韦骧远离党争残酷的现实社会,远离世事纷扰的官场,置身于滁州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似乎内心的烦恼苦闷也得到山水的抚慰平复。从作者选择自然山水风物作为诗歌的题材,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当时入世而超世、超然物外的思想心态和淡泊平和的心境,自然之趣、清雅之美浸染其中。
从整体来看,《琅琊三十二咏》这组诗共32首,全部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体现古朴平淡、清新雅致的自然之趣。
宋诗作为既源于唐诗又变化唐诗的宋型文化的艺术载体,有其自身的审美特质和存在价值,宋诗倾向日常化、生活化的平淡,从而展现了其以平淡为美的独特魅力。韦骧在诗歌创作中亦追求自然之趣,《琅琊三十二咏》写滁州的自然山水与内容相谐调,形式上全部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而完全没有变化。从整体上看,结构形式统一,整齐划一,不追求形式的多样化,一首诗写一个景点,合起来构成一幅滁州山水画卷,由点到面,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滁州山水之美,体会到诗人韦骧“爱赏不知厌”之情。
从局部来看,就某首诗而言,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句式,体现了韦骧诗歌在咏物中含理,在叙事中议论,在描写中议论,体现了以议论为诗的宋诗化倾向。宋人写诗有以议论为诗,咏物中含理的倾向。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雄,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7]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又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岭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9]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登山行路的感受,说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作为北宋诗人的韦骧在其诗歌创作中也显现宋诗议论化的端倪。如《白云亭》“路作两岐分,亭多聚白云。无心本无恋,于此尚纷纷。”诗的前两句描写,写山路分出两条岔道,一条通向“白云亭”,亭如其名,山上很多白云聚积在亭子周围。诗的后两句议论,表明白云本无心留恋此亭,可是到达这里还是纷纷扰扰,有聚有散。这就像写文章一样,先叙事描写,再顺理成章地议论说理。从诗中我们似乎体会到诗人赋予事物深刻的道理:人有时也像白云一样身不由己,虽然“无心本无恋”,但有时不得不去做某些事。又如,《大历井》“竹里藏深井,栏镌大历春。不知开凿后,几过炼丹人。”这首诗先交代了“大历井”的位置:一片竹林里,一口深井掩藏其中;接着交代这口井的历史:从井栏镌刻的文字中可知此井开凿于唐德宗“大历”年间(766—779)的春天,因此被称为“大历井”,距离当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口古井了。三四句发表感慨,议论说理,不知道这口井从“开凿”之后,经历过多少“炼丹人”。时光流逝,井在人去,时间真是飞快啊!
对于“自然”之诗的语言表达,宋人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出独具特色的自然诗美观,即苏轼所倡导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即以自由的表达来抒写真实的“自然”之文[10]。韦骧诗歌在语言表达上也充分体现了宋人“自然”之诗的表达特色。诗人在《琅琊三十二咏》中,除意象选择上以“白云”“清泉”“清风”“松竹”等清新雅致的描写对象外,在语言表达上更崇尚自然之趣和清雅之美。
语序是语言单位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先后排列顺序,语序排序正常平直、语义连贯的阅读物,符合读者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韦骧诗歌语言符合语序平直、思维清晰流畅的特点,即“不待安排,自然流出”。其诗歌在语言上呈现出自然流畅的风格,在诗意上表现出平易朴直的特征[11]。
这个特点也体现在《琅琊三十二咏》中。如《翠微亭》“谢屐低前齿,登临势渐雄。岚风动衣袂,知在翠微中。”诗人韦骧穿着特制的登山鞋“谢屐”逐渐升高,地势也渐雄奇高峻。山风习习,吹动衣袂,知道自己已经身处翠微亭中了。由登山到身处亭中,叙事写景井然有序,语序平直流畅。又如,《东峰亭》“山中时节早,地势近春华。岁岁东风至,先看傍砌花。”由于山中春天到来,加上地势的优越,每年东风一吹拂,便可以先看到绽放的春花了。诗人抓住“时节”“地势”“东风”和春“花”等要素,描写琅琊山的春天美景,给人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12]的感觉,让人一目了然,诗的语序同样体现了平直流畅的特点。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中对典故如是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13]这是刘勰对用典的诠释,即用古典故事来类比事理或情感,以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韦骧在其诗歌创作中,用典较多,或化用或活用,灵活自然,宛如己出,并遵循明白晓畅、生动贴切的原则,真正做到了 “宛转清空,了无痕迹。”[14]这正印证了宋人以“才学为诗”的主张。
韦骧在《琅琊三十二咏》中,多处运用生动贴切的典故。如《翠微亭》:“谢屐低前齿,登临势渐雄。”诗句中“谢屐”即是一个著名的典故。“谢屐”即谢公屐,亦称灵运屐,指谢灵运(385—433)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史载:“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15]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李白在其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借用了“谢公屐”这个历史典故,“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16]再如唐代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谢屐缘危蹬,戎装逗远村。”[17]诗人韦骧诗中运用这个典故,让人们知道他穿着特制的木屐登临琅琊山的情景,语言生动贴切,蕴藉雅致,富有韵味。
再如,《醉翁亭》:“醉翁虽已没,遗弘在山阿。不比陶潜石,清时乐自多。”诗中“陶潜石”是诗人韦骧使用的又一个典故。相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弃官后归隐于庐山下,每到闲暇时,他就和一帮朋友在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陶渊明和朋友们每次都坐在这块岩石上饮酒作诗,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最后就睡倒在石上,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18]。因陶渊明又名陶潜故又称“陶潜石”。韦骧《醉翁亭》这首诗写“醉翁”欧阳修虽然已经去世,但因他而建的“醉翁亭”依然留在琅琊山中。醉翁欧阳修在滁州任上“与民同乐”,率众宾客游琅琊山,在此亭中饮酒而乐,“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醉翁亭”都与酒有关,诗人韦骧在这里借用嗜酒如命的陶渊明的“陶潜石”的典故,抒发“清时乐自多”的感慨,真是再贴切自然不过了,语言形象准确,蕴藉雅致,感情自然质朴,水乳交融而又天衣无缝,营造出丰富的意蕴之美[19]。
叠字作为诗歌语言技巧自古以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4]52-54。“叠字”亦曰重文,从商周铜器铭文“子子孙孙永宝用”开始,《诗经》《古诗十九首》里叠字运用不乏其例,而在唐诗里司空见惯,宋诗也不甘落后[20],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13]416刘勰追溯到《诗经》经常使用叠字,并且肯定了叠字在写景、状貌、绘声等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叠字凝练含蓄,包蕴情感,声调和美,节奏强烈,朗朗上口。对于叠字的妙处,韦骧自然也能感受得到,主要用在其写景状物和抒情表意上,叠字在其诗中出现不下百次。在《琅琊三十二咏》中叠字的使用也有七次之多。如《白云亭》“无心本无意,于此尚纷纷”,诗人用“纷纷”状白云在白云亭纷纷聚拢之貌;《逊泉》“两窦涓涓泻,无何后却前。”诗人用“涓涓”写“逊泉”从两个泉眼中不断倾泻而出之状;《班春亭》“云木气氤氲,风光日日新。”诗人用“日日”写“风光”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御书阁》“岌岌凌霄汉,风传宝阁香。”诗人用“岌岌”来状御书阁高大雄伟的气势;《晓光亭》“朝朝沧海日,先向此中明。”诗人用“朝朝”状太阳每天早晨首先照亮晓光亭的情景;《了了堂》“了了还未了,都忘了始真。”诗人用“了了”传达人世间人们都想内心宁静一切了结但未能真正“了了”的情感;《东峰亭》“岁岁东风至,先看傍砌花。”诗人用“岁岁”状“东风”每年吹来让山中花儿盛开的情景。韦骧诗歌中运用叠字有绘色的,有状态的,有渲染气氛的,还有描摹心情、神态的,《琅琊三十二咏》中叠字的运用主要是写景状物的。
韦骧《琅琊三十二咏》皆为五言绝句,诗中以自然山水、名胜古迹为主要题材,结构框架上追求自然统一性,语言表达上崇尚自然之趣,语序上具有正常平直的特点,典故的贴切运用,叠字的妙用、音韵和美,充分彰显了韦骧诗歌追求古朴平淡的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