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影,黄 娟,邱 琳,陶华奎*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江苏 镇江 212000)
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它包括身体和心理暴力[1]。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医疗资源的日趋紧张。现阶段的急诊工作场所暴力仍旧十分严峻,且近年来护患之间的纠纷逐年上升,这种暴力事件不但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威胁到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急诊科作为医院人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面临的护理纠纷风险更高,急诊护理场所的及时防范和应对刻不容缓。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职的30例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制定应对护理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前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暴力事件。30例急诊护理人员中,男1例,女29例,年龄21~48岁,平均(34.52±3.68)岁;工作时间3~28年,平均(14.18±2.47)年;护士职称初级12例,中级12例,高级2例。
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场所发生的暴力事件制定了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改善环境,急诊室设立候诊区,增加候诊椅,安装电视机,添设饮水设备,将办公室移至其他区域,并在急诊室附近增设取药窗口,设计指示牌,美化候诊区,贴上文明标签,增设自动打印机,便于患者及家属查询化验结果,降低等待时间。(2)改善急诊流程,促进急诊科学化管理,构建规范的暴力事件处理程序,急诊患者优先收治,医生需与与病区协调处做好沟通,保障危急重症患者能够尽快入院。(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3],强化优质护理技能的培训,同时做好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教案,对暴力事件进行预防,模拟处理措施,做好护患沟通,深化法律意识的培训,充分发挥同事间支持系统的作用。(4)做好安保措施,增设一键报警系统,增加保安,做好安保工作,同时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文明宣教,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设立家属休息区。
观察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诊护理人员遭受暴力的具体情况,分析暴力事件的发生因素。同时对比2019年3月~2019年8月科室实行预防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后的暴力事件发生率。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调查,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急诊护理人员中13例经受过暴力事件,其中环境因素3例(23.07%),患者因素3例(23.07%)、社会因素2例(15.38%)、护理人员因素2例(15.38%)、职业因素3例(23.07%),暴力事件发生率为43.33%;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30例急诊护理人员中仅3例发生过暴力事件,其中环境因素1例(33.33%),患者因素1例(33.33%)、社会因素1例(33.33%)。
实行预防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前,暴力事件发生率为43.33%,实行预防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后仅有3例(13.33%)暴力事件发生,前后对比,实行后显著低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急诊科执行相应的预防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要求急诊护士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变服务理念[2-4];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同时要具有及时察觉和正确应对暴力先兆的能力;加强护患沟通,减少矛盾;设立专门机构,规范纠纷处理,合理的规范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营造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3],以降低急诊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处置对策及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避免医患纠纷,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