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林草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彰武 123000)
封山育林是保护环境、恢复自然植被、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加绿色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且具有多项优势。目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需要完善封山育林管理,提高森林蓄水保土的效益。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具体表现在林区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据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得知,国内大部分林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超过45%,且分布十分稀疏,森林在保持水土流失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1]。
森林具有蓄水保土的功能,是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而部分地区对于山林保护并不重视,甚至一些山区居民会在山上放牧,长期以往,导致山上的植物被牲畜所啃食,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年份,植物会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彻底死亡,无法恢复,从而提高了当地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对当地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由于封山育林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在封山育林期间,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故在封山育林的阶段,依然存在放牧和砍伐树木的情况,再加上补贴标准较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封山育林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森林蓄水保土效益也无法实现。
截止到目前,国内对于封山育林技术的研究依然处在落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封山育林技术起步较晚,远远无法与国外相比较,再加上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故实施封山育林的难度较大,即使成功实施,所取得的预期收益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传统封山育林方法的使用,更是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2]。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在封山育林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蓄水保土作用的发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封山育林是保护生态环境,扩大植被覆盖率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借助林木的自然下种和萌芽,将零散的树木培育成森林,在偏远山区,如果封山不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计,应采取死封的方式。在一些人口密集度高的额山地丘陵地带,可以采取死封与活封相结合的封山管理措施,具体措施为在雨季等森林成长的季节进行封禁,在树木生长完毕后解除封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雨季,树木种子会生根发育,如果不封禁,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通过封山,为树木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森林覆盖面积扩大,充分发挥森林的蓄水保土作用。
在封山育林后,原本贫瘠的山地可能会被绿色植被所覆盖,其流程为荒山-草本植物-乔木,最终各类树木会形成次生林,但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形成的次生林,在分布上存在均匀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人工介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情况下,应按照留强去弱的原则,控制树木密度,并在树木稀少的地方进行人工造林,以此来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封山育林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辅以综合治理。具体表现为在土层厚度低于25cm 的山地上,必须要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的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严格管理,杜绝周边居民砍伐和破坏植被,不得在该地区放牧,应采取圈养或改良牲畜品种的方式,发展畜牧业,使该地区的植被快速恢复。在土层较厚的区域,应注重经济林的发展,在丘陵地带发展农业,作梯田。此外,还要建设水利工程,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做到山、林、田、地的全方位治理。
以东北地区山区防护林为例,由于人们经常会在秋天后收集落叶作为燃料使用,故对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许多山区林地只有树木,而没有其他植被。而某林地在封山育林之后,禁止无关人士进入山林,在一段时间后,山区林地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茂盛,使林地枯叶的存量大大增加,而枯叶在腐烂之后,与土壤相混合,形成腐殖土,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上升,土壤透水和保水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而没有实施封山育林的山区林地,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后,林地植被被严重破坏,且枯叶无法保存,影响了土壤结构,板结现象频繁发生,雨水在降落后,无法及时深入土壤,在地表形成径流,不断冲刷土壤,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封山育林的实施,有助于保护草本植物和灌木,经过一段时间后,森林就会产生草本植物层、灌木层和乔木层,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大部分山区林地在封山育林后,其灌草层的盖度都会接近80%,而林分的郁闭度也会由原来的0.4 上升到0.7,这种灌草和乔木相结合的林分,在蓄水和保土方面,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封山育林可以加大落叶的积累量,使落叶的覆盖面积扩大,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击力,同时,落叶还能增强土壤的疏松度,雨水降落后会在短时间内渗入到地下,而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再加上乔灌木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且分布方式为多层分布,在这些树木根系穿插的影响下,土壤孔隙度会显著提升,土壤结构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增强了土壤储水和涵水能力。由此可见,封山育林可以使土壤吸收降水,不仅可以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天气干旱的时期,还能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属于天然的水库,最大化发挥其水源涵养效果。
土壤渗透速度是指降水通过土层的时间,降水渗透时间越短,说明土壤孔隙越大。如果土壤具有良好的结构,且孔隙较大,较为疏松,那么在降雨后,地表积水就会在短时间内渗透到地下,由地表径流转变为了土壤径流,最终渗入地下汇入到地下水之中。实践结果表明,实施封山育林后,有利于增加森林的枯落物和灌木盖度,而这些枯落物不仅能阻挡地表径流,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升森林土壤的渗透速度。
封山育林实施之后,可以使纯林与混交林相结合,最终形成复合林分,这种复合林主要包括草本植被、灌木、乔木和苔藓,可以对地表径流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吸收,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渗透速度也会随之增加,且这些植被具有十分发达且复杂的根系,因此,能够保持水土,有利于降低土壤侵蚀量,并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封山育林实施之后,林地中的乔木和灌木会茂盛生长,使林地植被快速恢复,落叶落枝等枯落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在腐烂后成为有机物质和腐殖质,提升土壤养分,有助于促进森林植被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