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强 杨宗峰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2.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3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科学判断。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注重速度的发展转向注重质量的发展,不仅需要新理念的指导,也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过去的发展,更需要未来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全面转变。做好新时期改革发展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从地域和空间上裂变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两种明显的类型[1],推动和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2]、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及经济学基础理论[3]、转型路径[4]、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5]以及对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6]等方面。一些学者还探讨了某一类或某一行业乃至某一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如讨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7]、构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8]、测度分析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9]等。
高质量发展虽然是以宏观层面的经济高质量为缘起而提出,但它必然也涵盖中观层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微观层面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贯穿微观、中观、宏观的高质量发展完整体系[7]。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持续、稳健、协调发展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优化[10]、产业结构演化[11]以及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产业发展路径[12]等方面,但运用新发展理念对区域产业发展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并不多,仅有部分学者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13]及特定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战略举措[14]等,鲜有针对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针对特定区域内具体情况的测度分析。
总的来看,目前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和关注更多在宏观层面,对于中观层面,特别是区域和产业层面的定量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和评价分析更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涵盖“三大攻坚战”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内的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从区域分布来看,欠发达地区将是“三大攻坚战”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这些地区总体脱贫任务重,往往也是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有些区域还在发展中集聚了较大的风险。因此,关注和研究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由“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概念复合而成,虽然可以从字面上直观理解其涵义,但往往会出现认知上的分歧,难以形成统一的观点,要真正科学地界定和把握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是,无论何种认知,究其本质来看,其探讨的是特定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质量”。因此,可以在界定“区域”范围和“产业”概念的基础上,先理解“产业发展质量”,再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界定“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区域,任何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15](P1)。高洪深在其《区域经济学》中指出:“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位。”[16](P22-23)因此,可以认为“区域”通常指特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实际上,任何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必须将其国土划分为有层级的区域,即行政区域。就我国而言,省域行政区(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一直是最主要的行政和地域经济单元,省以下再设市、区、县、镇(乡)等。综合考虑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背景,鉴于同一省份内的政策措施一般是统一的,因此本论题研究中的“区域”主要以现行行政区域划分为主,并重点讨论同一省级行政区划下各市(区)级层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
产业可以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界定。产业分类是人们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对企业的不同经济活动进行分解、组合,以满足不同需求,从而形成多层次产业类别的过程。常见的产业分类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要素密集度分类法、战略地位分类法、生命周期分类法、生产流程分类法等[17]。不同的产业分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分析和研究目的。考虑产业高质量发展命题研究的需要,本论题并不严格界定具体的产业分类方法,旨在将不同的产业分类方法作恰当应用,但在实证分析中考虑传统视角,重点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主。
对产业发展质量的认识,首先要追溯到对“质量”概念的定义和理解。质量可以从两个层次来定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出发,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从社会属性出发,质量则被用于判断产品、服务、产业、经济等的优劣程度[18]。显然,“产业发展质量”所指的“质量”具有社会属性,属于价值判断,用于反映产业发展的优劣程度。这种优劣程度的评定不仅仅体现在静态的、现实的、表征性的产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水平上,也体现在产值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增长以及产业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因此,产业发展质量可以看作是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产业发展质量的概念推演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区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状态性概念和过程性概念的差异[7]。从发展状态来看,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层面的提出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说明高质量发展是区别于高速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质态[3]。类似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可以看作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状态,即产业实现或处于高水平、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状态。在这种意义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可持续性弱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言的,可以认为是产业发展追求的理想状态或目标状态。从发展过程来看,由于高质量发展是在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和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转化背景下提出的,被认为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契合[19]。同样,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超越了以往只重视规模扩张、仅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转变为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强调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造效率和水平、重视塑造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是产业集约型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范式和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集成[7]。因此,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定义为:产业追求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以及拥有卓越的成长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状态或发展范式。
综上,“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地域的角度作出限定,关注的是特定区域内产业是否具有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是否形成可持续性强的发展态势,代表着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新范式和新规律,体现着区域特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规律。
如何科学评价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是实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除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理论内涵外,还要从统计测度的角度理解其意义,即统计内涵。一方面要紧扣“高质量”这一主题。任保平[21]、柳天恩[14]等学者指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以人为本”,理论基础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现实依据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内涵要求包括“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要兼顾可操作性,在指标体系上要少而精、要区分好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要注重指标数据的实际区分度、要能够获取客观数据[4]。事实上,产业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方面众多,在指标的选取上很难一概而论,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产业结构自身状况及其对环境、科技创新的影响。因此,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按照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对产业发展质量的评价,选取适当指标,在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的发展实际以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性。
表1 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据此,本文构建了涵盖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评价体系,从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产业发展结构状况、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产业发展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等5 个方面出发,最终选取13 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如前文对“区域”的界定,这套评价体系侧重评价省级(含省内)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
这套评价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条主线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2.虽然指标数量不多,但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并且都是结果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特定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3.避免指标重复,每一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内涵和数字意义,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4.大部分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完成综合评价的工作量不大,有效解决了省级层面各区域产业评价中数据获取难、准确性差、可操作性不高的问题。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区域性矛盾突出,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就是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典型地区[1]:改革开放前,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三线建设”等国家战略政策的支持下,甘肃确立了在全国工业领域中的地位,也确立了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推动了甘肃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体量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飞跃,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但伴随着国家战略的变化,甘肃与全国、中东部省份以及西北其他省份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21],集中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突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短板问题突出[22]。总的来看,甘肃之前的发展优势已不再明显,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低是甘肃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甘肃的困境和窘迫在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1]。关注甘肃省内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区域间特别是省域内各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下面就以甘肃省各市(州)为例,按照先前对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理解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首先采集2012年以来甘肃省各市(州)的有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然后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以及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出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并做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结果作分析和解释说明。
实例分析的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甘肃发展年鉴》,时间段上选取了2012年以来公开的统计数据。具体来讲,按照甘肃省统计局在2013年—2018年发布的《甘肃发展年鉴》,按年限分别采集了甘肃省14 个市(州)2012年—2017年的指标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并按表2作编码。
由于原始样本数据中各指标的单位不尽相同,而且数据的量级存在巨大差异,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有效以及方便分析,有必要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即去除指标的单位,采用相同量纲。为此,使用“最小—最大标准化”方法,按照公式(1)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其中xij为原始样本数据,xij为规范化处理后的数据。标准化后的变量取值均在0-1 范围内(),未改变数据原有的趋势。
由于高质量发展涉及的领域较多,在查阅相关评价测度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所需要的纵向和横向对比的要求,选择因子分析法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测度方法。因子分析作为一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将一组数量较多的变量转换成少量的新变量——因子,而这些少量因子尽可能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且彼此独立不相关。每个因子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维度,然后用这些因子代替原来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即用尽可能少的新变量,涵盖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使同一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更高,不同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更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公共因子,最后计算出研究对象各个因子的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
表2 指标编码
1.相关性分析
将规范后的样本数据导入SPSS19 软件进行处理,通过了KMO 和Bartlett 检验,因此可以做因子分析。
2.主因子提取
(1)样本方差解释
利用SPSS19 计算出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等,再以特征值≥1 提取因子,共提取到三个满足条件的因子,累积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8%,因此,这三个因子已经能够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产业结构进行较好地评价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表4 -1 因子载荷矩阵
(2)因子载荷矩阵提取
再次使用SPSS19 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1 所示。但由于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在因子解释过程中未达到理想效果,故选择方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2 所示;旋转后的成分图,如图1 所示;公因子与特征值的碎石图,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前三个公因子的变化最大,说明前三个公因子足以提供原始数据中13 个指标所表达的全部信息。
(3)主因子分析
观察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2)、旋转后成分图(图1)和公因子与特征根碎石图(图2),结合各个因子的分布状态和经济意义,可提取有关主因子,并分别命名为产业综合发展水平(F1)、工业化水平(F2)和产业结构(F3),如表5 所示。
表4 -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图1 旋转后成分图
图2 公因子与特征值碎石图
表5 主因子提取
3.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为了解各市州产业发展情况,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4-2),分别依据公式(2)—(5)计算各地区的三个因子的得分,并将其命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其中:xij是规范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F1_Score(i)、F2_Score(i)和F3_Score(i)分别表示i 市(州)在因子F1、F2 和F3 的指数值;F为综合指数值,主要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根据上述公式(2)(3)(4)(5),分别计算出各市(州)历年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如表6 所示。
4.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分析各指标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影响情况,运用每一年的指标数和F1、F2、F3以及F 指标数值构建了面板数据,并在控制个体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①,各指标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回归效果显著,指标体系设计合理,F 综合指数回归中绝大多数指标对于F 指数的显著性较好,其中x5(废水排放量)、x6(第科研人员数量)、x7(科研经费支出)、x9(人均GDP)、x11(财政收入)、x13(进出口总额)的回归最为显著,反映出近年来甘肃省产业转型发展中在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外贸发展等方面侧重明显,人均产出变化明显,这一结果也符合实际现状。近年来,甘肃省注重环境保护,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多举措推动外贸发展,GDP 逐步回升增长,居民收入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6 各市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
1.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
总的来看,测度结果基本符合现状,实证了甘肃省各市(州)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从F 综合指数横向比较来看,各市州间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间的不平衡、不充分性很强。具体来说,省会兰州市远高于其他市(州),省会经济特点突出;其次是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庆阳市、酒泉市;甘南州、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平凉市整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远低于其他市(州)。从综合发展指数的纵向比较来看,全省各市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市州2017年出现了下降,反映出近年来甘肃省各市州产业调整发展压力较大。
2.分析说明
甘肃省位居西北内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资源相对丰富,但其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劣势明显,发展阻力和困难也很大。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并实证研究分析发现,甘肃省省内各市(州)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很强,整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不高。各市(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表现在:有些市(州)的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具备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有些市(州)的产业发展虽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二、三产业配置情况也比较合理,但是总量不够,加上由于科技水平低,创新能力差,并没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市(州)过分依赖第二产业,二、三产业配置情况不合理,造成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的影响。当然这些也意味着甘肃省各市(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变[23]。对于区域发展,更要注重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水平的关键路径和重要举措。推动实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按照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创新步伐,从提高产业价值链和产业转型能力入手,着力创新,不断优化产业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创新链、资金链、企业链和政策链的有机结合,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要注重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就甘肃省而言,当前甘肃产业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应在充分认识自身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快甘肃省内各区域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发展战略,加快营造适合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西部开放力度,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西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已促使甘肃成为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要转变思维、强化开放开发意识。一方面要抓好向境外的开放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周边省份和中东部地区的全方位开放合作。甘肃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给甘肃发展带来的机遇;要用好用足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政策,把握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生态、社会等政策趋势,把国家战略及政策支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和成果,不断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用好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面对新技术的发展,甘肃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强省,着力提升和发展县域经济、省会经济;要尽快完善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第一产业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向转型升级方向发展,扩大第三产业向一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商业环境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甘肃要改变国有企业不强和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局面,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培育产业工人和专业化人才,让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上,甘肃要以发展新技术为重点,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现有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智能制造、5G 应用等前沿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不断提高创新发展水平。
绿色发展可能开辟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先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并行式”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甘肃总体上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现实,主要是劳动效率、资源效率、科技贡献率和投入产出率较低,导致甘肃经济发展中的供给质量较低,结构性矛盾和环境问题突出。但经济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在产业层面,甘肃要不断实施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产业集聚,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构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中医药、文化旅游、渠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生态产业,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化水平,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实现绿色发展崛起。
注释:
①考虑篇幅限制,未分别列出回归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