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民权县人民医院 核磁室,河南 商丘 476800)
前置胎盘是诱发妊娠晚期孕妇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前置胎盘的常见临床症状为无诱因、无痛性阴道反复出血,贫血,血压下降等,极大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胎盘植入是前置胎盘较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妊娠晚期时子宫下段、宫颈位置内膜及肌层较为薄弱,胎盘易往内膜、肌层深处延伸,易发生胎盘植入[1]。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出现宫缩后,植入部分因无法脱落致使宫缩异常,进而增加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尽早地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磁共振对软组织滑膜、血管、肌肉等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将其应用于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或许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提供初步参考[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磁共振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29.63±2.18)岁;孕周34~39周,平均(36.71±1.28)周;孕次1~3次,平均(2.05±0.18)次。入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68例患者产前存在无痛性阴道出血。本研究经民权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及磁共振影像资料完整;②凝血功能正常;③肝、肾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①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等金属植入物;②生命体征不平稳;③胎盘早剥、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
1.3 检查方法
1.3.1磁共振诊断 应用西门子Avanto 1.5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诊断,8通道相控阵线圈,取仰卧位,行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扫描参数:TE 67 ms,TR 1 350 ms,矩阵256×256,层厚5 mm。行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扫描,扫描参数:TE 1.96 ms,TR 3.91 ms,矩阵256×256,层厚5 mm。之后行冠状面、矢状面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所有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均由影像科2名主任医师进行评估,前置胎盘伴植入特点:子宫肌层与胎盘分界模糊,子宫肌层信号中断,膀胱异常突起呈帐篷状或结节状突起,子宫局部异常隆起,胎盘侵入其他盆腔器官。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理类型:粘连型为胎盘绒毛组织侵入子宫肌层表面;植入型为胎盘绒毛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且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穿透型为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层。
1.3.2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磁共振诊断结束后5 d内接受剖宫产术治疗,并获取胎盘组织送至病理科检查,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或浆膜层则可视为前置胎盘伴植入。
1.4 评价指标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对前置胎盘伴植入的检出效果。比较磁共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前置胎盘伴植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采用Kappa系数检测磁共振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Kappa≥0.75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0.4≤Kappa<0.75表明两者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磁共振对前置胎盘伴植入的检出效果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90例疑似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中前置胎盘伴植入61例,磁共振共检出56例,检出率为91.80%(56/61)。
2.2 磁共振对前置胎盘伴植入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经术后病理证实,61例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中粘连型17例,植入型32例,穿透型12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磁共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前置胎盘伴植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1,P<0.001)。见表1。
表1 磁共振对前置胎盘伴植入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结果(n)
前置胎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其与多胎妊娠、多次妊娠、吸烟等因素有关。妊娠晚期患者的子宫下段、宫颈位置内膜及肌层逐渐变薄,增加了胎盘向子宫内膜、深处肌层延伸的风险,继而增加了胎盘植入的风险。胎盘植入是前置胎盘中较常见的一种合并症,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将会增加患者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病死的风险,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3]。目前,临床上治疗前置胎盘伴植入时多采取手术治疗,但不同病理类型的前置胎盘伴植入,手术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尽早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评估胎盘植入深度、范围等,对手术方案制定及选择、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超声、磁共振等方式也逐渐应用于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均有一定效果。超声诊断可以显示胎盘与子宫附着面的关系,对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超声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妊娠中晚期时,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位置或存在羊水过少、肥胖等情况时,超声难以明确胎盘情况及植入的深度、范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4]。磁共振具有无创、无辐射、精确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且磁共振在诊断前置胎盘伴植入时,可以更为全面、清晰地显示胎盘状况,植入深度、范围等,故临床医生在应用磁共振进行检查时,可以获取较好的观察视野,便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胎盘的解剖关系及结构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也利于临床医生观察细微的病变情况,可以减少妊娠晚期胎盘处于子宫后壁或患者羊水过少、肥胖等因素所造成的干扰,进而提高对前置胎盘伴植入的检出效果[5-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90例疑似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中共有61例确诊,磁共振共检出56例,检出率为91.80%,这表明磁共振可以有效提高对前置胎盘伴植入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上将前置胎盘伴植入依据胎盘植入情况分为3种病理类型:(1)粘连型前置胎盘伴植入是胎盘绒毛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所致,该类型胎盘部分可以自行剥离;(2)植入型是指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侵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3)穿透型是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层,该类型的前置胎盘伴植入常可造成子宫破裂[7]。故如何有效分辨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诊断的空间及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便于临床医生了解胎盘植入的程度及是否侵犯临近器官,进而提高诊断不同病理类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准确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术后病理证实,61例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中,粘连型共有17例,植入型共有32例,穿透型共有12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磁共振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前置胎盘伴植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这表明磁共振在前置胎盘伴植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鉴别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理类型,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前置胎盘伴植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利于临床医生评估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选择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