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2020-12-22 12:02李学群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髋臼骨性股骨

李学群

(杞县中医院 骨科,河南 开封 475200)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退行性疾病,多由于年龄增长、肥胖、创伤、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所致,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1]。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标准术式,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得到临床认可[2]。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改良手术操作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是临床重点研究方向。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充分暴露肌间隙,避免损伤腱性部分,有助于提高肌肉保留效果。本研究选取杞县中医院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杞县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单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为研究组,另36例行标准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0例,女26例;年龄43~66岁,平均(53.76±4.92)岁;Crowe分型为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患肢左侧16例,右侧20例。研究组男13例,女28例;年龄42~68岁,平均(54.36±5.06)岁;Crowe分型为Ⅰ型16例,Ⅱ型17例,Ⅲ型8例;患肢左侧18例,右侧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杞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X线、CT检查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②双下肢不等长为0.5~2.5 cm;③经保守治疗无效;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Crowe分型Ⅳ型;②凝血功能异常。

1.3 手术方法(1)研究组接受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取平卧位,手术床缘与患侧平行,固定健肢,标记股骨大粗隆尖端,与大粗隆定点远端相距2 cm向斜前方30°夹角处做切口,长度<10 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分离阔筋膜张肌、臀大肌。将臀中肌前部腱性止点切断,向前后方向分别牵动阔筋膜张肌、臀中肌,显露关节囊,置入拉钩并将尖端部分置于髋臼盂唇下方、股骨颈内外侧,暴露关节囊前壁并切除,膝关节屈曲,内收外旋股骨,确认股骨头是否脱位。实施股骨颈基底截骨,自然伸直患肢,髋臼后外侧置入拉钩,暴露髋臼,牵开股骨,髋臼内缘、前壁置入拉钩,固定髋臼。实施常规磨锉,置入髋臼臼杯、内衬,屈曲膝关节,通过极端内收外旋股骨,拉钩置入大粗隆,从而保护臀中肌,扩髓股骨近端,股骨侧假体安装并试模股骨小头,牵拉内旋复位,确认双下肢长度,明确活动关节是否撞击,假体稳定后置管缝合,止血。(2)对照组接受标准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取侧卧位,于骨外侧肌、臀中肌进入,以大转子为中点做髋后外侧切口,切口大小为10 cm左右,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至阔筋膜。注意远离臀上神经,牵开阔筋膜肌纤维,显露关节囊,分离囊外粘连,切除股骨头并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清理髋臼,去除周围增生骨赘,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安装假体并复位,检查关节稳定性、活动度,逐层关闭切口,止血包扎。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 d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1 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2)髋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90分为优,81~90分为良,70~80分为可,<70分为差,统计优良率。(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髋关节功能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n,%)

2.3 术后并发症术后研究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2例股骨干骨折,2例脱位。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5.00%(9/36)(χ2=6.338,P=0.012)。切口感染后给予抗生素,得到有效控制;对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联合血管外科治疗;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二次手术治疗;对脱位患者进行透视下牵引复位,平卧牵引约3周开始下床活动。

3 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慢性关节疾病,发病率高,患者群体以老年人居多,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及邻近骨的退行性改变,并伴有关节疼痛、僵硬,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对轻度骨性关节炎可采用保守治疗,通过非甾体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可短期缓解临床症状,但多数患者骨质破坏严重,保守治疗难以起到效果,甚至造成肝、肾、心等器官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关节退变。

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将手术切口长度缩短至10 cm以内,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3-4]。常规前入路、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路径较深,经过肌肉组织较多,对患者损伤较大;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入路浅,经过的腱膜组织可顺肌纤维方向切开,减轻对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5]。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臀中肌损伤较小,有助于维持关节稳定,且术后康复时间与常规入路相同[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疼痛程度。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无需重建髋臼,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证实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髋关节功能。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手术风险,预防关节脱位,术后瘢痕小,美观度高。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说明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性高。本研究总结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体会如下:切口位置较差会导致术野暴露困难,术前需准确定位皮肤切口;髋臼假体安装建议前倾角<15°,预防脱位;股骨端截骨需充分,避免股骨侧后伸不足;扩髓时避免造成臀中肌损伤。

综上,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可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髋臼骨性股骨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