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馨瑾,李昱治
(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寺庙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宗教、建筑、政治、文学等很多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寺庙文化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中日寺庙文化交流渊源已久,两国有很多学者从宗教、园林建筑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中日寺庙对外宣传方面的特点的比较,探究寺庙宣传对寺庙文化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寺庙来说,节日营销是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常州有一个的习俗,即每年春节要到天宁寺来“点罗汉”,按照自己的年龄为起点任选一座佛像,数到与自己年龄相同的罗汉,从其喜怒哀乐中,便可预卜当年的运程。同样,每年的3月1日,在奈良东大寺会举行汲水节。不管是天宁寺春节的“点罗汉”还是东大寺的“汲水节”活动,均是寺庙通过传统节日,抓住人们心理,组织内容和形式丰富的活动,并利用媒体等手段方式,扩大寺庙宣传的一种方法。两座寺庙相似的节日营销方法,也是中日寺庙常用的宣传方法,通过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的特别宣传,增加寺庙在公众印象中的热度,从而扩大寺庙知名度。
随着寺庙旅游业的发展,单纯的游览观赏已经不能足够吸引游客,让游客真正置身于文化体验中才能更加明白寺庙的文化内涵。体验式宣传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新型旅游方式,更是寺庙传统与现代、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天宁寺素斋历史悠久,唇齿留香,加上佛地清净庄严,环境雅致,既可以调节生活,也是虔诚祝愿之意;东大寺的梅花鹿享有盛名,游客既可以在闲暇的时间里感悟自然,享受与小鹿相处的快乐时光,也能够从内心衍生出对寺庙的敬慕。体验式宣传让游客不仅“看”寺庙,更是“感”寺庙,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游览体验,改变人们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也改善都市人们焦虑的生活状态,由内而外的感悟空灵与放松。另外,体验式宣传改善消费格局,增强寺庙创收自养能力,从经济层面来开也颇具价值。
日本寺庙讲究“写意”与自然山水的和谐。枯山水是日本园林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无挂轴山水画式园林,是对大自然的抽象与纯粹的模拟,通过沙石等物营造出自然风景,同时也营造出“禅”之意境,来引发出修禅之人内心的境想。日本并不会刻意去建造很多的寺庙,相反他们强调敬畏自然,贴合自然,要“出于自然,归于自然”。日本东大寺至今仍保留一片清净之地让僧人打坐修佛,传授戒律,禁止外界干扰。而在中国一部分寺庙中,到处可闻喧闹之声,甚至算命吆喝的声音此起彼伏,缺乏庄重之感,商业气息浓郁,禅意氛围净失。游客体会不到寺庙的空静禅修之意,很难做到让游客流连忘返,保持长久的香火。寺庙应当回归本质,为人们营造出避开纷扰、净化心灵的一方圣土。
如果说禅意的营造是追本溯源,回归传统,新颖标语的使用又紧紧追随时代,与人们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日本寺庙非常重视标语对寺庙的宣传。例如日本永平寺,以乔布斯之名为自己宣传,即使乔布斯与永平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当地的管理机构抓住契机,积极建立联系,在永平寺前写下了乔布斯的名字,并注明“他曾经想要当一名禅宗和尚”,拉近寺庙与人们的距离。另外,在天宁寺等许多寺庙中,除了必要的路标和佛像简介,在寺庙内未设置其他有关寺庙的标语提示,安静的大厅内更显寂寥。而在日本寺庙的大门外,通常立有一块告示板,除了日常告知外,会书写一些简单的话语,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虽然简短,但是深刻。往往让前来朝拜,心中苦闷郁结难开的人看后心情舒慰,豁然开朗。例如,“死ぬこと以外はかすり傷(人生除了死亡,全是擦伤)”,“自分が自分を好きじゃない(在自己内心,驻留着一个不喜欢自己的自己)”等名句火遍了各大网络。标语的使用,大大加强人们的参与感,比起走马观花式,内心没有太大波动的旅游,日本寺庙在宣传这一方面的宣传更有好感度和好奇度,这一点值得中国寺庙借鉴学习。
本文以常州天宁寺和奈良东大寺为例,通过对中日寺庙宣传方式的比较,探讨了中日寺庙宣传方式的特点,发现了在节日营销、体验式宣传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与此同时,对日本寺庙宣传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探寻出在禅意营造和标语使用方面的不同之处。日本寺庙非常注重禅意的营造,在寺庙的园林构造中融入美意识,突显出与自然的融合,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在标语的使用中,能吸引游客注意且富有人生哲理,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寺庙宣传对文化传承和当地经济的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们期待着常州天宁寺作为一种载体,容百家之长,传承优秀的寺庙文化的同时,成为海内外著名景点,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