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秀
(徽商职业学院物流系,安徽合肥 230000)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开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当代社会,高技能人才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本课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整体把握了当前高职院校群体中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并找寻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使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彻底的感知学生、了解学生。从现状与影响因素入手,进一步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机制,从而增强学生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可度,提高高职院校声誉与地位,有效的打造高职院校魅力品牌,形成校方、学生、社会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为做好职业教育奠定强有力的市场基础。与此同时,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出懂技术、会工作的技能人才,更要打磨出好人品、懂生活的大国工匠,让人民拥有幸福的生活,是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
基于本课题的系列研究,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法衡量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值范围的分布从2.1(最不幸福)到14.7(最幸福),本研究调查样本1393个,最终得分是9.85±2.84分,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校期间,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纯真的同窗情是个人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个人就读院校比较满意,未来选择直接就业与继续深造的学生人数旗鼓相当。不幸福感的来源主要存在于对前途充满担忧、生活缺乏方向感。对于自身具有理性的定位,基于长期以来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绝大多数学生到高职院校读书主观上认为顺理成章,并未因进入高职读书而存在情感落差,但若能进入本科学习,75.31%的学生认为能够提升幸福感,普遍认为主流社会会带“有色眼镜”评判高职学生,这也成为困扰高职学生幸福感的重大因素。尽管在校期间对个人的高职身份显得缺乏自信,但对于毕业后从事某一项技能型工作仍然存在乐观的预期,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做一名技能型人才。
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体现于自身特征、在校情况以及家庭环境三个方面。
性格偏外向、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幸福指数更高。手机、电脑等设备已经深度侵入到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用网络时间越少,幸福指数呈现越高的态势。经个体访谈,有相当多的学生们甚至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同时,过度沉迷于网络者并不能使自己感觉更好,相反事后会有较低的自我评价,甚至产生愧疚感,但愧疚感并没有使其减少或停止该项行为,反而呈现恶性循环。
成绩优良者的幸福指数高于中等者,中等者高于挂科严重者,值得说明的是,挂科严重者幸福指数远远低于前两类学生群体。担任班干部、参加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学生幸福指数远高于没有参加任何学生活动者。个体访谈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活动作为在校学生提升自我的主要抓手,是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对幸福指数有着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选择自考、专升本与直接工作的学生数目相当,能够在学历上有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幸福指数高于直接就业群体,少量没有规划的幸福指数最低。
家庭成长环境比较严格的学生幸福指数高于偏松散的,说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认可来自家庭的约束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正向驱动。经过大量个别访谈统计发现,高职学生来自于农村的比例较大,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父母常年驻外务工,留守儿童比例十分庞大,有些学生与祖辈生活,有些在寄宿制学校就读,有些甚至在小学期间便一个人独居,与父母长期(5年以上)分居两地的学生幸福指数明显低于没有长期分居的情况。在有关高职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情况的调查中,显示交流紧密的学生幸福指数高于一般和几乎不交流者。
笔者积累多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发现班级辅导员对于班内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不扎实、自律性较差,多年的学业经历导致其自我评价极低。这时候外界如果能有一些正面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在学生心中有一定权威性的群体,对于一个习惯在批评和否定中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甚至能够对一个人的“三观”产生根本性的扭转。辅导员老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拓宽领域与视野。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创新谈心谈话模式,提倡赏识教育、扬长避短,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适时、真诚地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引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这种自我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让他们欣喜,同时会转化为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并不断用行为去证实的努力。
在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中,学生的兴趣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性格偏外向、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幸福指数更高,而过度的沉迷于网络、手机的则表现出很低的幸福感。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弘扬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从各个维度有开创性的打造特色学生活动,力争能够让每一类学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能够投入其中,开发出自身的潜能,寻找到一些意义和价值。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积极开发其优良潜质,如积极引导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让他们发现原来长期以来自卑感的来源是自己的强项不被公认或根本没有展示的机会,而不是自己不行。在学习之余,可以开展一些文体活运动,如举办书画比赛、诗歌诵读比赛、唱歌比赛、插花比赛等、游泳、跑步、打球、跳绳、跳舞、棋艺或时下流行的机器人设计、人工智能、VR等,这些活动既能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心智,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要让学生懂得,只要不停止努力和追求,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找到目标,发挥优势,创造特色,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传统中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知识薄弱,学生不重视其学习成绩,但经过调查却发现,事实情况并非如此,成绩较好的群体普遍上幸福感也较高,同时,担任班干部、参加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学生幸福指数远高于没有参加任何学生活动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体系,将文化课成绩、学生会与社团协会工作经历、院系的技能赛项等都折算做一些学分,以此促进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这些活动中,一方面提升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内心找到真正平静幸福的体验。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力量,以学校的咨询中心为中心,辐射至各系部、班级、宿舍的工作模式,各个模块配备专门的责任主体,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组、学生自助团体等。院系、班级、宿舍定期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类活动。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加强学生自我理解和分析能力,克服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合理定位。同时,对自我认同失衡的学生,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高职院校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切实赋予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在专业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地方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上,要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突出特色专业;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各环节上,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高职生只有在具备适应社会的高级技能后,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也才能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能力,在工作中也能获得赏识,从而大大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基于调查研究表明,与父母联系紧密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相对严格,这部分群体普遍呈现出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而那些所谓宽松的实际上大多是“放养”形式,幸福感反而较低。当前学生家长普遍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新媒体,可通过QQ、微信等建立家校联络群,向家长推送有关学校、有关孩子的信息,将学校、系部、班级、宿舍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由学校到学生家长的一站式关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有必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每学年可以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传达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家长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同时,要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走访与慰问,走访小组可由学校领导、部门或系部负责人、一线教师、辅导员等不同层级的构成,走访对象不仅面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还应该面对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孤僻不合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或者沉迷于手机游戏的群体。有效的打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纽带,切实提升高职学生幸福感和整体素质。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整体提升策略。以班级辅导员为“前线”主力,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后台”支撑,打造丰富活泼、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加快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步伐,综合评价衡量学生的整体表现,同时,打通家校共建的“任督二脉”,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