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青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
浙江省食用菌生产规模曾长期位居我国前列,尤其香菇、灰树花生产水平全国领先。近年来,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在传统生产受成本倒逼、工厂化生产受土地资源约束的双重挤压下,呈现调整态势。当前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形势已与多年前相比发生较大变化,当时的基本现状是三个“共存”两个“转向”,即区域优势、星火燎原共存;数量增长、质量效益共存;小规模、集约化生产共存;资源消耗转向秸秆综合利用;单一品种转向品种多样化[1]。如今,菌棒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绿色化发展的“转向”发展态势进一步深化,提出做优做强优势品种和差异化多样化发展特色品种[2],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引下进一步形成共识。
观照新时代,为促进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振兴,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道路,笔者比较全面分析了当前浙江食用菌产业振兴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因素,就产业新动能培育进行了实证探讨,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浙江省为食用菌传统优势产区,生产效益受到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影响,呈现出小农户退出生产、万名技术员“走出去”发展态势。2017 年浙江省食用菌(折鲜计)产量69.1 万t、产值38.6 亿元,较2010 年 的 106 万 t、43.56 亿 元 分 别 下 降 34.8%、11.4%,退居全国第15 位。但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底子还在,一批有闯劲的新型主体的崛起,明显提高了产业集中度。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有204 家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其产值在100 万元以上,84 家500万元以上,43家1 000万元以上,17家3 000万元以上,涌现出了上市公司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述200余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类型多样:有家庭农场、国资背景的农业公司、民营资本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菌棒场、从事加工贸易的龙头企业等,成为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先进技术示范、社会化服务、产品营销的第一方阵。
契合浙江省现阶段食用菌产业发展实际,寻找到了带动农户发展的“菌棒工厂化生产+分户出菇管理”的“1+N”社会化服务模式,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食用菌产业有机衔接[3]。一是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包括“订单式”“代工式”“延伸式”。二是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研发了优质菌棒工厂化制备工艺、高效接种、安全发菌技术,解决了制约菌棒高质量高效率生产的瓶颈问题。该技术成果被评为2018 年度浙江省“十大”农业科技成果之一。三是菌棒工厂化生产及社会化服务规模稳中有升。2015 年起菌棒工厂化生产被列入浙江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之一,年推广应用规模2.5 亿袋以上,增收1 亿元以上。该技术的推广稳定了传统食用菌产区生产,推进了新区食用菌生产发展,并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发挥作用。
2014 年,浙江省成立食用菌产业技术团队。2015年开始实施食用菌产业技术示范项目,一个项目实施周期为2 年,全省累计安排补助资金845 万元。按照顶层设计思路,组织相关县级技术推广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联合开展优新品种、先进技术模式、适用农机设施装备中试熟化和示范推广,在优化供给侧、提升生产水平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如2015—2017年示范项目取得了五方面成效:一是开发创新了香菇定向出菇和羊肚菌人工栽培2项新技术;二是集成提升了双孢蘑菇、秀珍菇绿色防控等2项实用技术;三是示范推广了庆科212等6个食用菌新品种;四是示范推广“四优四降”4项节本增效新技术;五是示范推广菇稻轮作等3项食用菌生态循环利用技术[3]。
按照浙江省种植业“五园创建”实施方案,浙江省将创建50 个特色菌园。2018 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公布了首批12 个“特色菌园”省级示范基地名单,代表了浙江省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秀珍菇、杏鲍菇、海鲜菇、茶树菇、桑黄、蝉花先进生产水平,引领食用菌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其基本要求是:生产规模要求集中连片,一般在6.6 hm2(100 亩或100 万袋)以上;基础设施要求视觉美观,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科技应用要求内涵美好,装备先进,精准栽培,高质量发展;产业化水平要求体验美妙,产品优质安全,有品牌,应用互联网+;菌园特色要求品种、模式或生产经营方式有示范性;综合效益要求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良好。
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食用菌科研人员少,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强,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不足;农技推广队伍中专职从事食用菌技术推广的人员少。二是从业人员青黄不接。乡土技术能手受其他省产业政策吸引“走出去”发展,仅浙江庆元、龙泉、云和等市就有上万名食用菌技术人员走出去创业。目前浙江省食用菌从业人员中40 岁以下的极少,平均年龄约为58 岁左右,且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据统计,2018 年浙江省食用菌专业大户1.24 万户,专业村332 个,从业户数5.1万户,从业人数14.75万人,均少于上年。
目前浙江省没有一家现代化的菌种生产企业,没有建立主导品种的菌种质量技术标准,没有种性保持和提纯复壮常态性经费保障,缺乏高质量种源供应能力,不能支撑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种源是特殊生产资料,扩繁系数极高,通过无性繁殖、继代培养实现菌种扩繁。同时扩繁、培养过程中又蕴含着发生种性变异的高风险。目前,浙江省有几家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公司每年向日本相关单位支付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的种源使用费。近年来生产稳定的秀珍菇也始终被菌种质量问题所困扰——每年要从外省引种且菌种质量得不到保障。香菇、黑木耳等传统品种种源则由多家菌种生产单位各自独立保种供种,相互之间缺乏协作,种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风险不断累积,甚至出现为规避风险出现母种场不卖母种的怪象。
食用菌培养料生产、接种、发菌要求场地便于消毒、清洗,土地硬化通常是规模生产食用菌的基本要求。然而,现有的蔬菜设施用地政策不能满足食用菌生产要求,导致工商资本有投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意愿,但苦于没有用地指标,这也是浙江省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落后江苏省、上海市的一个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浙江省农用电价(0.69元/kW·h)比江苏、贵州、福建、河南等省优惠电价(0.47~0.499 元/kW·h)高38%。据浙江康诚菌业有限公司测算,按其产能2 万t 计,该公司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生产用电成本约700 万元,如能参照其他省优惠电价,每年可以节省电费支出270万元。
农作物秸秆是食用菌的“粮食”,转化农作物秸秆是食用菌的天然属性。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发展也为农作物秸秆的收集提供了便利。若能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秸秆资源回收主体,食用菌产业在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中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目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已经多样化。主要问题是收集成本高、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缺少利用秸秆激励政策,缺乏中介服务平台。另外,对农作物秸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安全性监测和评估工作不完善,也影响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规模主体的壮大发展,可以解决谁来种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规模主体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已经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让食用菌成为有吸引力和有奔头的产业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食用菌生产高投入的特点,对主体的生产技术水平、管理和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生产可持续性来说,有三种生产经营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一是“父子兵”家庭农场模式,如永康李汝芳父子的“菇尔康”农旅结合生产经营模式、武义高文兴父子的温控型秀珍菇生产基地,两代人生产经营特别是80后的加入,使得事业有传承,基地更稳固。
二是“合伙人”合作经营模式。如神农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秀珍菇生产基地,2~3 位核心人员优势互补,技术、管理、经营各司其职,结合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民营企业“绩效工资”模式。如从事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杭州千岛湖沪阳农业开发公司,聘请技术团队负责杏鲍菇生产,并建立一套量化考核指标,采取“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激励模式。
上述生产经营模式的优势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说基地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营盘,那农户就是兵。基于此,发挥好涉农国企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由他们“筑巢”(基础设施):负责产业基地建设、集约生产菌棒和管护服务,改善食用菌生产条件;“引凤”(农户)进行精细化主动管理,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一条新途径。以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国有企业为支撑,食用菌生产基地更加稳定,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如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建有日产2万棒的菌棒工厂化生产线,配套发菌出菇控温大棚周年化栽培香菇(日产香菇10 t),目标是引入50 户农户创业,预期户增收10万元。企业则通过菇棚租金、菌棒销售、香菇产品营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已有5 个农户承租菇棚,日产香菇3 t。又如,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菌包工厂和出菇大棚,出租给农户,既培育秀珍菇生产基地,又壮大集体经济。
产业有吸引力则兴,产业缺竞争力则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产业的迭代升级要求,新时代食用菌产业发展应从人性、人的需求满足层面去设计产业。事实已经证明,凡是能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传统生产方式必然是不断退出。浙江省高水平特色菌园的创建也需要用产业化理念指导,工匠精神去精心打造。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不同年龄段农民期望值也存在差异,从目前浙江农村普通家庭收入角度考虑,适度规模经营使家庭现金收入达到5~6 万元,食用菌产业仍具备较强吸引力;从生产条件看,改善食用菌生产条件,实现设施化生产,使劳动环境更舒适,机械化程度更高,劳动强度更低,甚至可以穿着皮鞋种菇,就会吸引年轻人从事食用菌生产,产业就后继有人;从一二三产联动看,食用菌药用菌加工增值的潜力较大,如菇酱年销售额有数千万元,寿仙谷的灵芝孢子粉年销售额达3.5 亿元,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的百兴菇业农旅结合模式生意红火,开发出国药准字灰树花胶囊的方格药业公司也在打造食用菌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可见,食药用菌产品如何深度开发、营销、做大,更离不开工业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5]。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约20种,但各品种生产效益参差不齐,皆因产品结构性供需矛盾所致。但凡跟踪需求侧变化或主动创造需求,改善食用菌产品供给侧的,特别是药用菌功能的挖掘,市场均给予正面响应。如桑黄成为食用菌产业的兴奋点,价格曾高达4 000 元/kg,因为民间认为其有药用价值。如银耳的保健功效众所周知,然而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近期新鲜银耳悄然兴起,不仅仅是在于产品形式由干品转为鲜品,其内在逻辑是产品嫁接了“养生”和“美味”,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如灵芝芽的流行是由于其灵芝三萜有效成分高于成品芝;香菇‘241-4’价格高出其他香菇品种40%,是因其浓香型仿段木香菇的风味,它们均胜在其内在品质。而劳动密集型生产的秀珍菇、栽培技术要求高的灰树花、猪肚菇受市场青睐,价格稳中有升,是由于口味鲜美、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周年化生产的品种市场竞争剧烈,在每年的二季度出厂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价,是由于市场供给阶段性过剩和受其他产品的挤压所致。凡此种种,说明优化食用菌产品供给侧,产品推陈出新,打好“美味健康安全”的市场牌,“钱景”可期。
此外,好政策具有催化剂作用,用足用好科研人员技术成果转化政策,将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如浙江省农科院和杭州市农科院的桑黄研究成果,以拍卖方式分别以300 万元、105万元成交。
针对浙江省人力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机器换人支持力度,建设内容丰富公共服务平台。对技术要求高、可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环节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服务(农户通过平台获得定制的公共产品),应对从业人员老龄化和人员素质不高问题。建议对服务费用进行一定的补助。如浙江省‘1+N’菌棒专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为菇农提供了方便优质的订单生产服务。各地可根据实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服务、冷库贮存服务、烘干服务、保险服务等,从而减轻农户固定性资产投入负担。就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平台而言,建议借鉴“垃圾分类”支持以村为单位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收集服务点,解决好农业废弃物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守护农村绿色空间。建立就地收集利用农业废弃物的生态化技术示范点,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绿色化生产技术和生态高效模式,发展菌稻轮作、林下食用菌、光伏-食用菌等高效利用温光、空间资源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引导农业废弃物的绿色化利用。如8 亩(1 亩为667 m2)稻草可以种1 亩大球盖菇(可给予菌种补贴),大球盖菇生产结束后菌渣还田能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因此,食用菌甚至可成为新垦土地的先锋作物。但前提是应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安全性监测和评估。
种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菌种企业需要人才、技术、经费作支撑。以下工作可以先行开展,一是支持优良品种的种性保持和提纯复壮工作。建议对浙江省自主选育的几个食用菌主导品种,建立菌种质量技术标准,每年给予一定保种费,保种单位有义务向菌种场提供种源,并免除相应责任,可以在生产上问题突出的香菇、秀珍菇先行先试。二是加大对新型菌种的示范推广力度。液体菌种技术、固体液化菌种技术等新型菌种已经被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主体接受,但在工厂化生产菌棒上应用有待破题。除了接种装备配置外,需要研究解决发菌室的硬件配置要求、菌料质量要求、设施装备使用频次的经济性以及技术人员配备。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数字农业的典型代表。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主体对用地用电优惠政策需求尤其强烈。一是落实设施用地政策。期待政府“店小二”式服务,推进“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落地生效。在不改变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对一些地力差的山地、荒地,允许硬化土地改善食用菌生产条件,配套建设冷库、必要的生活场所和管理房,为工人休息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争取农业生产用电优惠。2020年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调整工商业电价,但农业生产用电没有调整。两者电价已比较接近,建议浙江省对农用电价进行相应调整,以进一步强化浙江省的强农惠农政策。三是争取农业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免优惠。按相关条例,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但实际上工厂化食用菌企业还在按土地面积缴纳土地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