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建议

2020-12-22 22:19颜振兰
食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鲜菇南平南平市

颜振兰

(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南平353000)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其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位列第六(超过了茶叶、糖料)。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亚洲的80%,占全球贸易量的40%。随着科技进步,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食用菌品种实现了人工商业化栽培。食用菌凭借健康、美味、营养,满足了人们对于健康食材的追求,同时丰富了人们餐桌,成为人们舌尖上的“新宠”,“一荤一素一菌”的科学饮食理念也已深入人心。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写入“食用菌”,强调要大力发展,这有力地推动我国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倡议,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壮大提供难得的机遇。

1 南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闽北(南平位于福建北部,俗称闽北)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有人工栽培食用菌。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平食用菌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地都有食用菌栽培,只是栽培规模上有所不同,栽培品种也各有侧重,但许多菇农都能熟练地掌握1~2种食用菌栽培技术。据了解,代料毛木耳筒式栽培、段木灵芝栽培等技术均起源于南平,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闽北各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有40余种,其中商业性规模生产的有20余种,是福建省栽培食用菌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福建省食用菌重点产区,有8个县(市、区)食用菌产值超亿元。

目前,南平市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企业有51家,2家企业获权使用南平市“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1家企业获第二届“闽北十佳”食品称号。顺昌海鲜菇入选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神农白雪”海鲜菇获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据统计顺昌海鲜菇产量约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60%,拥有海鲜菇产品的市场定价权。仙芝科技(福建)股份公司生产的灵芝系列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在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建立近百家专卖店,其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仙芝楼”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仙芝科技(福建)股份公司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

此外,南平市在代用料开发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也有新突破,促进南平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南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创业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南平市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出现季节性产能过剩,个别产品的价格波动剧烈等问题;南平市食用菌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效益下滑的经营压力,产业风险有所加大。同时,前期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业布局、产业链结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二是菌种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南平市部分主栽品种长期从国外进口,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满足工厂化生产的优良品种。同时缺少专业化菌种厂,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保藏、提纯复壮工作落后,影响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不足,大量农林废弃物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利用,松杉木屑、竹屑、秸秆、果茶枝条等木屑替代料及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食用菌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水平较低,产业链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从业者收入。目前南平食用菌产品主要以鲜品、干制品、速冻品等为主,加工增值低于食用菌总产值的10%。五是品牌和市场建设待突破,知名品牌少,工厂化生产且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更少;市场流通效率较低,现代化交易和流通市场培育不足,生产与销售互相脱节现象突出。南平食用菌产业进入了阶段性减速调整期。

3 南平市食用菌产业提升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由低端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转为高端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过去更多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投入转为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只有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趋势变化,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才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

3.1 生产方式从中小农户的小规模人工生产向现代设施自动化生产转变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食用菌产能过剩,人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食品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工厂化自动生产在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体现了显著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实现了生产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促进了产业的提质增效;并让食用菌像工业品一样在自动流水线上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智能化工业化生产将成为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如福建神农菇业股份公司)。南平要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在科研、技术、信息、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争取在菌种选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南平市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

3.2 推广集约化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分工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农业机械和科技进步。因此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本,普通农户难以承担,虽龙头企业有投资资金,但存在阶段性招工难、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南平市需引导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做强做优专业化分工生产,并支持龙头制包(制瓶)+中小企业(合作社)+农户出菇的产业模式(如建阳茶山食用菌合作社,浦城仙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不断增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3 推动发展菌业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南平不少企业利用废菌包生产有机肥或将其作为二次栽培食用菌的原料,不仅缓解了废菌料处理难的问题,更推动了食用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发挥了食用菌产业在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农业应有作用;食用菌生产方式是典型的变废为宝的循环农业,“农林畜业废弃物—食用菌基料—食用菌产品—菌糠肥料、饲料、燃料”已经实现完整的循环利用。南平农村废弃资源如农作物秸秆、茶果枝条、松杉竹屑、禽畜粪便等的合理化利用,既能实现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价值和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净化农业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福建神农菇业股份公司用添加20%松杉木屑培养料栽培海鲜菇,海鲜菇单产提高15%;仙芝科技(福建)股份公司通过培养基配方筛选优化,得出薏米秆(壳)废弃物栽培灵芝的最优配方,既变废为宝,又减少木材消耗,保护环境。

3.4 优化食用菌产业布局

各地应根据资源禀赋、生产现状、技术优势、产业基础等特点,规划好食用菌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积极发展食用菌重点品种,大力发展数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鼓励以镇村为单位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突出抓好专业化栽培集中区建设,发挥产业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如建阳重点发展茶薪菇、大球盖菇;浦城、松溪重点发展灵芝、黑木耳;邵武、光泽重点发展竹荪、银耳;武夷山、顺昌重点发展姬松茸、竹荪;延平重点发展香菇和珍稀菌类;顺昌、光泽、延平重点发展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等。同时在食用菌重点产区建立专业化菌包生产线、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文化区等。要加强食用菌产地集散交易中心建设,并引导支持发展食用菌全程冷链物流,逐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

3.5 借力“互联网+食用菌”打造品牌

目前南平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有56家,但是有品牌食用菌产品少,高端品牌更是稀缺,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引导有实力的食用菌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融媒体及自媒体优势,多渠道科学宣传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南平市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如2019年7月17日南平市政府进京举办“武夷山水”品牌宣介会)。

积极开展农业“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名优特产品,培育创建一批地域品牌、公共品牌和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品牌效益,如顺昌海鲜菇获“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仙芝楼”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积极挖掘食用菌与互联网思维结合的发展思路,借助“一带一路”不断推进机遇,把南平更多优质食用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3.6 培育优质品种,重视工厂化专用品种选育

以南平大宗食用菌品种选育为重点,加强灵芝、香菇、茶薪菇等加工专用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加大白灵菇、灰树花、“黑皮鸡”、玉木耳等珍稀食药用菌的人工优质丰产新品种选育和驯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野生食用菌的驯化研究,建立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针对现有菌种扩繁设施设备简陋、规模小而分散、质量管理体系缺乏等问题,南平应加强与国内有实力的食用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不断选育适合闽北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质食用菌新品种;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工厂化生产专用品种。

3.7 加强食用菌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近年来,南平不少企业开展了食用菌初、深加工工作,实现了食用菌生产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的零突破。今后重点研发食用菌产品保鲜技术,食用菌边角料、残次菇、下脚料综合利用技术,精深加工技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发食用菌速冻、菌油、多糖、休闲食品、调味料品等;深入系统地研究不同食用菌的功能活性成分,开发高附加值系列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

猜你喜欢
鲜菇南平南平市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热处理对海鲜菇质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郑欣悦作品
徐南平一行到晋中国家农高区调研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草药对海鲜菇贮藏保鲜品质的研究
原来它不是小偷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