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英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日渐深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革新不可避免,体现在课程体系、理念、内容、方法、实践等层面,如何全面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大关键点。与此同时,茶文化、汉语言文学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高校要站在茶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精准定位新时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在革新教与学过程中巧妙融入茶文化,在二者深度衔接、有机整合过程中打造高效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和汉语言文学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对茶文化也有全新的解读,夯实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同时丰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素养。
教学理念、课程体系都是汉语言文学教学革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高校要在解读、探究茶文化过程中完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理念,优化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在协同作用过程中为实现有效的理论以及实践教学导航。
高校要全方位、多层次解读茶文化的内涵、理念、特征、价值等,深入剖析素质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要求、新任务,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展现的问题,明确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之处,站在茶文化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角度[1],以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重新定位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与学。在此过程中,高校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层次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茶文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以茶文化为导向,有效延伸、拓展渗透到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理念,将生本教育、以人为本等现代教育理念以及茶文化理念完美结合,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促使融入到汉语言文学课堂的理念更加丰富的同时更具时代性。随后,高校要以理念为导线,以汉语言文学人才需求以及要求为出发点,立足茶文化体系,优化调整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完善学科教学的整体框架、整体思路[2],设置一些基于茶文化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将其穿插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在茶文化走进汉语言文学课堂过程中深化专业以及课程建设。高校可以在合理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比例过程中从理论知识、课程实践两大层面入手,增设茶文化、汉语言文学二者有机联系的学分,让学生在高效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建构茶文化知识,为进行汉语言文学实践以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打好理论基础。
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提升和引入课堂的内容、方法紧密联系,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教学、茶文化之间的衔接点,在优化教与学过程中有效渗透茶文化,整合课堂内容的同时深化课堂方法,促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在茶文化作用下更加有效。
教师要在把握学科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深入解析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理念底蕴、体系机制、时代价值等,系统剖析汉语言文学教材单元课题知识点,深挖蕴含在课文中的茶文化元素,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筛选、提取、整理和教材课题内容、主题思想等相关的茶文化素材,巧妙融入的同时深化整合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建构基于茶文化的汉语言文学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强大的功能,将茶文化视频穿插到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各环节,在茶文化、汉语言文学不断作用过程中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利用茶文化的内涵、理念、体系等[3],优化引入汉语言文学课堂的传统方法,借助分层教学法,对汉语言文学内容、茶文化知识点进行合理化分层,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分层导入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再将茶文化的理念、体系、价值等渗透到课题知识点中,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和文本、作者对话过程中更好地走进茶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高效掌握汉语言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茶文化引导课堂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讲解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同时巧设课堂思考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索性、开放性等特点,让各小组学生在研读汉语言文学精品过程中迁移、内化、整合茶文化知识点,以茶文化为导线,共同思考、探究、分析思考问题,在探寻、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刻感知、解读汉语言文学以及茶文化。教师可以在补充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任务驱动法,让各小组在综合把握汉语言文学精品内容、主题以及茶文化知识点基础上编写情境对话内容,合理分配角色的同时编排演练,进行朗读、小品、戏剧等表演[4],在具体化的情境中进行课中汉语言文学实践,在运用语言知识过程中深刻体会蕴含在教材课文以及茶文化中的思想情感,感知汉语言文学魅力以及茶文化特色,拓宽汉语言文学、茶文化二者知识面。
实践是整个汉语言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5],也是不同层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高效利用课外第二课堂。高校要在延伸、拓展汉语言文学课内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深度衔接以及整合茶文化、汉语言文学,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校内外多样化实践中高效运用汉语言知识,拓宽茶文化知识面的同时深化锻炼思维、能力以及素养。
教师要针对汉语言文学课内教学实际情况,在联系茶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化延伸、拓展,强化课内实践的同时开展基于茶文化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比如,知识大比拼、美文赏析、观赏经典影片、热点话题辩论、趣味演讲,让各层次学生在运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过程中进行多层面实践。高校也可以根据各阶段专业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外第二课堂,在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巧妙融入茶文化实践,比如,煮茶与品茶、茶艺表演与论茶、茶文化体验交流,将汉语言文学、茶文化二者深度整合,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多层面实践过程中活用语言知识的同时和传统茶文化进行有效时空对话,深刻感知茶文化中多种元素的独特魅力,比如,“雅”、“思”[6],有效解读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体系与机制、价值与特色,在锻炼汉语言文学能力过程中不断受到茶文化熏陶,学会心平气和、淡然处世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加强和相关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汉语言文学基地,为专业学生日常实践、实训、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平台,在锻炼汉语言文学能力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可以和当地的茶文化机构、文化馆、社区等有机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基于茶文化的汉语言文学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拓展校内的茶文化实践,在校内实践、社会实践深度整合过程中为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更好地活用掌握的汉语言知识,在锻炼汉语言文学基础能力以及实用能力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文学素养、茶文化素养,更好地投身到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传承中,让其在传承过程中得以创新发展,更好地展现时代价值,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坚持文化自信过程中都能实现全面发展,最大化提高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机整合的现实意义不可轻视,是实现高质量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高校要在探究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情况基础上深化解读茶文化,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茶文化二者的结合点,将茶文化贯穿到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做三者深度衔接基础上激活汉语言文学课堂,让不同层次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汉语言知识,将其灵活、有效应用到课堂内外实践中,锻炼汉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陶怡情操、净化心灵,在思想洗礼过程中提升内在修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客观展现茶文化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