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如荷》——我在荷兰当医生(七)

2020-12-22 13:26吴舟桥
癌症康复 2020年4期
关键词:鹿特丹医学中心捐献者

□吴舟桥

肾移植

小国家,大移植

跟我同在一个办公室的不少大夫都是鹿特丹医学中心器官移植小组的。鹿特丹医学中心的肾移植数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每年要进行数百台肾移植手术。一次我和医学院移植中心的大夫弗兰克聊天时,就谈起了肾移植的话题。

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荷兰肾移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器官来源。一般而言,器官移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非活体器官捐献和活体器官捐献。非活体器官捐献的主要来源是注册器官捐献者。他们一旦死亡(例如意外死亡、脑死亡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其可用的器官就会被移植到需要器官的病患身上。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器官捐献者的队伍,荷兰政府下大力量对器官捐献进行宣传。因此大家对其认知度非常高,注册成为捐献者人数众多,甚至可以用“流行”来形容。我身边的同事大多数都已经注册成为器官捐献者,而完成注册所需要的步骤十分简单,甚至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就能注册。每年荷兰新注册的器官捐献者人数高达35,000人,对于一个人口总数约为北京市人口76%的国家而言,如此高的数量令人很难想象。不过由于荷兰人受宗教影响较小,社会习俗也强调个人对自我的支配,因此对大多数荷兰人而言器官捐献受到的束缚是很小的。

然而,非活体器官捐献的数量远远不可能满足器官移植的需求。荷兰每年每15,000名注册者中仅有一个人真正成为器官捐献者。近年来,荷兰活体肾移植的比例逐步升高,全国超过一半肾移植都是活体移植,而这一比例在鹿特丹医学中心更是超过四分之三!在欧洲国家中,荷兰非活体肾移植的器官捐献比例仅排名第十三;与之相反的是荷兰活体器官的捐献比例却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名列前茅——仅2012年,荷兰全境就有483例活体肾捐献案例。活体捐献顾名思义就是把健康供体的两个肾脏之一捐献给受体患者,从此供体和受体都要各自靠一个肾生活。荷兰的活体肾来源全部为自愿捐献。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大多数活体肾捐献者并非患者的一代直系亲属。也就是说,捐献者与获赠者之间并非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的关系,甚至有不少捐献是来自朋友的。

除了器官来源,器官移植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排斥反应。为了帮助患者寻找最合适的肾脏,减少术后排斥反应,鹿特丹医学中心开发了一个配型系统。这个系统巧妙得让人拍案叫绝。

老问题的新办法

其实肾移植和相亲结婚有几分相似。移植手术之后,患者与医生团队都将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就是排斥反应(这跟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类似)。人体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反应,是因为我们的器官和细胞上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免疫标志,不同个体之间标志不同(就像人的性格品性),如果来自他人的器官被移植到体内,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入侵者”并进行攻击(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如果移植手术之后排斥反应没有得到控制,即便手术成功(结婚),肾脏可能还是无法存活或无法正常运作(婚后不合)。因此,控制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对于肾移植而言至关重要。

想要控制排斥反应无非两类办法:要么吃药来抑制受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床头吵架床尾和),要么为受体找个免疫标志更加接近的肾脏(找个品性相投的伴侣)。这两个办法听上去简单,但实际上想要实现无论哪一种办法的每一步都非常艰辛。特别是第二种办法,在肾脏来源永远“不足”的情况下,患者怎么可能去“挑选”最合适的肾脏呢?

针对这个难题,荷兰人又有一番对策。鹿特丹医学中心开发了一个器官配对交换系统(据说有的相亲节目也有类似的配对软件),它能在供体患者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帮助受体寻找最合适的肾脏,以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其实这个系统的原理非常简单:它把同一段时间内需要进行肾移植的供体和受体的免疫信息都收集起来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会通过配对运算获得最佳的匹配组合,以使移植之后患者的免疫反应降到最轻。这样移植过后的器官排斥反应就会小很多,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会更好。

这个配对系统看起来要比相亲节目的配对软件都简单,但为什么只在鹿特丹及少数国家和地区才能实施呢?首先,很多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供体,如果上百个“嗷嗷待嫁”的女生和一个男生参加相亲节目,最后的结局恐怕就是男生挑女生,反之亦然(供体把肾脏捐赠给心爱的人)。另外一个原因就和双方的心思类似了。如果相亲节目开始时来了5对热恋情侣,计算机咔嚓一算,结果显示目前的这几对情侣并不适合,要来个翻天覆地的重新配对才能够达到最大和谐。这时候,如果你是这其中一员,你愿意轻易换吗?

注册成为遗体器官捐献者,将自己的一个健康肾脏捐赠给亲人甚至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或者通过电脑配对与其他供体/受体交换肾脏。也许是荷兰的社会氛围与荷兰人的个性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器官移植及配对系统,我们或许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些在荷兰看似平常的事情,放在中国人身上,我们愿意接受甚至亲身参与吗?

猜你喜欢
鹿特丹医学中心捐献者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军事飞行人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航空医学鉴定的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
鹿特丹港准备迎接船对船加注LNG燃料
“英荷通”
鹿特丹的方块树屋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华医疗绿色通道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