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自三千年前的西周以来,我国就以各种实物形式体现着“以人文本”思想的存在。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深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影响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治国理念也影响着我国基础党建工作和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人”的重要性,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是基于人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强调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人的综合、全面协调发展。
十八大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明成功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的理论指导,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指导。在新的时代里,如何更好地践行中国发展新理念,如何通过党建工作实现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党建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决定了其执政力度。加强党建工作质量是提高党员队伍办事能力、凝聚力和服务热情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强调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要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基础,从人民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加强党建在企业生产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通过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建工作的结合,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力度和服务热忱,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其一言一行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在实践工作中,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权,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理念时刻放在心中,真正急百姓之所急。
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基层队伍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心声,尽自己可能,协调社会资源为百姓的生活、工作等提供便利,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强调加强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行基础,作为贯彻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理念在基层党建上要坚持体制创新,促进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基于“以人为本”的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人员任用上的创新。除了通过考核的途径,还可以通过当地社区推荐的途径,选取部分社区中贡献较大的人员进入到党党组织基层工作中,这对于联系党组织与社区人民的感情,更好地服务基层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在管理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上赋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权利,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要针对其权力进行监督,而监督不能只是内部的自我监督,更多的要发挥社区居民对党组织的监督工作,这不仅能够提升社区居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而且基层党组织利于其后期工作的开展。
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国际竞争的关键,因此要注重提高基层党员的科技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相关人员的创造和创新能力,用先进的技术促进服务工作的现代化,更好、更快捷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党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从点滴小事着手,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只有这样党建工作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实现应有的价值。
中国新发展理念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的认知,对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应遵循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发展结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化与发展。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身体力行地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践行中国新发展理念[1]。
新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民是一切发展的的核心,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纵观社会发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在于过分追求资本的扩张,而忽视了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不能长久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同时社会发展的成果也要由每一位人民享受,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才是可持续的。
“以人为本”是新发展理念的终极价值追求。新发展理念强调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的,只有通过人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交互的产物。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强调尊重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价值,这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相吻合。“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现象都会加剧社会矛盾的产生,“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分配中要注重公平、公正,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逻辑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发展核心观念,并且在发展中注重人的主题性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贯彻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依旧强调发展的核心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强调在发展中要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外在条件创设为人的创新营造开放的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以人文本”发展理念强调,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只有通过人才的不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国际矛盾和国内矛盾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发展比重问题,以及城市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矛盾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统筹好彼此之间的差距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以人文本”发展理念强调“人”之间的平等性,突出资源的合理分配,而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则强调要协调好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国家,要想协调好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就要以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地域之间的差异,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的意义与价值。未来社会的竞争更在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是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享受时代发展的成果。创新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又体现在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等,通过各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动社会的文明发展和人的进步。
“以人文本”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理念则把绿色摆在中国发展观的重要位置。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离不开,只有保护好当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才能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绿色发展突出“低碳”和“环保”的理念,强调绿色循环经济。绿色循环经济认为只有维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落实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美丽中国。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与新发展理念,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两者在发展理念、发展核心、环境保护等众多问题上认知相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更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美丽中国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新理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是符合马列主义基本思想的,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要求的。其践行离不开每一位党员自我观念的更新和行为的文明。社会文明建设需要每一位党员做好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未来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基层党建与发展新理念之间密不可分,发展新理念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方向,基层党建工作则为发展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以人为本”提成人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基层党建与发展新理念的连接点。通过对基层党员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以人文本”是发展新理念的核心,只要讲发展新理念落实到人,才能保障理论的落地,不至于变成空话和大话。未来中国的发展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所有人民群众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中国在世界竞争中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