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NIHSS评分影响评价

2020-12-22 06:04:50唐学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脑梗死

唐学梅,王 瑜,李 彦

(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十七病区神经内科,广东 深圳 518055)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表现异常的疾病之一,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明显的障碍,疾病经治疗后常留有后遗症,例如,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严重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NIHSS评分;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我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神经内科诊疗的1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患者有8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51.34±5.07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为0.8:1.0,平均年龄52.69±5.47岁。两组患者年龄、学历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1)全部患者经相应检查已经确诊为脑梗塞。(2)收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及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常规专科护理(160例脑梗死患者):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常规检查患者的肌张力、瞳孔、医师等,预防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给予合理的用药护理,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等饮食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实验组):①心理护理:脑梗死疾病发生后患者易出现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负面心理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②肢体康复训练:在患者疾病发作期,给予患者平卧护理,以保障患者脑组织充分的供血;在患者疾病稳定后给予早日肢体功能训练,适当给予按摩,预防患肢关节发生脱位变形;病情平稳后,起初给予30°~45°坐位护理,逐步锻炼至可90°坐位,循序渐进进行屈伸手指、洗脸、扶桌站立训练。③语言功能训练:对于失语患者,常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指导患者进行屏气--发声训练,进行吞咽流质饮食训练,此后为患者提供规律性的语言巡林,先从鼓腮、弹舌训练,再进行单音节训练,此后逐步进行短句、长句等训练[2-3]。

1.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诊疗效果及采用NIHSS评分分量表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缺损情况,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统一采用的数字统计软件是SPSS 20.0软件,其中以()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查;以n,(%)表示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等数据统计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

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周、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3 讨 论

脑部的供血异常、脑组织缺血等表现导致脑组织损坏,从而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患者疾病发生后主要的表现为偏瘫、失语、排尿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

常规专科治疗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肢体、语言训练,同时结合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接受治疗及护理干预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本次研究表明,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缩短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时间,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脑梗死患者,明显提高NIHSS评分,改善肢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师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塞肢体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