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竹
(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的患者60例,依据管理方法均分为PDCA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1~86岁,平均(53.2±9.4)岁。常规管理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2~87岁,平均(54.1±9.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1 规管理组
手术医生将器械选取出来,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手术情况,向器械供应商发出通知,这些器械供应商由院内备案注册,使其在向手术室供应中心输送器械,时间为术前1d,使用前供应中心接收、清洗、灭菌后。完成手术后清洗干净器械,该操作由手术器械护士完成,然后向供应商的跟台人员交还。
1.2.2 PDCA管理组
1.2.2.1 计划阶段(Plan)
1)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2)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完善;3)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全面管理控制人、机、物充分利用起来。
1.2.3 实施阶段(Do)
将PDCA管理小组成立,统一、系统培训小组成员,将专人设置出来,对交接、处理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充分利用起来,无缝追溯所有外来手术器械的流通环节。
1.2.4 检查阶段(Check)
PDCA管理小组定期核查登记、使用外来手术器械等情况,每周1次,方法为现场查看、对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核对,同时将10%器械抽取出来检查,核对器械清洗、湿包情况。
1.2.5 价阶段(Action)
讨论上述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原因,组内讨论提出进一步整改措施,然后完善管理流程,对比分析本月和上个月的检查结果,总结整改效果,将新的要求和措施提出来,向下一个PDCA循环进入。
管理合格指器械有效验收、清洗质量合格、术后器械去向明确,不合格指数量缺失、器械灭菌后湿包、术后器械遗失。
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采用SPSS21.0,检验水准α=0.05。
PDCA管理组外来手术器械有效验收率、清洗质量合格率、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100.0%、96.7%、100.0%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90.0%)、86.7%、93.3%(P<0.05)。
PDCA管理组外来手术器械数量缺失率、器械灭菌后湿包率、术后器械遗失率0、3.3%、0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3.3%、10.0%、6.7%(P<0.05)。
PDCA循环法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工具,在医院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表明,PDCA管理组外来手术器械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外来手术器械不合格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综上所述,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PDCA管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