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莎,肖华贵,张 超,杨 斌,王璐璐,唐 容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油料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金沙县地处乌蒙山与娄山山脉的交汇处,夹在乌江与赤水河间,总面积25.24万hm2,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日照较少[1]。冬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金沙县常年种植面积1.205万hm2,产量水平较高,但存在农药化肥投入不科学的问题,不仅增加种植成本,又对环境造成污染[2-3]。为响应国家“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号召,提升油菜产业发展标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5],对冬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进行大田试验效果分析,以期为金沙县油菜种植化肥农药使用提供依据。
试验在金沙县岩孔街道(东经106.26,北纬27.56°)试验点进行。岩孔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高达17~18℃,春季回暖(10℃)较早。试验地为向阳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无根肿病危害的稻田。
黔油28号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提供。
试验共设3个水平主处理,分别为机械浅耕撒播(A1)、机械浅耕条播(A2)、机械浅耕窝播(A3);5个副处理,分别为农户习惯(B1)、优化方案(B2)、施肥不施药(B3)、施药不施肥(B4)、不施肥不施药(B5)。
1.3.1 机械浅耕撒播(A1) 机械浅耕碎土后按种子400 g/667m2(每小区12 g)混合细泥土均匀撒播到小区厢面上。
1.3.2 机械浅耕条播(A2) 机械浅耕碎土后按小区4 m厢宽掏浅沟10行(行距40 cm),按种子400 g/667m2(每小区12 g)均匀条播到浅沟中。
1.3.3 机械浅耕窝播(A3) 机械浅耕碎土后,按小区4 m厢宽分10行(行距40 cm),按窝距20 cm每行打25窝,按种子400 g/667m2(每小区12 g)每窝均匀播种5~8粒。
1.3.4 农户习惯(B1) 1)底肥。机械浅耕碎土后按NPK复合肥50 kg/667m2及硼肥1 kg(每小区复合肥1.5 kg及硼肥0.03 kg)底施后播种。2)追肥。按苗肥、腊肥、蕾薹肥用尿素进行追肥3次,其中苗肥:追尿素8 kg/667m2(每小区0.24 kg);3)腊肥。12月上中旬追尿素10 kg/667m2(每小区0.3 kg)。4) 蕾薹肥。1月中下旬,薹高10 cm追尿素5 kg/667m2(每小区0.15 kg)。5)农药。防虫3次防病1次,其中出苗后喷杀虫剂1次防治跳蛱蟋蟀;苗期用吡虫灵喷雾防治蚜虫和菜青虫1次;初花至盛花期,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菌核病1次;青荚期用吡虫灵喷雾防治蚜虫1次。
1.3.5 优化方案(B2) 1)底肥。机械浅耕碎土后按沃夫特NPKB油菜专用复合肥40 kg/667m2(每小区1.2 kg)底施后播种。2)提苗肥。油菜出苗后追尿素5 kg/667m2(每小区0.15 kg)。2)农药。防虫1次防病1次,其中初花至盛花期,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菌核病1次;青荚期用吡虫灵喷雾防治蚜虫1次。
1.3.6 施肥不施药(B3) 1)底肥。机械浅耕碎土后按沃夫特NPKB油菜专用复合肥40 kg/667m2(每小区1.2 kg)底施后播种。2)提苗肥。油菜出苗后追尿素5 kg/667m2(每小区0.15 kg)。3)农药。不施用。
1.3.7 施药不施肥(B4) 1)底肥。不施。2)提苗肥。不施。3)农药。防虫3次防病1次,其中出苗后喷杀虫剂1次防治跳蛱蟋蟀;苗期用吡虫灵喷雾防治蚜虫和菜青虫1次;初花至盛花期,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菌核病1次;青荚期用吡虫灵喷雾防治蚜虫1次。
1.3.8 不施肥不施药(B5) 1)底肥。不施。2)提苗肥。不施。3)农药。不施。
每小区面积20 m2(宽4 m×长5 m),周围设保护行。10月7日收获水稻,水稻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粉碎长度约10 cm。10月13日机械浅耕开沟起厢,厢宽2 m,沟宽0.4 m,沟深0.5 m。按小区4 m厢宽分10行(行距40 cm),按窝距20 cm每行打25窝,按种子400 g/667m2(每小区12 g)每窝均匀播种5~8粒。全田油菜植株70%~80%的角果色呈黄绿色至淡黄色,采用人工收割,晾晒6 d,成熟度达90%以上,选择晴天脱粒。
油菜3叶期和成熟期各调查田间密度1次;成熟期进行经济性状考种,考种30株计平均值;按小区人工收获晒干脱粒后测产。
由表1可见,A3组中,B1、B2、B3、B4和B5的实收密度顺序为B4>B2>B3>B5>B1,B4密度最高,为30 667株/667m2;B1最小,为18 000株/667m2。A2组中,实收密度为B5> B3> B2>B4>B1,B5密度最高,为39 333株/667m2;B1密度最小,为21 333株/667m2。A1组中,实收密度为B4>B5>B3>B2>B1,B4密度最高,为38 667株/667m2,B1密度最小,为15 333株/667m2。据文献报道,油菜密度过高和过低均影响收存,密度过高限制油菜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不足,密度过低光合作用和营养利用率低,合理密度可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和营养[6-9]。在机械浅耕撒播(A1)、机械浅耕条播(A2)、机械浅耕窝播(A3)3个播种方式中,优化方案管理模式的实收密度皆处于适中,说明优化方案管理模式的生长状况较好。
表1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油菜实收密度株/667m2
由表2可见,A1、A2、A3组中,在B1、B2、B3、B4和B5田间管理方式下,株高、根颈粗、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总体呈逐步降低趋势,B1、B2和B3田间管理方式下农艺性状降低幅度较小,B4和B5田间管理方式下的农艺性状降低幅度也较小。B1、B2、B3与B4、B5比较,各农艺性状降低幅度较大,B1、B2和B3在株高、根颈粗、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无明显差异,且B2处理模式下主花序长度和角果数最高。因此,采用B2处理可使油菜的生长性指标略有提高。
由表3可见,A1、A2、A3组中,B1、B2、B3、B4和B5处理组千粒重相差较小,A3、A2组中B2处理组千粒重略高于B1、B3、B4和B5处理组。A1、A2、A3处理组的单株有效角果和角粒数整体分2个区间,B1、B2、B3处理组高于B4和B5处理组;角粒数中,A3、A2组B2处理最高,A1组B2处理与最高的B1处理差异不大。因此,优化方案油菜的产量构成因子略有提高,化肥农药减施后,油菜的产量构成因子略有提高。
表3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油菜产量的构成因子
由表4可见,A1、A2、A3组的小区产量为B2>B1> B3> B4> B5,B2处理组为最高,分别为4.75 kg、4.60 kg、4.62 kg。与小区产量相同,A3、A2、A1组的产量为B2> B1> B3> B4> B5,B2处理组为最高,分别为125.22 kg、129.44 kg、122.41 kg。表明,优化方案模式下产量有所提高,说明在合理的化肥农药减施优化后油菜产量有小幅提高。
表4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油菜产量 kg
由表5可见,优化模式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优化模式总成本投入为355.25元/667m2,较习惯模式减少99.5元/667m2,其原因主要是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均低于习惯模式,从而减少人工劳务费投入。优化模式在化肥和农药减施的情况下,油菜籽产值与习惯施肥相比略有增加;优化模式净收益为291.95元/667m2,高于习惯施肥141.7元/667m2,实现节本增收。优化模式产投比为1.82,明显高于习惯模式。
表5 化肥农药减施油菜经济效益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冬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达到油菜增产稳产的目标[10-11]。与农户传统种植施肥习惯相比,优化模式种植下,油菜产量有所增加,实现净收益增加141.7元/667m2。合理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可达到减肥减药增效的效果,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为实现金沙县冬油菜减肥减药轻简化种植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