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
创新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然而市场风险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其成功率。调查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仅有5%,他们需要付出比其他社会投资者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考察创新创业的结果,很大部分大学生把创业失败归咎于创业环境的复杂性和自身商业经验的不足,却没有正视市场风险的严峻性和自身的责任性。事实上,创新创业并不只是梦想和热情,更是一种科学设计和管理的理性行为,梦想与市场风险之间存在着责任制约的中介影响,把责任摆在前面,才能使创业热情回到现实中,更好降低风险而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审计职能的介入是增强责任心而推动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清楚认识及控制好相关风险。大学生作为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们仅凭着创业意愿和创业冲动,却很少顾及市场风险,使得创新创业成功率不高。通常风险与各种不确定因素相关联,但如果把握好这些因素,风险就是可控的[1]。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多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责任制约就是一种衔接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第三方因素,与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存在交互性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责任制约与市场风险的交互影响
责任制约能够强化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使一个人做事更趋理性、认真思考,时刻把责任放在前面而不会盲目乱来,因此责任制约具有规范约束力。但通常人们做事总是紧盯当前目标而把责任放在其后,不认真规划和遵循客观规律,只有当结果与责任挂钩时,才会重视责任,显现责任制约的重要性;由此看来,责任制约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是潜在的和隐性的。从创新创业的意愿看,91%的受访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付诸行动的仅占1%,愿望和实践之间相差很大,其中有项目、资金、技术等创业要素的限制,但也有创业风险的顾虑影响,而对于实践者来说,从项目考察开始,更多人把即时暴富、实现自我作为追求目标,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2],因此冲动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务实精神,缺乏风险意识的背后是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感,责任制约能力不强。
大学生创业首先是一个投资行为,在选择项目时,如果不能确定市场的实际需求,或者不能确定同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状况,导致新产品或服务与市场不匹配,则会带来市场风险,这样的投资会引发一连串风险效应,如导致筹融资断裂、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创业失败。同样的风险也会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从研究开发到实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技术前景、技术寿命、技术效果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形成技术障碍,而使产品创新前功尽弃,反过来也会导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每一项风险都是与责任挂钩,投资损失会连带起家庭、合伙人等多方经济责任,进而扩散到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承担。经营中的诚信问题是道德责任的突出表现,对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不守诚信对人生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显然,创新创业面临的风险是多维度的,而所引发的责任制约也是多层面的,一项决策失误都会造成风险泛化和责任共振。强化责任制约可以规避各种风险,而风险规避也可以增强责任意识。
投融资、技术、市场与经营问题,哪一项都与经济责任密切相关,成为引发风险的“风暴点”,经营中,财务核算、资金管理、业绩管理、客户关系乃至人力资源整合,都牵连到经济责任问题,经济责任成为考察一切创业成败的关键指标。在风险管理上,周密系统的调查分析是从项目识别开始的,项目的投资决策非常重要,围绕项目经营的采购、生产、存货、资金流动、收益等问题都是紧紧围绕经济责任展开的[3]。通常一些大学生并没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更没有想到风险所带来的经济责任,而是满眼只盯着成功,一旦遇到创业失败,有可能更快的逃避责任,引起道德责任、社会责任的连波性反应。
经济监督是审计的重要职能,通过监察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使之符合法规并在正常轨道上运行,并对运营弊端提出修正建议,审计带有规范性和强化制度的效用。实际上,大学生面临的技术、财务、市场等多种风险都是来自制度管理的不确定问题,当一种运营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时,如何客观、冷静的审视项目选择、市场定位和有效管理,而在一切创新创业环节的制度性漏洞或不重视制度建设,都会导致创业低效和引发种种创业风险。审计介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发挥其监督、评价的职能,具有制度权威性和约束力,通过识别和评价风险以及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可以规范创业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督促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化,并通过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而逐步增强责任意识,减少市场风险冲击。
随着审计职能向风险导向转化,审计重心转移到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问题上来,分析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全面评价,不仅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包括企业所处环境及企业管理层的诚信度,进而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并以此制定措施加以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涉及的财务、业务和管理等运营活动,都会涉及经济社会责任,也是创新创业的风险源,把风险作为核心理念,审计时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以及相关控制的执行情况,发现漏洞,并对所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从而确定风险[4]。由于大学生在创业时普遍缺乏管理经验和有效运营方法,决策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避免,审计能有效地监督经营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发挥约束作用,从而有助于消除创业风险。
对大学生来说,发现市场机会和风险识别同等重要,考察一个项目的盈利性是与这个项目的损益值相对等,但很多创业者在看到市场机会时却忘记了风险的存在。创新创业的机会大多产生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还按照原有的思维去判断,将无疑带来创业失败。考察市场变化,大学生往往凭个人市场调查和主观判断,由于商业经验的不足,许多机会评价是片面的且幼稚的,对机会的潜在风险识别也是有限的。审计职能的介入,可以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市场潜力、创业增值、创业机会与个体创业能力的匹配度等问题,并衡量和检验可能出现的风险结果,进而提出可行建议,这有利于风险识别和及时规避风险。
大学生创新创业既负有社会责任,体现对社会的贡献,又负有道德责任,需要在社会诚信、公平正义等方面做出表率,还要承担商业活动中谋利合规的法律责任,而社会包括政府、高校在内也有促进大学生责任自觉的责任,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并能够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这样的社会责任已不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审计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的审查和评价,促进大学生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经营与管理,也可以把政府政策执行、创业资金作为一项审计重点,着重把握资金使用效益,关注各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是否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上发挥效用[5]。而审计对创业计划书真实性审查,可以确定创新创业项目的现实性与自身创业能力是否匹配,促进经营活动中的道德诚信和降低创业风险。
审计具有监督控制效能,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自觉,然而很多创业者对审计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没有审计概念,因此要从高校教育中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审计意识。通过定期的创业培训,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审计知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审计的重要性。社会审计部门也要对大学生做好审计政策和审计方法的服务指导工作,使他们具有起一定的审计能力,并能应用到创新创业中,发挥自我监督作用,从而增强责任意识和降低创业风险。
传统的审计职能仅限于监督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到位或偏离,如今风险导向审计成为主流,要建立健全审计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创业中的内部管理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监督体系,监督的重点是风险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及处理等一系列基础性审核活动,确定哪些方面存在风险源,哪些情况需要采取纠正行动,以此实现创新创业的更好效果。在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强化风险意识,促进大学生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
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创新创业的前端工作,除了善于抓住创业机会外,还涉及风险识别问题,如果前端工作把握不当,将会导致更大风险威胁,因此项目评价就非常关键。应借助审计充分考虑人、财、物等创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以及创业能力与项目的匹配程度,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提升责任意识和加强责任制约,谨慎对待项目的可选择性、可投入性,做好创新创业前端工作,只有项目成熟,才能更好避免失败。
风险管理与责任制约彼此相关,提升责任制约强度能够促进风险管理,反之,降低责任制约,则会增加风险危害。风险的产生大多存在于经营过程中,应加强经营活动中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还要利用基础审计资料开展对资产安全、资源有效利用的全面审计活动,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保证计划、各种政策、制度、程序得以贯彻执行;要检查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和运营的效果与效率,提高规范化水平,通过规范化管理,提升责任制约强度,更好规避经营风险。
要以资助政策审计为重点促进社会广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近六成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创业融资相对困难。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补助资金发放时效性不高、财政补助资金跟踪问责机制不健全、资助政策未形成管理“闭环”等问题。审计聚焦创业资助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在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优化补贴资金审核流程、完善资助项目全程管理等方面,发挥审计效能实现精准监督。加强对创业项目规范管理和绩效跟踪,为大学生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