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物理
从牙齿看人类面部的演化
根据一项关于先驱人(Homo antecessor)的牙釉质的分析,先驱人(一种早期古人类物种)与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最后的共同祖先关系紧密。将先驱人置于古人类的演化图谱中,暗示该物种类似现代人类的面部特征具有来自人属祖先的深层根源。相关发现发表在近期Nature上。早更新世(约250万—77万年前)的古人类物种(如先驱人)和之后的古人类之间的关系,一直存有争议。由于先驱人面部具有一些类似现代人类的特征,有人提出它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最后共同祖先。但是,因为化石记录不完整,而且无法恢复早、中更新世欧亚古人类的古DNA,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Frido Welker、Enrico Cappellini及同事从来自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的先驱人(94.9万—77.2万年前)和格鲁吉亚德马尼西的直立人(约177万年前)的臼齿牙釉质中,获得了一些蛋白质。他们对来自先驱人的古蛋白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先驱人是后来的中晚更新世古人类(如现代人类)的一个关系紧密的姐妹谱系。因此,作者认为尼安德特人头骨的形状代表了一种衍生型而非原始型。(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百万年前泥河湾人石器制作技术明显提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副研究员联合中外多家机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距今约110万—100万年,泥河湾史前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明显提升,这一现象与中更新世转型期(距今约120万—70万年)气候环境变化具有耦合关系。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获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论文通过分析早期人类行为变化与气候环境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早更新世(距今约260万—80万年)中国旧石器工业的传统认识,为解读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石器技术与人类行为演化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也为今后思考全球早期人类的起源与扩散提供数据积累和认识基础。(孙自法,中国新闻社)
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
5月15日,Science正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独立完成、多家单位参加的研究论文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从遗传学角度揭开了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是一项有关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群遗传特点、基因交流与迁徙融合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民族探源方面,发现中国、东亚主体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即已开始,4800年前出现强化趋势,至今仍在延续。在修正东亚南方人群演化模式方面,明确中国福建及周边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人群不属于 “第一层”祖先人群,即来自南亚及太平洋岛屿的古人群。事实上,他们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整个东亚沿海族群之间都存在遗传联系,这为修正此前流行的该地区古人群来源的“两层假说”提供了遗传学基础,并为农业—语言传播模式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证据。研究发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所有沿海人群之间很少存在遗传隔离的情况,沿海地带是亚洲人群交流的重要通道。此次研究通过改进、创新古DNA技术首获中国南方大陆人群核基因组,使大规模研究东亚人群遗传信息成为可能,相关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知文明
早期游牧文化起源問题探析
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可发现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三个地区都存在自身特色明显、畜牧业发达的遗存,但其中只有萨彦—阿尔泰地区可能已经转变成游牧经济,而内蒙古东南部和黑海地区在同时期可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游牧社会。欧亚草原地区各地早期游牧的起源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发展的,最早的游牧很有可能出现在远离发达农业文明且畜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带,而与发达农业文明毗邻且与之关系密切的地区游牧则产生的晚一些。(邵会秋、吴雅彤,《北方文物》2020年第1期)
梁元帝《职贡图》与西域诸国
梁元帝《职贡图》旧存摹本三种,唐阎立本摹本、南唐顾德谦摹本以及北宋摹本,后又发现清张庚摹本《诸番职贡图卷》。该本直接照录十八国题记,其中七国题记不见于北宋摹本,三国题记可补北宋摹本题记阙如,其他多可据以对北宋摹本文字漫漶处进行辨识。《职贡图》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写实,《梁书·诸夷传》的材料主要来自该图,其对周边世界的划分,特别是对西北诸戎的归类,亦是出于梁元帝及其《职贡图》的本意。从世界史的角度看,《职贡图》反映了作为当时世界主体或中心的梁朝与作为附从或外围的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王素,《文物》2020年第2期)
读天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挂牌成立
4月1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在太原文庙大成殿广场挂牌成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组建,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部署要求,着眼于山西深厚的文物资源底蕴,充分考虑全省文物工作实际,精准把握山西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地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新成立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整合了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民俗博物馆2个单位和相关职责,重新组建。考古院将着眼山西考古资源特色,内设古人类研究所、华夏文明研究所、晋文化研究所、民族融合研究所四个核心学术研究部门,积极探索山西在东亚地区古人类起源与演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山西在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探索夏商王朝资源控制与国家政权巩固关系模式以及晋在中华文化大一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考古学角度揭示山西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考古院将努力打造多学科考古学研究平台,在目前已经拥有的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食谱分析、材料分析等科技考古人才队伍基础上,继续引进夯实,健全学科门类方向,为形成综合的、多样的科技考古学实验室奠定基础。考古院还将依托太原文庙展陈空间,依托山西丰富的出土文物资源,依托已有的考古学科研团队和研究成果,创建具有考古学特色的考古博物馆。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从强调出土文物学术意义的角度,深度阐述展示山西史前及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向社会公众科学传播考古学知识,讲好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山西故事,讲好黄河文化孕育下的历史文脉精神,讲好出土文物背后所反映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内涵。(晋文,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