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碑刻精华》
杨新华 编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12月
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古城南京,历史上先后有十个政权在此建都蟠踞,人文汇萃,号称文物之邦,留下了大量的古代碑碣、石刻、摩崖。随着南京金石碑刻博物馆的组建,本书特意遴选了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各时代的碑刻拓片进行了释读,以配合博物馆的展览。
《过渡带:两淮地区早期社会进程》
徐峰 著
上海古籍出版,2020年4月
本书探讨了史前至春秋时期江淮地区的社会进程,江淮地区在早期中国时期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它处在一个“之间”的位置。尽管这种“之间”的位置也有利于两淮对于不同地理文化形式的吸收和融合,但同时伴随的是,本区易受到周邻强势文化区域的干扰,从而在社会进程模式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连续”特征。
《大盂鼎拓本评析:兼及前期青铜器全形拓》
唐友波 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本书详细介绍并辨析了上海博物馆所藏五种大盂鼎旧拓本以及早期大盂鼎拓本的流传与“二白”本,同时考稽梳理了“全形拓”的相关知识、大盂鼎的出土和归藏历史。从清仪阁铜器拓本着眼,考稽了早期“全形拓”的历史及特点,深入讨论了吴大澂藏铜器全形拓,并对新见大盂鼎“全形拓”进行了评析。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考古学和书面证据》
【英】马丁·贝尔纳 著,李静滢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本卷是三卷本的第2卷,研究对象是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两种针锋相对的历史模式。这一卷既上溯了埃及与黎凡特地区在青铜时代(公元前3400—前1100年)接触交流的考古和文献证据,也包括埃及与爱琴海地区在青铜时代接触交流的考古和文献证据。
《柴尔德:考古学的革命》
【加】布鲁斯·G.特里格 著,何传坤、陈淳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
本书详细分析了柴尔德的工作并评价其意义。以他的几本重要著作为思想变化的线索,介绍了他在构建文化历史学范式、传播论、史前经济与社会、苏格兰考古学方面所作的贡献。本书还回顾了苏联考古学和美国人类学对柴尔德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历史根本原因的观点。
《凤山楼:聚落考古学视角中的粤东古村落》
吳敏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
位于饶平黄冈河下游的凤山楼村始建于明末,是沈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村落保存完整,在不同时期屡次扩建,民居、祠堂、庙宇等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特点。本书以聚落考古学方法为视角,探讨人地关系、祠堂墓葬、家族文化传统等对凤山楼村聚落形态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穷物理
古人类DNA对现代人影响很小
据《科学》杂志报道,一项对数万名冰岛人的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遗产”对他们的身体特征或患病风险几乎无影响。大约10年前,古遗传学家意识到,大多数欧洲人和亚洲人有1%—2%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原住民有另外3%—6%的DNA来自丹尼索瓦人,后者是距今20万—5万年间分布于亚洲的尼安德特人近亲。一系列研究表明,这些古代人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现代人罹患抑郁症、凝血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扫描生物库和医学数据库得出的结论是,古代人DNA也可能改变人们头骨的形状,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影响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以及对阳光的敏感度。这项在冰岛人身上寻找古代DNA的新研究,对上述许说法提出了挑战。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研究团队在基因解码公司的数据库中扫描了27566名冰岛人的全部基因组,以寻找不寻常的古代基因变异。最终得到了一个包含5.6万—11.2万潜在古代基因变异的大目录,以及一些令人惊讶的结果。例如,冰岛人从丹尼索瓦人那里遗传了3.3%的古代DNA,12.2%的DNA遗传自未知来源。与之前大多数研究不同,研究团队检测了整个基因组,这使其能够评估现代人类基因是否也在影响性状。发现大多数特征都可以通过与现代基因变异的关联得到更好解释,只有5个性状受到了古老DNA的显著影响。尼安德特人DNA只对身高或抑郁症等复杂特征有很小的影响,而这些特征是许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乐乐,《中国科学报》2020年4月29日)
测定某非洲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
20世纪20年代,人们在赞比亚一处未定年的洞穴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关键的非洲古人类的头骨化石。近期《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现在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该化石有29.9万年的历史。《自然》在近100年前便首次对该化石进行了描述,此次的测年结果有助于确定这块布罗肯山(现称卡布韦)头骨在古人类演化图谱上的位置。布罗肯山头骨是1921年在一处洞穴沉积物中发现的。它原本被认定为一种新物种——罗德西亚人(Homo Rhodesiensis),但是近来被划归为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一种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中更新世人种。要测定布罗肯山头骨的年代,一直是一个挑战,因为当初它所在的沉积物已经不复存在。此外,化石样本本身包含高浓度的重金属,导致极难使用放射性测年法。因此,该头骨的年代一直存有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它有50万年的历史。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Rainer Grün、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Chris Stringer及同事分析了在布罗肯山头骨被发现的第二天,在相同地区发现的其他人类遗骸化石(包括胫骨和股骨碎片);还分析了近期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现的、研究人员在20世纪20年代从头骨上直接刮下来的物质。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块头骨约有29.9万年的历史。以上发现表明,与欧洲和亚洲相似,中更新世的非洲同时期可能存在多个古人类谱系,海德堡人/罗德西亚人或许不能可信地代表我们自身物种的最后共同祖先。(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尼安德特人制绳证据,或已懂基本数学概念
4月9日,《科学报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法国中南部阿尔代什河附近的一个山谷洞穴遗址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使用绳索的证据,这是已知最古老的关于纤维技术——使用天然纤维制纱——的直接证据。美国肯尼恩学院的古人类学家Bruce Hardy及同事在现代地面3米以下的沉积层中发现一段6毫米长的细绳,附在一个60毫米长的薄石器上。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段绳子,发现它由三股纤维拧成。他们推测这段细绳可能是裹在石器上作为提手用,或者是装石器的网或袋子的一部分。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份在距今5.2万—4.1万年间。此外,要想制作出这样的绳子,还需要同时遵循多个有先后顺序的步骤——先将它们拧成“S”型以形成纱线,然后再将这些纱线拧成“Z”型以形成绳索。研究者据此提出,尼安德特人或已有数学概念。(杨睿,财新网)
聚落考古与龙山文化社会形态
史前聚落考古的丰富研究成果表明,龙山社会在家戶形态、经济生活、社会分层、政体形态等层面展现出丰富内涵与重要变化。在此时期,核心家庭上升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主体,并与社会和生活的诸多变化息息相关。活跃的经济活动建立在集约化之上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倾向开始的基础之上,得到了依托于各级聚落的贸易网络(尤其是区域中心所在城市)的支持。当时社会已出现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分化,社会分层在层级化的区域社会聚落层面也有着清晰反映,并且可能已经出现了相当集中的政治权力。围绕一个城市形成的区域社会在当时已普遍出现,这种社会具有比较清晰的边界,相互独立,其政体形态当为城邦。(孙波,《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新砦遗址:打开“早夏”之门的钥匙
二里头文化是太康之后的中、晚期夏文化。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新砦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年代稍早于二里头文化,是其前身。新砦文化的年代较短,主要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东南麓一带,主要流传禹和启在此活动的传说,应是禹至启时期的早期夏文化。新砦文化各遗址中,新砦遗址面积巨大,使用年代最长,发现有三重城壕、大型宫殿基址、大型浅穴式建筑基址以及其他高等级遗物,是打开“早夏”之门的钥匙。(魏继印、赵春青、耿广响,《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第12期)
读天下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4月6日揭晓。 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回收率高达96.4%。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份多点开花,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连续第5年入围终评的项目,青海和甘肃今年也各有1项入围。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外,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处旧石器洞穴遗址——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一处寺庙遗址——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 清代沉船(致远舰) 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