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前网络教学的遍地开花,“宅学课堂”的呈现必是以百花齐放之势展现出各自的精彩,本文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宅学课堂”的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信息技术;宅学课堂
引言:疫情期间,学生们宅在家,但停课不停学,还要进行“宅学”,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要在“宅学课堂”中进行学习。随着当前网络教学的遍地开花,“宅学课堂”的呈现必是以百花齐放之势展现出各自的精彩。针对之前的教学准备工作以及开学所完成一部分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说说本人的对于“宅学课堂”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吧。
一、课前准备
针对对应的教学任务,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准备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
“宅学课堂”使得自己重新思考,从教学思路的调整,教学资料、学习资料的准备再到完整课程设计的实现,都在思考“宅着可以怎么学”。在“宅学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已经不是现实中的“课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直接发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实时呈现在眼前。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基于对平时对学生的整体了解,进行了“角色代入”,调整了原有现实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希望学生能在网络前的学习如同在现实课堂中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便捷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习的“长度”设置也很重要,笔者将需要讲授的内容按章节的先后顺序拆分成为若干个小部分,每个部分是以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成的知识点或者教学内容为前提的,每段的录屏时间控制在约5-10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一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考虑到网络的流畅性。而这些学习“长度”,是可以将其转化在“章节”中,结合教学内容把学习步骤放在“章节”的位置,学生打开章节后,就能看到每段内容里从前到后自己依次要做什么,按步骤查看文字、点击对应的录课视频、收听补充的音频等等,无需过多地在平台中多个版块中来回切换。
同时,在课堂任务或者练习内容设定问题上,是以“从简到典”为原则,先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成就感,形成一定的学习热情,可以更好地推动后面的学习过程。练习和作业的内容都可以通过作业库建立,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对课堂任务与作业进行的定时发放设置。
二、课堂过程
正式开课前,会温馨提示学生提前登陆超星排队,以保证顺利开课。在课堂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了超星平台中几大版块——群聊、章节、讨论、选人、签到、作业。
1、签到
开课首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到,签到的方式结合两种方式,一种是超星平台的“签到”功能,另外就是在微信群里使用“群接龙”的方式进行。在熟悉了操作之后,同学们都是非常积极的态度完成了签到任务。
2、群聊
笔者的课堂是从接着就是在超星平台的“群聊”正式开始的,通过在群聊里插入大家都熟悉的上课铃和 “上课了”的漫画图片,营造上课的仪式感,并插入了一段写给同学们话。其实就是让同学在疫情下的紧绷状态能适当缓解一下,以一个好心情加入我们的宅学课堂,迎接新的学期。
群聊里是通过文字、图片、文件发送的形式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同学也可以从中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实时回答问题。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可以方便交流的地方,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3、章节
“章节”中可以通过超星电脑端和手机端插入提前制作好的授课视频、音频、文字等等教学内容。“章节”不仅仅可以呈现教学内容,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步骤呈现出来。学生在章节中就会一目了然,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要看什么、要听什么。当然章节的学习步骤的“长度”,在设计上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长短结合”。整体如前所说,连贯性和便捷性的体现也是贯穿在“章节”中。章节中出现的相关学习内容都会分类放置在“资料”中,同学们课后可以自行下载。
4、作业
课前在作业库里创建了相对应的课堂任务和作业,通过定时功能就是把课堂任务和作业在网络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就发送出来,同学可以根据章节中的学习步骤进行对应的练习,并在线提交。然后筆者通过同学们的提交的练习情况,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然后可以在群聊中提醒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强化或者注意的地方。
5、选人
在课程上使用“选人”功能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讨论中去,活跃学习气氛;第二,是阶段性检查学生是否相当一段时间不在线,以便交代班长做好跟进工作。所以,在课程过程中,笔者会在讨论发出后,进行“指定”或者“随机”选人。
6、讨论
讨论主题发出后,组织学生在讨论区积极发言,结合“选人”功能,使得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而且通过讨论,能了解到学生不同的想法,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知识面的体现,对于专业的理解等等各种“潜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郝亚楠.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研究——以高校美术专业为例[J].戏剧之家,2020(16):145-147.
[2]魏仙琦.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3):162.
[3]王军,王琴.移动学习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118-120.
作者简介:
徐国辉,男,高级工程师,广东广州,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