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婕琼
摘 要:本研究以广东省5所医学院校的8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当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医学生最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不存在性别差异;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更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保健因素呈显著负相关。最终,为医学院校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职业价值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5-0183-06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800 medical students from 5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val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n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edical students most value the prestige status factor in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medical students who had won the scholarship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stige status factor in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Th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medica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lf-development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values and negatively.
Keywords: family, society, economic status; professional values; investigation
近年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当前,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推送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的个体化、层次化的差异进行微观层面研究,从而对其就业行为进行精准化指导。因此,本文选择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作为变量,探讨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作用。
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1]它影响个体职业选择,预测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往的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暂未进入全面、深度的职业状态,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更多受到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2]西方学术界最早通过测量个体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家庭SES)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人的就业、职业选择。[3]国内学者多从社会学角度,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反映社会资本、社会网络资源等对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作用。但是,直接讨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性调查研究暂未发现。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考察不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精准化的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广东省5所医学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学院)大一至大五的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2%。其中包括男生287人,女生474人;各年级学生分别有大一学生152人(19.9%),大二学生243人(31.9%),大三学生197人(25.9%),大四学生92人(12.1%),大五学生77人(10%)。
(二)调查工具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
由凌文铨编制(1999年),用于测量大学生职业选择时的职业评价与择业标准。问卷包括职业的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与自我发展因素三个维度。其中,保健因素主要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及生活水准等物质利益保障有关,典型题目如:“你认为有可靠的劳保、医疗、退休金重要吗?”声望地位因素主要与工作单位的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有关,典型题目如“你认为单位的知名度高重要吗?”自我发展因素主要与个体才干的发挥和发展有关,典型题目如“你认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重要吗?”采用五点计分法,从“不重要”到“最重要”记为1-5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声望地位、保健与自我发展职业价值观各分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8、0.74、0.64,表明该量表在本研究中信度良好。
2. 家庭社会经济狀况问卷
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测量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父母的经济收入三个指标。研究参考任春荣(2010年)的研究,由被试报告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年经济收入总值、父母职业,并依照有关标准对其进行编码。[4]父母受教育程度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专科”“大学或以上”分别赋予1-5的分值;父母去年总收入按照“5万或以下”“5-10万”“10-20万”“20万以上”分别赋值1-4的分值。参照李春玲(2005年)调查研究出的全国81种职业声望得分对被试所填出的父母具体职业进行赋值。[5]以上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经济收入、父母职业三项的总值,构成被试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总值。同时,为了确保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测量的准确度,调查中增加了对家庭财产数(自住产权住房、电视机、电脑、汽车)的测量、对家中藏书量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的赋值一并加入总值。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表明该量表在本研究中信度良好。
(三)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EXCEL 进行录入,用SPSS19.0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1.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总体情况
根据描述统计的结果发现(见表1),医学生在声望地位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保健因素以及自我发展因素上的得分,同时医学生在自我发展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保健因素上的得分。
2. 不同性别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见表2),男生与女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t=0.39,p>0.05)、保健(t=0.58,p>0.05)以及自我发展(t=-1.71,p>0.05)各个因素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3. 获得过奖学金与没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比较
对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在声望地位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t=2.88,p<0.01);但是在保健因素(t=1.52,p>0.05)和自我发展因素(t=0.37,p>0.05)上得分差异不显著。
(二)医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影响
1. 医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在对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各个项目的分数进行标准化之后,对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价值观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见表4),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职业价值观的保健因素呈显著负相关(r=-0.08,p<0.05);与职业价值观的自我发展因素呈显著正相关(r=0.07,p<0.05);与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因素相关不显著(r=0.05,p>0.05)。
2. 医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以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为自变量,以职业价值观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5-7),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职业价值观的声望地位因素回归方程不显著(F=1.96,p>0.05),表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声望地位职业价值观预测作用不显著。但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保健职业价值观具有负向预测作用(F=4.57,p<0.05;t=-2.14,p<0.05);对自我发展职业价值观具有正向预测作用(F=3.97,p<0.05;t=1.99,p<0.01)。
三、讨论
(一)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1. 医学生最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总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医学生最看重声望地位因素、其次为自我发展因素,最不看重保健因素。凌文铨(1999年)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最看重自我发展,其次为保健因素,最不看重声望地位,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1]因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医学生就业流向相对单一,大多数医学生会选择在医院就业,大城市高级别医院便成为医学生的首选,因为医院的级别、声望地位、所处的城市级别决定医学生毕业后获得教育培训的机会、工作平台、薪酬待遇等。正如于丹丹(2013年)对医学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表明,85%以上的医学生选择大城市的好医院或中等城市的好医院就业,与本研究结论一致。[6]
2.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不存在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进行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大多数学者的结论不一致,如聂佳曼(2013年)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得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相较男生更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男生相较女生更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发展因素。[7]究其原因,第一,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依然保有精英教育特点的学科群体,多数选择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都是以高分招生录入的,从医学生的准入过程而言,女医学生多为自信、优秀的女学生,她们追求独立自主、自我成长,勇于理性思考,在观念上缩短了性别上的男女差异。王苑(2006年)调查浙江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时也得出男女生在职业价值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论一致。[8]王苑将原因归结为调查对象都是浙江大学优秀的精英级女生群体,她们对性别差异的观念淡泊。第二,就医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而言,近年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全面推开,意味着后医学教育培训时代的来临,医学本科生所接受的医学教育只是职业的启蒙与开端,首次就业必然以一种低薪、暂定、教育培训的形式存在。既然,就业不稳定是一种常态,追求保健因素可能性甚微,形势的倒逼,让女医学生自动调整职业价值取向,顺应政策与环境的要求。
3. 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更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
对是否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见表3),发现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比没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更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结合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整体情况来看(见表1),医学生最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因素,找到声望地位高的医院就业是大多数医学生的共同愿望。相较于未获得奖学金的医学生而言,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综合素质水平更高,获得奖学金的结果是对他们能力素质的肯定,也是将来获得进入声望地位高的医院的机会的资本。因而,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比没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医学生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可能性更大、自信心更强,他们在职业价值的选择中理所当然更看重大家都觉得好的声望地位高的医院。
(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1. 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低越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越不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
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低越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越不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因其家庭资源所限,获得父母的教育投入有限、经济制约大,在生存安全感上尚未得到全面满足。而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重在工作的稳定性(工作变更与丧失的可能性小)、安全感(福利与保障),恰恰满足了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所以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低的医学生越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
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地位低的医学生并非不愿意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只是在自己目前的客观环境之下,职业价值中的自我发展因素并非是个体最迫切的需求,当务之急必须先满足最迫切的生存、安全、稳定的需求,而后再来探讨个人的自我发展问题。所以,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低的医学生越不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需求。对比以往的相关研究,郭建锋(2005年)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职业选择进行比较,发现贫困生在选择上更倾向于稳定与安全,非贫困生在稳定与安全方面要求较低,与本研究结论一致。[9]
2. 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高越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越不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
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可以得出:
医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越高越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越不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高的医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物质、环境的制约相对较小,父母教育投入多,自我探索充分,个人能力与技能发展也较为全面,自信心较强、安全感好,对于生存、稳定的安全需求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满足,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并非他们的主导需求,个人发展因素才是他们的核心需求。所以,他们更加看重个体在职业中的自我發展与自我实现(符合个人兴趣、能够发挥才能等)——职业价值观中的自我发展因素,更不看重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正如郑洁(2004)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就业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更不愿意选择去稳定安逸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发展,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10]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的就业能力
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的限制,父母的教育投入、经济支持、自我职业探索程度、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他们安全感缺失、获取工作的自信心低,在就业选择上盲目求稳,自我开拓不足。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大一医学生计算机、英语口语考试中,分数低的多数为农村生源的学生。经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并非不努力学习,甚至更加努力,但是由于他们从小接触电脑的机会有限、基础教育中英语老师口语教育水平有限,他们在此两门基础薄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补足。因此,对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而言,高校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让他们建立获取工作的自信心,真正获得安全感。
具体而言,对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医学生,医学院校应进行个体化、全程化就业指导,鼓励他们在学业上获取奖学金、医学实践上多提升临床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上勇当学生干部、通识教育上提高人文修养等,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成长环境的局限,勇于成长,获得就业相关的能力、素质,最终能够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提升安全感,达到人职匹配的高质量的就业结果。
(二)引导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高的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澄清
家庭经济地位高的医学生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就业自信心强,因而在职业选择上更加看重自我发展,选择的可能性更多。但是,恰恰因为有更多选择、更有家庭环境支持,导致他们不急于就业、选择性困难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医学毕业生中,每年都会有一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高的学生,因为暂时没有申请到国外心仪大学的入学资格,选择不工作,在家待业继续申请;由于没有考上国内理想大学的研究生,暂不工作,在家待业考研;手中有几个工作单位的录用通知,但是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选择继续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在每年高校的就业统计中我们发现,那些暂时不找工作、继续等待更好工作的医学毕业生往往都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高的学生,他们可以依赖自己的家庭,不急于求职谋生。对于此类医学生,高校要了解他们的具体的就业价值,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职业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与方法由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于1966年提出,此种价值澄清并非简单灌输所谓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澄清自身的价值观,最终达到理性选择。对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高的医学生延迟就业情况进行职业价值澄清的步骤如下:做出初步假设(延迟就业好不好)——此种选择的原因(好,可以找到更加符合个人发展的工作,避免仓促决定;不好,暂时没有自己独立谋生能力,需要依靠家里资助)——呈现好与坏两种价值判断的所有选择依据(好:更好就业机会的可能性、避免为了就业而将就,将来后悔等;不好:暂无独立谋生能力、在未就业的时间段内,失去在工作中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等)——重新选择(全面了解、理性分析之后,如果认可延迟就业的方式,必须接受它不好的一面;不认可延迟就业的方式,必须放弃它好的一面。突破二元思维的局限,世界并非由对与错、黑与白的绝对化、对立的信念构成)——确认选择(相对稳定的践行选择)。
最后,基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因素,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考量是一个“实然”的角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引导,让学生对“实然”有一些理性的超越,终而飞跃至“应然”的状态,不被“实然”的职业价值观所捆绑,实现个人成长与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凌文铨.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3):342-348.
[2]Schulenberg. J, Vondracek. F, Crouter.A.C.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1984,46(1):129-143.
[3]Portes.A,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1-24.
[4]任春榮.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的测量技术[J].教育学报,2010,6(5):77-82.
[5]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74-132.
[6]于丹丹.医学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11-13.
[7]聂佳曼.医学生学业压力、职业价值观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12-14.
[8]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82-83.
[9]郭建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8):76-78.
[10]郑洁.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