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亨微
摘 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能。思政理论课教师获得感表现为归属情感、认同情感、尊严情感、荣誉情感及其价值追求。文章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从人的价值角度,阐述教师获得感通过教师自我成长、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肯定、受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成为社会有用的人)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5-0152-05
Abstract: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y are the backbo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bear important educational functions. The teachers' sense of g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expressed as belonging emotion, identity emotion, dignity emotion, honor emotion and value pursuit.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human nee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value,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eachers' sense of gai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the evaluation and affirmation of teachers by the state and society, 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ed objects (becoming useful people in society).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ense of gain; teacher
新時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重要论述的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从2020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可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感培育,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终极追求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获得感事关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和课程有知有味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职能
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做到“八个相统一。”①从上述重要讲话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中的重要作用、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地位,思政课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立德树人、实现“培养人”任务的决定因素。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肩负使命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主要传播者,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导师,也是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队伍,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导师和引路人。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于教师获得感的提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喜于肩负起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重任,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指向作用
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直接辐射思政课质量和获得感,衡量课程获得感的根本标准是双重的,主要包括学生的获得感和老师的获得感,两者共同构成了思政课获得感,其中教师获得感是学生产生获得感的前提因素,对于思政课学生获得感起重要影响,教师获得感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成功的课堂成就教师产生满满的获得感。有高质量获得感的教师,会对教育教学,对其授课的对象产生更多的关心关爱,促进教师更加全身心的投入热爱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也更能有效的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相反,假如一位少有或没有获得感的教师,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也很难真正履行教育职责,学生的获得感的获得与增强也无从谈起。方向犹如灯塔,好比航标,思政课教师就是这灯塔这航标,没有引领航向的航标和灯塔,思政课教育就会陷入泥潭,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更谈不上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二、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内容
思政课要达到预定的目标,需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主导、是方向,教师在思政课堂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教师的获得感呢?
(一)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内在逻辑
从内容上,教师获得感是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相对于学生获得感而言,是主导、是检验是否有获得感的关键有效因素。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是指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体验,如:思政课堂学生积极主动的正向回应、师生课堂的默契活动等等。教师获得感核心内容包括作为教育者的“被需要感”、教育事业的“认同感”、教育过程的“互动感”和教育结果的“成就感”四个层面②。
从层次上,思政课教师获得感是一个递进式层层推进的有机体系,如图1所示,包含知识论层面,价值观层面,方法论层面。知识论层面是基础,价值观层面是中心,方法论层面是关键,三者联系紧密、依次递进。知识论层面指客观和确定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的知识情感获得;价值观层面指具有即时与延时并存的互动体验而产生的情感获得;方法论层面指基于师生主体需求驱动、挖掘教育潜在功能、坚持问题意识导向,输出直接、现实的教育,具有隐蔽和滞后的情感获得。
从质量上看,思政课教师获得感高低是主客观相互作用发展的过程。一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重因素,即需要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校生给予的评价。二是国家社会给予的肯定与反馈,正向反馈越高,教师的获得感越高,反之,负向反馈越高,教师的获得感越低,甚至等于零。
(二)思政理论课教师获得感具体表现
思政课教师获得感,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揭示了教师和教育事业的依存关系,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归属、认同、尊严、升华和自我价值、国家社会肯定价值、学生成长成才价值的追求。
1. 情感归属和价值追求
教师对教育事业神圣价值和意义的归属,即人们对自身选择的事业的价值与意义的主观认同和证明后的自我感受,具体表现为,一是教书,即深爱教育事业,强烈的教育情怀等等,二是育人,即热爱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等等。如曲建武教授,事业从高校辅导员到省教育厅副厅长,再到高校辅导员的经历,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深爱,真正的归属情感来自于“爱”。感悟教育的真谛,即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爱是教书育人永恒的主题。热爱每一个教育的学生,守护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像守护自己的子女一样,视每一个孩子为己出,仁者爱人。思政课的重要性,体现了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价值,决定了每一个思政课教师上好课,用爱为主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内容的价值体系为主线,窜起学生心灵的真善美、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2. 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具体表现为:教师政治价值观、教师教学理念等,要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历史的必然、是科学真理,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懂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认同思政课教师使命,教师引领学生走进马克思主义,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塑造,能担当民族复兴责任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政课的目标和教师自我价值追求——师生思想情感交互和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3. 情感尊严和价值追求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每个人都需要人格尊严受到尊重,教师也不例外,“尊师重教”思想自古以来植根于中华大地,在这种思想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对尊重感的需求更加有高度。它具体指学生、社会、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重视和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重视和尊重。
4. 情感升华和价值追求
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它是用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堆云,是人类科学文明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都是教师教育教学极高的价值评价,所以,教师获得情感具有极高的荣誉感,成就感为基础的自我评价的实践体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和政府办好事,思政课的关键依靠教师传递国家意志和立德育人,依靠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当教师一次次实现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他/她的荣誉感也就得到了实现,所以选择思政教师这一事业,其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荣誉,是教师情感升华。
三、着力抓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实现途径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教师的获得感,体现了自我能力(价值)层面获得感、社会价值层面的获得感和学生成长成才价值实现赋予的教师获得感,指教师自我成长,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肯定,受教育对象的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一)推动思政课教师自我能力实现与创新
1. 思政课教师的自我价值与自我能力关系
自我价值指教师的职业活动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是相对应的,二者是正向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讲,思政课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自我能力的提升,核心指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能力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能力。
2. 思政课教师的自我能力与获得感培育
依据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角度,它主要的能力包括思政课课堂教学能力,为第一位;学术研究能力,为第二位。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获得感
首先,以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为训练载体推动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課堂教学过程展示的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获得感,在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应该扮演一名出色的、追求卓越的管理者。课堂管理和其他组织的管理一样,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尽可能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和师生的获得感,这需教师有效的管理、科学的设立奖惩分明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团结向上、紧张活泼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一个缺乏有效管理的课堂、一个无纪律混乱的课堂,将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更无法达到师生获得感的高效实现。具备管理课堂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所要具备的,具备高超管理课堂的能力是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所要具备的,也是实现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完美载体之一。
其次,以教学研判能力为训练载体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教师教学研判能力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研究判断能力,包括凭借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生源身心发展特点等内容,即采用正确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能力,主要体现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能力、处理教学常规能力、学习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通过这些能力的提升使教师能够竭尽所能的激发学生热学善学,培养学生知识的接收能力,给予教师的教育教学更多更积极信息反馈,提升教师获得感,也是实现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完美载体之二。
再次,以教学操作能力为训练载体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教学操作能力指课堂教学能力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展示出的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熟练使用先进教学工具能力等。教师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实践经验的有意识积累,其它能力更是如此,富有魅力的思政课堂,往往需要教学优秀操作能力,不仅使教育教学高效,师生获得感更是丰富且有深度。
最后,以教学创新能力训练为载体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教学创新能力即“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核心在于自我能力的增加,其主要目的为不断教学创新,实现有效思政课教育教学,持之以恒地研究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精准把脉教育教学规律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是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必备的。视它们与专业性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真正做到:“知其所需、给其所要”。在供求平衡中满足提高师生获得感。
(2)思政课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与获得感
学术研究能力包括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性学术研究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而言,基础不牢的基础指教学研究能力。大学思政课教师要集合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身,“教师即研究者”是教育者切身体会,如果大学思政课教师将教学与研究割裂、忽视做教育教学研究,那么,教师不仅仅无法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连课堂教学工作都难以很好胜任,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更不能实现或提升。
(二)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获得感保障建设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告知我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思政课教师在追求自我价值同时,期盼社会价值的实现。
1. 国家社会用物质价值肯定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感
在新时期,国家层面对思政课教师在待遇上、在教学办公上、在奖励基金上均作出相应规定。在待遇上,专职思政课教师待遇增速或水平高于其他专业教师,给予高校思政课教师高岗位津贴;在教学办公上,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创造条件良好或优于其他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便利条件、办公空间、硬件设备和图书资料;设立专门的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科研组织,并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管理人员。在奖励基金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以设立奖励基金、专项科研物质奖励等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对通过考核及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以上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各级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和各高校将政策的真正落地,开花结果。
2. 国家社会精神价值肯定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获得感
树典型表先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形成培养、推荐、表彰思政课教师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思政教师获奖比例和金额,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大力保障优秀教师获奖的力度。
设立完善奖惩制度,让思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优秀队伍,所谓“高资高薪”。在高校设立思政课教师的专项考核,健全退出机制,尤其要求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有高度政治性,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论素养、教学水平达到教师标准或更高,否则将实行退出机制处理。
(三)努力形成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实现的核心
“桃李芬芳”这是促进思政课教师实现获得感最有效途径,教师最大的奉献是学生成长成才后服务社会价值实现或为社会培育无数人才,这也是教师获得感实现的核心。
1. 教学相长,促学生成长成才,成教师获得感芬芳
教师营造精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知识雨露的长期滋养,促学生成长成才,成教师获得感芬芳,这或许是教学相长理论的核心表达。《礼记·学记》有言:教学相长也。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这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获得感实现的核心途径,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学生更加投入的学习、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更加认同课堂、乐学好学擅学,给老师带来深深的成就感。此处表明多层深意,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获得感,实质上就是关心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二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品、教育思想,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增效,关心学生所关注的内容,选取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切内容作为教学依据,科学研判学生需求;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教学科研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
2. 立德树人,培学生优秀走社会,育教师获得感满天下
立足21世纪智能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忘初心和使命,牢记立德树人的任务。具体表现:守好“心”, 就是牢记初心和付出真心,需要思政课教师永葆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之心,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学会品尝缤纷果园里的硕果,砥砺前行,牢记重托,用坚持不懈之精神,下努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之决心。上好“课”,守好三尺讲台,灵动课堂,不断学习,潜心研究,争当勇立潮头的领路人,帮助学生专业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努力和奉献,为教育尽力。带好“人”,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不变耕耘之脚步,尽力滋润教育热土,浇灌缕缕芬芳。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人是社会主宰,一直以来,社会给予教师非常高的社会价值要求,如,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未来。因此,需思政课教师守初心,培育一代代优秀学生步入社会大舞台,呈现一台台美丽的剧目,当教师桃李满天下之时,是教师收获满满获得感的季节,也是教师获得感的巅峰时刻。
综上所述,教师获得感途径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有教师自我成长的自我价值实现,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肯定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受教育对象的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的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体现在每一次荣誉的取得,学习的进步,理论知识的丰富,教书育人经验的丰富,阅历的增长,每一次职称的晋升,科研水平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带来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成长是他/她最幸福的获得感,课堂上,有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期盼着教师知识的雨露浇灌;一个个急于解决的问题,呈现教师面前,期盼着教师的锦囊妙计;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大树,服务社会国家的不同岗位,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发挥聪明才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最终需要国家、社会的评价与肯定,当社会对教师的付出给予需要的回应,给予赞美和肯定,教师获得感也实现了。
注释:
①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②张业振.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6):67-71.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6):28-32.
[6]李虹.高校思政课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挑战的思考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