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化振,赵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由于其便捷性、实惠性和新颖性的特点逐渐代替传统购物成为了主流。大学生更是成为网购主力军,网络购物的便捷性和成瘾性使得许多大学生成为“购物狂”,甚至出现了很多强迫性购物行为。网络强迫性购物,又称网购成瘾,是以难以制止的购买冲动、无法遏制的购买行为以及不顾各种负面影响,仍不断进行过度购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网上购物行为[1]。以往研究发现,这种成瘾性的购物行为会使个体更加焦虑、抑郁、紧张,降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甚至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家庭危机[2]。因此,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探究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的形成机制就极具有现实意义。
纵览以往研究,发现影响网络强迫性购物的因素大都集中在个体心理(如物质主义、低自尊、心理压力、负面情绪等)与外在环境(如打折促销、网购吸引力等)这两方面[3]。而对于同伴互动对其网购成瘾行为的影响则探究较少。生态风险理论指出,人类的成瘾行为会受到老师、亲人及同伴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同群效应的作用下,人们更加喜欢与自己相类似的人成为朋友[4],而在这样一种同质性的互动群体中,不管人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是避免不了与身边同伴进行社会比较。根据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往往基于一种客观的、近乎绝对性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能力和潜能,从而激发自身行为动机,一旦个体缺乏这种客观的标准或者意识不到这种标准的存在,就很有可能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进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特别是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对于客观现实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见解还不够深刻,对自己也很难有准确的定位,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别容易受到他人尤其是亲近同伴的影响。比如,卢长宝等人就发现,社会比较能够更好地使个体感知到自己在同伴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更强烈的消费欲望[5]。贾彦忠则发现,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社会比较的消费者常常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劣势感知,使其产生更高的物质欲望,从而导致其出现更高的消费倾向[6]。同样,付晓燕也认为中国年轻人网购成瘾的发生机制之一就是缘于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7]。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消费者网购成瘾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基于与他人的相互比较。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社会比较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强迫性购物。
此外,社会比较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早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不管是上行比较(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平行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与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都有可能使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相对剥夺感,即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而感知到的一种以不公平、愤怒及不满等负性情绪为特征的主观心理状态[8]。根据相对剥夺感理论,个体在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衡量其社会地位和处境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到一种被剥夺的情绪体验,进而对其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带来损害[9]。譬如,Sharma和Alter的研究就发现,当消费者在经济上体验到相对剥夺感后会追求更加贵重的产品,以显示自身价值[10]。Garg和Lerne的研究也发现,相对剥夺感较高的消费者很有可能会连续不断地进行购物,通过购买更多的产品来弥补内心的失衡[11]。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游戏成瘾[12]。而网购成瘾作为一种成瘾行为,与网络游戏成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网络游戏为处于劣势的个体提供一种逃避现实,获得暂时性地位提升的可能性,而网络购物也可以让个体在短时间内获得满足感,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也就是说,网购成瘾可能跟网络游戏成瘾一样, 也是一种可以帮助个体短暂逃避现实的线上偏差行为。因此,我们认为,相对剥夺感可能也会影响网络强迫性购物,鉴于社会比较亦是影响个体相对剥夺感的核心机制。由此,本研究假设: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故此,本研究便以在校本科大学生为参照群体,探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以及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决大学生网购成瘾现象提供一定的思路,亦可作为重要资料以供后来学者研究。
整群随机抽取安徽、山东等地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00份,剔除一致性作答和漏答的问卷后,共得到54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1.0%。其中男生171人,女生375人;大一96人、大二116人、大三210人、大四124人。
1.社会比较量表
采用Chan开发的单维社会比较量表[13],共 2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 “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予1~6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社会比较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2.相对剥夺感量表
采用callan等人编制的相对剥夺感量表[14],共有5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从 “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予1~6分,总分越高表示个体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就越强烈。考虑到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影响,删除其中两项反向积分题,该做法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支持,且广泛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在本研究中,删减后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
3.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
采用Dittmar开发的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15],共11个条目,采用 Likert 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予1~5分,得分越高个体的网络强迫性购物行为越强。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8。
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录入,并且采用Spss25.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来审视大学生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上的得分情况以及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t检验和F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大学生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分别对网络强迫性购物的预测效应;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中介作用。
共同方法偏差一般都通过程序控制和统计控制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在程序控制上,本研究通过匿名方法进行问卷发放与调查,并向被试承诺所得数据仅供科学研究之用,而且在量表选取过程中对具有反向计分的量表题目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在统计控制上,通过 Harman 单因子检验方法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结果发现, 在未旋转的情况下共提取出6个主成分,其中最大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变异19.67%,小于40%的临界值, 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对大学生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上的得分情况及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网络强迫性购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如表1 所示,所调查大学生群体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上的得分均较低,均低于临界中值。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有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社会比较与相对剥夺感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5以上。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 0.01)。各年级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上的得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通过事后比较发现,大学生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的得分四个年级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均值大小,其得分从高到低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
表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比较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技术检验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见表3),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均对网络强迫性购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 0.01)。
表3 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及网络强迫性购物的预测作用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确认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Amos21.0软件来分析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中介效应。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首先,对大学生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的直接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直接效应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良好(χ2=190.10,χ2/df=2.97,RMSEA=0.06,CFI=0.95,NFI=0.93,IFI=0.95,TLI=0.94),大学生社会比较对网络强迫性购物的直接效应路径系数β为0.54,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然后在社会比较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加入中介变量相对剥夺感(见图1),结果显示,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χ2=235.50,χ2/df=2.71,RMSEA=0.06,CFI=0.95,NFI=0.92,IFI=0.95,TLI=0.94)。其中,社会比较与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路径系数β分别为0.71和0.41,且均已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但加入中介变量后,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路径系数β由原来的0.54降低为0.24(p<0.01)。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可以看到,相对剥夺感部分中介了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关系。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91%(0.71×0.41/0.54)。
图1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对于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上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如下讨论分析:
研究发现,相比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容易有较高的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及网络强迫性购物倾向。对于社会比较、网络强迫性购物在性别上的差异,这得到了前人研究的支持。如石庆新等人针对湖北、河南两地高校大学生的研究就证实,女大学生网购成瘾的程度要高于男大学生,女性拥有更多的过度消费行为以及体验到更多的购物快感[16]。Nesi和 Prinstein的研究也发现,女性在社交网站中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比较倾向,更喜欢在网络中向同伴炫耀自己美妙的身材[17]。究其原因,这可能与不同的性别角色偏见有关,其中,女性对于自己的身材和面貌特别关注,尤其会自发地与较为美貌的同伴进行比较,更容易产生妒忌心理,这就可能导致女性通过不断的购物来提升自身形象,从而肯定自己。此外,当今女性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甚至已经高于男性,这就导致女性很容易将网购和消费当成一种补偿的方式,特别是女性在网购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愉悦感,更是缓解了女性情感上的压力;而男性则更加注重各种社会资源的获取,对于其他无关的事物往往也是敷衍了之,尤其在购物行为中,男性总是希望花费最少的时间将其解决。基于此,女性拥有更高的社会比较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关于男女在相对剥夺感上的差异,却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即与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则感知到更强的相对剥夺感[18]。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不同的取样地区以及时间跨度有关。
研究还发现,大四学生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上得分均高于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即大四学生更容易进行比较,感知到更多的被剥夺感,出现更多的网购成瘾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就业和生活上的压力,更加注重所谓的硬性指标,也就会更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比较,而当他人在经济上比自己有优势时,则更容易感受到一种劣势感,期望借助于购买商品来补偿自己,获得暂时的满足;而大三及以下年级学生,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即使体验到经济上的劣势感,也会认为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对于金钱的观念还没那么看重,故而上述的种种行为及情绪也很少出现。
研究发现,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且社会比较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物。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19]。原因如下:首先,补偿性消费理论指出,由于个体某些心理需求的缺失(如得不到他人尊重和认可),会导致个体通过不断的消费来补偿自己。而社会比较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被看作是心理缺失和受到威胁的重要来源,为了应对这种心理威胁,维持自身形象,人们总是希望通过购买某些昂贵的物品来进行自我补偿,借此来提高自身认同和自我价值,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及支持[20]。
其次,人们在生活中总是想努力保持一种比别人优越的心理体验,然而,当个体在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后,不仅很容易感受到嫉妒、自卑、抑郁等一系列消极的情感体验,同样,更是激发了个体想要超过别人的行为动机反应。而现代社会消费主义领域强调,追求财富和物质成为应对不良情绪的主要方式之一[6]。因此,在缓解社会比较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动机的驱动下,个体往往通过追求更多的物质和不断消费来缓解心理上的不适。
最后,自古以来,人们特别讲面子,好面子,怕丢面子,尤其是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更是会为了面子购买一些奢侈品或者进行炫耀性消费,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满足自身特定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攀比、爱炫耀的心理,当身边他人购买某种商品后,无论该商品是否超出自己的购买能力范围,都会追随购买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消费观,抵制盲目的攀比,从而抑制这种成瘾性的购物行为。
此外,研究还发现,相对剥夺感与网络强迫性购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对剥夺感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物。虽然没有研究直接证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从与强迫性购买相似的概念冲动性购买上来看,有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与冲动性购买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21]。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高相对剥夺感的人由于更容易感知到自身处于劣势水平,进而产生愤怒、不公平与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在这种不公平的感知下,个体更加倾向于追求即时回报和满足,即他们更可能关注于那些比较容易能够得到的东西[14],这就很可能对强迫性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有逃避消极情绪的本能,尤其是在与同伴互动中所感知到的不如他人的心理劣势感,更是迫使个体通过各种行为和认知上的努力来寻求更为有效的防御机制。而网络购物过程中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则可以帮助个体逃避与现实他人的交流,并体验着短暂的积极情绪。因此,当大学生在生活体验到剥夺感时,网购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逃避现实的有效手段。
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比较会通过增加个体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影响其网络强迫性购物行为。这一结论支持了理性情绪疗法模型,即消极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不是由于某一刺激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个体对于这一事件所产生的不良信念所导致的。这意味着,社会比较本身只是引起强迫性购物行为的间接原因,主要的原因则是由于比较后所产生的劣势感知,导致个体会通过不断地、反复地购物来补偿自己。另外,纵观以往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对个体成瘾行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赌博成瘾、游戏成瘾及社交网站成瘾等方面,对于其在消费领域中的成瘾行为却鲜有研究,而本文所得之结果则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上的支撑。故此,在大学生网购成瘾现象盛行的今天,如何通过降低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来抑制其网络强迫性购物行为应当成为学校和社会加以重视的一项工作。如前所述,社会比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相对剥夺感则是一种主观感知,也就是说,与客观事物很难改变的特征相比,主观上的感知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改善的。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学校应该在营造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保证各种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分配公平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培养科学的消费理念,使其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物质比较转移到学习成绩的适当竞争上去。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走访宿舍、开展班级座谈会、心理访谈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进行反馈,发掘出学生自身的优点,鼓励学生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让学生觉得始终有个依靠在身边,从而避免学生由于生活上不如别人而产生的剥夺体验。最后,大学生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给自己以准确的定位,正确地看待与其他同学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上的差距,选择合适的比较群体,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接受,即用我们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来保持自身的积极体验,从而避免这种成瘾性的消费行为。
本研究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女大学生在社会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网络强迫性购物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大四学生在这三个变量的上得分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2)社会比较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物,相对剥夺感也正向预测网络强迫性购物。(3)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与网络强迫性购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