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龙忠,张柯刚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临泽 734200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瓜果、蔬菜等高效节水农业成为当前农村新的增收点,昔日“大水漫灌”的局面正逐步被科技化、集约化的高效节水灌溉形式所替代,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也都积极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农村水利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自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以来,各地不断加大治理保护力度,农村水生态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分产业逐渐向农村靠拢,导致农村河湖的污染物大量增长,也使水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饮水安全是基础。保障饮水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水污染现已成为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点。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供水工程建于群众居住区,生活生产和养殖业产生的污水,成为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源头。
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乱采、乱挖现象依然存在,对水利工程造成了很大影响。
防汛抗旱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山洪的治理与乡村振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地方的河流防洪标准低,缺乏有效的控制性工程,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应对强降雨。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非常严重,农村供水保障程度不高,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标准较低。水质不达标准的情况十分普遍,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水质高氟、高砷、苦咸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一些地方水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水环境较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加剧,一些山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水功能区达标率不高。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水资源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以部门为主的管理格局仍未破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还处在探索试验阶段。“最严格”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把水资源管理上升到与土地、空气一样的高度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农田水利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补短板、夯基础、强后劲的根本举措。要采取“新建改造并举、大中小型兼顾、政府市场两手发力”的原则,全面推动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如期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同步建设田间工程和用水计量设施,加快实施灌区现代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冬春水利兴修,逐步完善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排结合、管理现代高效的农田水利网络。
当前,全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作为先进的灌溉手段,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方式必须适时跟进。要创造有利于市场自我调节、资源合理配置、资金优化组合的农业高效节水实施政策环境,激发农业节水的内生动力,促进“要我节水”变为“我要节水”,形成农业节水的合力。
要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加快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扎实开展河湖岸线划界确权登记,依法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建立范围清晰、权属明晰、责任落实的河道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擅自取水排污、偷采盗采砂石、倾倒废弃物等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影响水环境的各种隐患,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整合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采取已建成水厂净化消毒设施配套、村社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延伸改造、相邻水厂联网供水等方式,巩固提升一批饮水安全工程。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从源头上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加强水量水质在线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对农村供水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职能,努力提高农村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
水利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构成要素,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基础保障。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水利基础支撑。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原则,以农村水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达标提质,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