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提升新工科食品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2020-12-21 09:27陈洪彬郭凤仙郑宗平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工科福建省应用型

陈洪彬,林 娈,郭凤仙,郑宗平

(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形成了“复旦共识”[1]。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探讨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天大行动”[2]。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深入研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新机遇、聚焦国家新需求、谋划工程教育新发展的“北京指南”,审议通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3]。“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并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创新决胜未来,为了迎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4],也是新工科食品类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涉及食品问题分析、工艺设计、产品研发、设备操作等多方面能力,不仅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潜力体现,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学科竞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观察、分析和思考,通过协作形成团队精神,培养创新人格,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工科学科发展的重要需求。对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单介绍食品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型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以期为应用型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

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从原来的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转变而来,从理学转为工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匮乏,学科竞赛积极性不足,实习实践流于形式。为满足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响应新工科发展的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专业取得长足发展,于2016年被列入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及硕士学位培育学科建设,2018年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核心组建的“海洋与食品产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专业群”列入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019年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依托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协会,先后承办了第一届“晋江紫菜杯”和第二届“瑞芳杯”福建省大学生海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参与学生人数不断攀升。2016年以来,学生参与“全国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等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竞赛,目前已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相长”的培养理念,以学生创意实践为主体,以专业教师为指导,充分尊重冠名企业意见的学科竞赛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 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举措探索

近年来,在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指导思想指引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随之向应用型专业转变,加之近3年来开始实施新工科教育计划,顺应教育发展新形式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探讨学院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所采取的举措。

2.1 依托学科竞赛,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院是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与盼盼食品集团、安记食品等泉州地区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参与海产品加工与创意等赛事。以福建省海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为例,该大赛以创新创意为衡量尺度,与泉州地区海产品加工相关的食品企业需求对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地方食品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新理念,培养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实现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

最近几年,食品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意大赛的人数不断攀升,获奖等级和数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例如,专业学生这几年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都获得较好的成绩,2016年首次参加“回头客杯”获得成绩二等奖2项,2017年参加“素天下杯”获得成绩一等奖1项,2018年参加“沙县小吃杯”获得一等奖1项。另外,参加2018年“全国第八届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第2名,共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2019年“全国第八届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等成绩。2019年,学院与福建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协会、晋江紫菜协会等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海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以“紫菜”为主题,将紫菜相关新产品研发、营养搭配、营销模式等问题以集思广益的方式作为大赛的切入点,比赛成果聚集学校科研实验资源、导师智慧、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为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思路。

2.2 引入竞赛文化,实现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根据水平不同,引入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等不同级别的创新实践和创意大赛,通过将竞赛普及化、常规化,让竞赛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创新意识、工程实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思维里,打造“赛事常规化”的教学环境。引入竞赛学分制和奖励机制,学生参与竞赛成绩可以申请创新学分,用来换取相应的选修课学分、奖金、奖状及各类荣誉评选资格,相较于常规选修课,这种考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的“实战”课程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取而代之的。同时,在常规教学中,弹性地引入竞赛相关内容,根据竞赛的规则和需求,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开设“食品新产品与技术开发(Capstone)”课程及辅导班。针对竞赛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完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教学。

2.3 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

食品专业是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实践类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转换为生产与社会价值的能力。加强工科专业实践类教学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及比例,开设认知实训、校内实训、企业实训等实践课程,采取与企业横向合作课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在实验室里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专业学生的毕业课题要求能够拿出相应的产品、实物,而不单单是一篇论文,或者以作品形式代替毕业论文。同时,邀请企业界的高管、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学生毕业作品的评审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学生作品中获取灵感,助力企业的发展,而学生的作品也成了学生向企业介绍自己的“金名片”,二者相得益彰,互惠共利。

2.4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政企校联合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目前,学生毕业论文的课题往往取自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的科研项目则来自政府或企业。而海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的选题正来源于企业所急需攻克的难题,举办大学生海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既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又是企业验收成果的平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通过参加竞赛,既获得了奖励与肯定,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指导教师的科研成果,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项竞赛中来,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多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形成“政企联合助推人才培养,学校成果产出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2.5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科研和创新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科竞赛作为其体现形式,类似一个小项目的实现过程。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需要进行文献查阅、实践操作、文字表达与理解、数据处理与分析、口头表达、团队交流协作等,这些也是应用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立题、文献查阅、参赛项目书撰写、产品加工制作、参赛评选、汇报答辩等一系列流程,参赛学生在创新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表达等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对比发现,有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在随后的毕业论文工作上会比没有参赛经历的学生更得心应手。

2.6 以学科竞赛为指引,培养学生良好科研和创新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然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这方面往往被忽视。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综合体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极其重要。经常参与竞赛的学生,往往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方法。另外,竞赛不但要有结果,还非常重过程,既要求有分析问题、实验设计能力,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实验的好奇心、不辞辛苦优化和完成实验毅力、记录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优良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将大有裨益。

3 结语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具备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作为应用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解决教学主体地位倒置、协同能力培养不足和实践模式单一等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福建省应用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