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

2020-12-21 01:20王兴军侯蕾厉广辉赵传志赵术珍夏晗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芦笋

王兴军,侯蕾,厉广辉,赵传志,赵术珍,夏晗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

盐渍土是一系列受盐碱作用的各种盐土、碱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土壤的统称。由不同类型的盐土、碱土、盐化土、碱化土构成的土地,都属于盐碱地[1]。盐碱地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水文地质、生物积盐作用密切相关[1-3]。盐碱地遍布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近10亿公顷。我国盐碱地面积近1亿公顷,约占世界盐碱地面积的十分之一[4,5],是盐碱地分布广、面积较大的国家。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的近20个省区,包括东北部沿海的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内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黄河中上游干旱半漠境盐渍区、甘肃新疆漠境盐渍区以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1]。最近的调查显示,山东省盐碱地分布在11个地市40个县,总面积约为60万公顷[6]。

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概况

黄河三角洲位于东经 117°31′~119°18′和北纬 36°55′~38°16′之间,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在 15 m之下,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三角洲内分布着砂、粘不同的土体结构和盐化程度不一的各类盐渍土。黄河三角洲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冬季天气干冷。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 -23.3℃;年平均降水量530~630 mm,集中在夏季;年平均蒸发量为750~2 400 mm,远远高于年降水量,加之长期的海水浸润,为该地区盐碱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7]。这些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造就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殊的生态系统。

国家为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于1992年建立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改道后的黄河故道入海口。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现有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277种。碱蓬、柽柳、芦苇、野大豆和罗布麻在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

黄河三角洲地区包括东营、滨州、潍坊、德州、淄博和烟台6个地市的19个县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占黄河三角洲绝大部分,其土壤划分为5个类型,即潮土、盐土、褐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潮土面积37.5万公顷,盐土面积43万公顷,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44.5%和50.9%。除南部外,其余地区均有盐土分布,分布区域潜水位多在1~2 m,矿化度10~30 g/L,个别区域能达 100 g/L以上。盐土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对植物生长有强烈的抑制或毒害作用。褐土面积仅2.9万公顷,水稻土面积4 000公顷,砂姜黑土面积6 300公顷,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3.44%、0.47%和0.75%。这些土壤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为该地区的盐碱地利用和改良提供了一个基本遵循。

2 黄河三角洲传统盐碱地改良效果和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盐碱地治理、改良和利用工作,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探索了各种方式,形成了盐碱地治理改良的一些基本原则。利用水利治理和改良盐碱地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模式,修建水库、沟渠,进行自流灌溉淡水压盐碱是最简单有效的改良利用盐碱地方法。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治理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8]。但实践证明,简单的水利设施和灌溉措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使盐碱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下面对几项比较典型的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方法分别进行介绍,以了解其改良盐碱地的原理、优势和缺陷。

2.1 修建台田模式

利用工程方法将A区域的土壤挖出,铺放到B区域的土地上,以抬高B区域的高度,使B区域形成高于其他地方的台田,而A区域成为低于原来地面的浅池或排水深沟。台田的高度比原来地面高出1~2 m不等,台田表面离地下水的距离加大,减缓了地下水因蒸发而上升导致的表面盐度升高,同时灌溉或雨水冲洗将台田耕作层中的盐分排到排水沟或浅池中。多项研究表明,这种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内台田耕作层的盐碱度,使得台田部分能够适合多种作物生长[9]。而在水池中可以根据情况开展养殖,或者仅作为排盐排碱的通道。这种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工程量巨大,耗费大、成本高;二是鉴于台田和浅池或排碱沟的功能,一片台田的宽度不可能特别大,这会影响后期种植的机械化应用;三是由于排碱沟的存在,可耕种面积大幅减少;四是台田经长期种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浅池中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量增多,利用浅池养殖的价值越来越小,最后可能只用于排盐排碱。

2.2 淡水泡田压盐碱法

将田地用土围起,并在田地周围挖排水渠,排水与进水要分开,将水注入地块,水面完全将地面覆盖,浸泡两天左右,将水排出,连续三次,然后晾干土壤进行耕种,或者再移来一些非盐碱客土进一步改良。这种改良方法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即大面积泡田需要耗费大量的淡水资源,这在很多盐碱地分布区很难做到,因为这些地区一般干旱缺水。

2.3 井灌井排法

地下水位浅,随着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这是盐碱地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地下水位将会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在盐碱地打机井,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机井周围盐碱地的灌溉,不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而且有效淋洗了土壤表面的盐分。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地下水用于灌溉,降低了地下水位,减缓因地面蒸发引起的返盐过程。地下水位下降也为汛期更多地表水渗入地下提供了条件,对汛期排涝也有一定的作用。井灌井排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盐碱地改良中被广泛应用,在很多地方起到显著效果。如1966—1969年中国科学院在河南封丘的6 000公顷试验地,打机井近400眼,用于抽水灌溉,试验田范围内地下水位可以下降3 m,盐碱地治理效果非常显著[10]。

2.4 暗管排盐法

暗管排盐技术是在盐碱地土壤中埋藏带有小孔的渗排管,管道埋深一般是地表以下1~2 m。其工作原理是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通过灌溉和雨水对暗管以上的含盐土层进行冲洗脱盐,盐分通过暗管排出,加速脱盐过程,同时把地下水位控制在某一适宜的深度,防止土壤向上返盐。在一些大型绿地中渗管排盐是土壤改良的常用方法之一[11-13]。暗管排盐技术首先在荷兰的盐碱地治理中取得成功,随后在美国、丹麦、以色列等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14,15]。暗管排盐同样存在投入大的问题,大面积改良可行性较低。而且,随着暗管埋入地下的时间延长,暗管被堵塞的几率增大,排盐效果会逐渐降低。

2.5 农业生物法

农业改良模式包括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植树造林、刮除盐土等方式。其局限性非常明显,如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这只适合于轻度盐碱地;合理耕作同样只适用于轻度盐碱地的利用,对于重度盐碱地,无论如何耕作,都难以达到脱盐利用的效果;刮除盐土,指的是在春秋返盐季节将土壤表层盐碱度重的土壤铲除移出耕地,这更是费工费力,效果甚微。

2.6 化学法

根据盐碱地中盐离子特点使用化学改良剂对盐碱度进行改良。改良剂主要是石膏、钙质化肥和腐殖酸等。石膏能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如果石膏和腐殖酸一起使用,可使得土壤盐分和pH值都明显降低[16]。国内已经开发出多种土壤改良剂,用于盐碱地改良[17]。这种改良模式必须针对盐碱地的不同特点进行精准调控,需要丰富的经验或对改良土地的准确了解,否则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另外,田间大规模使用这些改良物质,盐碱地利用成本会大幅度升高。

3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利用新模式

盐碱地传统利用模式的理念是通过各种方式将盐碱地的盐碱程度降低,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使得传统作物可以在改良的土壤中生长。由于传统作物一般抗盐碱能力较低,种植过程中土壤一旦出现返盐返碱现象,作物就会受到伤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绝收。传统的盐碱地利用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投入大、效果不稳定,是一种可持续性较低的利用模式。突破盐碱地治理传统模式、发展盐碱地生态适应型特色农业,在保持盐碱地原有生态基础上,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是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盐碱地利用的探索中提出的“盐碱农业”[18,19],与本文要讨论的盐碱地生态高效利用是类似的概念。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其生态保护本身就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任务。

传统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很低,无法直接种植到盐碱地上。在盐碱程度较高的土地上开展种植需要合适的抗盐碱植物。一是挖掘筛选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经济价值的特色耐盐植物并进行改良驯化,如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特色中草药资源的挖掘利用;二是引进具有经济价值的耐盐碱植物,在黄河三角洲进行试种和改良,丰富该地区的抗盐碱植物资源。在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盐碱地特色作物种植,形成盐碱地生态高效利用的农业新模式。

3.1 盐碱地特色中草药的开发利用

黄河三角洲分布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常见草本药用植物262种,隶属64科176属,多数物种入药利用程度高,有较好药用价值[20]。益母草、蛇床子、蒲公英、紫苏、山茱萸、荆芥、茵陈蒿、草麻黄等都是该地区传统的道地性药材,对这些野生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是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开发的重要内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很多植物都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对该地区广泛分布的耐盐药用植物益母草、甘草、二色补血草、罗布麻、白刺、柽柳进行药用成分含量分析表明,其药用成分完全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21],对这些特色中药的保护和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近年来,黄河三角洲中草药种植和加工已经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重视,一些大宗中草药的种植初显成效。

柽柳是适于盐碱地生长的泌盐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碱能力,在含盐量1%、pH 8.2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生长着大面积的柽柳,约占该地区天然植被的21%,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调查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含盐量1.5%以上区域,柽柳以优势植物出现,含盐量1.5%以下的区域,植物物种与群落类型相对丰富,柽柳以优势植物或伴生植物出现[22]。柽柳难以成才,除其在盐碱地生态维护方面的作用及高盐碱地区的绿化以外,经济价值不大。管花肉苁蓉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原产新疆、内蒙等地,素有“沙漠人参”之称,具有益精血壮肾阳、提高记忆力、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管花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其寄主就是柽柳。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大面积种植柽柳生产管花肉苁蓉,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既改良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创建了扶贫和改善生态相结合的新模式[23]。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丰富的柽柳资源,将管花肉苁蓉引种到黄河三角洲栽培种植,使该地区的柽柳在发挥绿化生态作用的同时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中药材,这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绿色、高效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几年来,本团队经科研攻关,在东营、潍坊、滨州等地的柽柳上接种肉苁蓉取得成功,突破了肉苁蓉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栽培的系列难题。在山东,肉苁蓉666.7m2产量可超过500 kg,明显高于新疆和内蒙古,通过创新高产栽培模式,单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在黄河三角洲种植的肉苁蓉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的标准,具有较好的品质[24]。

枸杞具重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抗盐碱能力强,有些品种在含盐量0.5%~1.5%的重盐碱地上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也是适于盐碱地生长的耐盐植物[25-27]。白刺的抗盐碱抗旱能力强,黄河三角洲有广泛分布。这种植物本身经济价值不大,但白刺是另一种名贵中草药锁阳的寄主,如果将锁阳引种到黄河三角洲,也会大大提高白刺在黄河三角洲的利用价值。而且,锁阳已经被批准为药食同源植物,其开发前景广阔。将这些植物引进到黄河三角洲并进行培育改良,最终能够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都将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的重要内容。

3.2 耐盐碱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叶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为药食兼用的高档蔬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美誉。芦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一带,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采收。因栽培方式不同,芦笋又有白芦笋和绿芦笋之分。白芦笋需培土栽培,嫩茎在黑暗环境中生长,主要用于罐藏加工;绿芦笋不需培土,嫩茎在阳光下生长即为绿色,主要用于鲜食和速冻。20世纪芦笋由欧洲传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规模种植。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从寒带到热带均可种植,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山东省是我国芦笋生产第一大省,2018年统计面积约为2万公顷,全省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菏泽、东营、潍坊、日照等地,仅菏泽市就超过1万公顷[28]。

芦笋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适合盐碱地生长,在沿黄地区的沙土地上生长尤为适合。芦笋可以在含盐量1%以下的盐碱地生长,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先锋作物。研究表明,0.5%以下的盐浓度能明显促进部分芦笋品种幼苗的生长[29],耐盐品种在0.8%含盐量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四年生绿芦笋 666.7m2平均产量超过 500 kg[30]。从20世纪80年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大规模种植芦笋,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利津县北宋庄镇被誉为“中国芦笋之乡”。后来由于出口受到影响,芦笋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国内芦笋消费量大幅提升,成为芦笋消费的主要市场。在这种新形势下,芦笋种植面积又开始快速增大。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民有种植芦笋的经验,结合设施栽培,可在山东省实现芦笋的周年生产。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大力发展芦笋种植,是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碱蓬又名黄须菜,是一年生草本积盐植物,植物学分类为藜科碱蓬属,主要生长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的盐碱荒地,是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长期海水浸泡的湿地碱蓬生长旺盛。碱蓬茎叶和种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31]。碱蓬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干制,还可制成罐头。碱蓬的生长环境远离一般农田,没有农药化肥残留,是典型的绿色蔬菜。碱蓬也是当地的一种传统野菜,如果将碱蓬进行改良培育,筛选出更适合食用的品种,作为一种盐碱地特色蔬菜种植,供应外地市场,应该有较好的前景。碱蓬籽中脂肪含量高,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碱蓬是盐碱湿地的优势植被,黄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秋天气温降低,碱蓬中积累高浓度的色素,使整株植物呈现鲜艳的紫红色,不仅是环境美化的绝佳植物,也是食用色素提取的良好资源。

非洲冰草,又名冰叶日中花,是番杏科日中花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南部纳米比亚等地,世界多地有引进栽培,也在我国多地试种成功[32]。冰草耐干旱、耐盐碱能力强,非常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

3.3 耐盐碱特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油葵抗盐能力较强,被誉为盐碱地先锋作物之一,其耐盐能力远高于一般作物的耐盐范围。油葵苗期抗盐能力特别强,在0.6%的盐碱土壤中可达到100%的萌发率,在0.45%盐渍土壤中可保持30%~60%的经济产量[33]。再通过适当的栽培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在盐碱地的产量,油葵已经成为盐碱地利用和改良的重要作物[34]。

高粱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具有粮、饲、酿造等多种用途[35]。甜高粱是典型的C4植物,光合效率高。甜高粱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碱能力,在含盐量0.9%、pH 9.0的环境中,甜高粱种子萌发率依然超过90%[36,37]。对抗盐品种幼苗耐盐能力的测试发现,0.58%的盐浓度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影响都很小[38]。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粱各个发育时期的抗盐能力、抗盐的机理等都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和甜高粱抗盐碱能力非常强,适合于在盐碱地种植推广。

油莎豆是沙草科沙草属单子叶植物,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油莎豆,进行品种培育和栽培种植试验,70年代在全国多地示范推广,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有小规模种植[39]。油莎豆的地下块茎是主要的收获器官,一般666.7m2产量500~600 kg,平均油脂含量25%、淀粉35%、糖分15%、蛋白质含量5%。油莎豆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作物[39,40]。油莎豆的地上植株高50~80 cm,是非常好的饲料。油莎豆集粮、油、饲为一体,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油莎豆具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能在含盐量0.2%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适合轻度盐碱地种植。

藜麦是藜科藜属草本双子叶植物,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藜麦种子蛋白质含量为12%~23%,没有谷蛋白,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其它作物更适于人体营养需求。而且,藜麦种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含量与其他谷物相比更加平衡,是一种全营养食品和功能食品,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宇航员太空食品[41]。藜麦也是一种盐生植物,同时具有很强的抗旱、耐冷能力。藜麦在100~200 mmol/L盐浓度下生长时才能够达到最大生物量,在相当于海水盐浓度(500 mmol/L)的盐胁迫下,能完成其生活史获得种子,生物量仅降低20%~50%[42-44]。培育适于山东省生态条件的早熟藜麦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发展藜麦种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翅滨藜属藜科滨藜属,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属于C4植物。四翅滨藜的抗逆能力强,对干旱、低温和盐碱胁迫都有很高的抗性。研究表明300 mmol/L以下的盐浓度对四翅滨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5,46]。四翅滨藜株高 1~2 m,枝条密集,无明显主干。叶片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8.34%、3.08%和9.55%,是一种优质饲料植物[47]。四翅滨藜已经在青海、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并获得良好的效果。黄河三角洲引进种植四翅滨藜,对该地区的生态开发和高效利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新育出的抗盐碱油菜对黄河三角洲绿化美化和生态应用有重要意义。油莎豆和藜麦在该地区的引种、试种也取得初步成效。因此,以当地和新引进的抗盐碱植物为基础,发展黄河三角洲特色种植业,具有很好的前景。

4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建议

早在1988年,专家学者们就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开发。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战略。2019年,习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再一次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走高耗能的发展模式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最大特点。要想确实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理念贯彻好、落实好,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生态优先的河口湿地和盐碱地旅游发展新模式

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持,留出充足的区域以维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这首先要求对该地区进行宏观规划,明确哪些地方是生态保护区,哪些地方是开发利用区。黄河三角洲地区本来就是观光旅游的热点区域,尤其是在夏秋两季,自然风景优美,春末夏初的槐花飘香,夏天成片的荷花和油葵,构成了鲜花的海洋;秋天的红高粱和典型的红地毯碱蓬、飘逸梦幻的芦苇花,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特有的自然风景,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大量游客。在原有生态植被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和美化环境,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为核心,协调生态特色农业布局,突出特色种植和环境美化,结合当地特色河鲜和海鲜美食(如黄河口大闸蟹、渤海对虾、梭子蟹等),打造黄河三角洲旅游胜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立足盐碱地生态环境,创新盐碱地种植模式和制度,发展特色和功能农业

耐盐碱中草药、蔬菜以及引进的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油料和粮食作物在该地区的栽培种植还不普及,有的尚在开展引种试验。目前,研究某一植物在该地区种植的技术和可行性的较多,针对该地区生态和气候特点,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开展本地区综合种植制度的研究较少。要使耐盐碱作物在黄河三角洲高效利用中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根据盐碱地生态特点,积极探索和创建适合该地区盐碱地的新型栽培模式和种植制度。探索建立不同耐盐植物的间套作和轮作模式,如药菜轮作、药油轮作、粮油轮作等;形成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相结合、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相互补充的种植制度;打造夏秋两季作物种类丰富多样、冬季地面有作物覆盖、早春有作物可种(如藜麦)、有花可赏(如油菜花)的周年生产新格局。

黄河三角洲土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土地资源,而且由于盐碱含量高影响传统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区造成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在该地区尚未发生,洁净的土壤为生产绿色有机产品提供了基础保障。发挥相关产业联盟的行业约束作用,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共同打造黄河三角洲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在绿色生态的基础上,开发特色功能性粮食、蔬菜等产品,在解决“吃得饱”、“吃得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吃得健康”的问题。以该地区的特色中药生产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种植,如蒲公英、芦笋、桔梗、菊花、食用菌等。发展富硒、富锌、降血糖、降血脂等农产品,打造绿色功能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盐碱地特色和功能农业也是该地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3 加强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重视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国家层面上,政府对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地区各级政府应提高站位,紧跟中央政府的步伐,结合当地需求,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多年来,山东省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各市、县、乡镇政府,在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和特色产业园区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取得良好成效;在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京津冀,推动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利津县正在部署打造“百里黄河观光走廊”和盐碱地农业示范走廊,被誉为中国芦笋之乡的利津县北宋镇,正在规划“千亩设施芦笋示范园”和“万亩芦笋产业园”,都将在不同层面上对盐碱地的生态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企业或农民在大规划的框架下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特色产品加工企业是带动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最好保障,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有销路,农民增收有保障,产业发展可持续。政府拿出规划、给出政策,企业投资开发,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产业链,是该地区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4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高科技和新模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该地区高效、生态、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当地政府应积极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打造针对当地产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大创新力度,解决限制当地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农业从业者科技水平,为黄河三角洲的高效生态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中国科学院已经在黄河三角洲布局,山东省单独或与国家相关部委联合设立重大科研专项,针对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突破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利用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人才、打造平台、创新技术、引领模式,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循环生态农业、网络平台和大数据等融合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高科技、新模式在黄河三角洲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支撑和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盐碱芦笋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稻米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
芦笋
——防口干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