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新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科学研究院 浙江建德 311600
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填筑工程位于四川省雅江县。堆石料总需用量约3059.5 万m3。目前《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要求堆石料填筑控制标准为孔隙率,高土石坝常选取 19% -21%。
堆石料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45MPa,软化系数大于0.75,堆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00mm,小于5mm 的颗粒含量(3-15)%,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大于3%,堆石压实控制孔隙率≤21%。
1.3.1 碾压场相对密度试验
先进行最小干密度试验,后通过碾压设备进行振动碾压至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试验采用人工配合反铲松填法进行[1]。碾压机械采用32T 自行式振动平碾碾压了26 遍。碾压完成后现场进行灌水,获取得到碾压后土体的体积,计算最大干密度值。均进行了2 组平行试验。试样环下部封闭,上部碾压前采用粒径20mm砾石进行填平并称量砾石重量(高度约20cm)。采用32T 自行式振动平碾碾压了26 遍,在每个试验环范围内微动进退振动碾压15min。在碾压过程中,根据试验料及周边料的沉降情况,及时补充了料源,使振动碾不与试验环直接接触。根据装填的总土重和试验环的体积计算最小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
1.3.2 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
通过现场地磅称量得到土料的质量,经过密集测量点的布置(1m×1m)而得到了精确的体积,计算对应的铺料厚度与不同碾压遍数下的密度。
本次研究对板岩、砂岩和板岩掺和(比例7:3)堆石料进行现场相对密度试验。按不同的试验环径,采用人工配料的方式分别对设计平均线级配、上包线级配、下包线级配进行相对密度试验。试验组合方案见表1。
表1 相对密度试验组合方案
本次课题研究共进行1m 环200mm 和100mm 以下板岩级配密度各1 组,4m 环800mm 以下板岩和砂岩上包线、下包线、中线级配密度各1 组。试验成果见表2、表3。
现场原级配堆石料约900m3,现场地磅称量石料质量,经过密集测量点的布置(1m×1m)而得到了精确的体积,取得对应的铺料厚度与不同碾压遍数下的密度进行研究。同时在铺料完成后[2-3]。
试验成果汇总见表6。
(1)由于1m 环受自身尺寸及约束影响,得到的试验成果相对密度成果误差较大,不具备参考价值。4m环能较准确测出堆石料最小干密度,但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也不具备参考价值;
(2)通过计算得到堆石料的质量和测量得到填筑试验区域的体积,计算干密度略微比附加质量法偏大,采用计算法的成果得出堆石料的相对密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主要成果如下:
A.试验成果得出(松铺状态)孔隙率最大为30.1%、(碾压26 遍后,理论最密实状态)最小为15.8%,相应干密度最大值为2.324g/cm3、最小值为1.929g/cm3,验证了堆石I 区控制孔隙率≤21 是合理的。
表2 1m 环试验成果
表3 4m 环试验成果
表4 现场坑测法密度检测成果统计表
表5 堆石料相对密度试验质量、测量体积推算干密度成果表
表6 4m 环、现场坑测法测量体积计算法(理论计算)数据汇总表
B.根据堆石I 区当前实际施工参数条件下,相应的填筑最大干密度为2.29g/cm3,最小干密度为2.19g/cm3、孔隙率分别为20.9%、17.0%,对应的相对密度为0.93、0.70。
(3)目前施工技术与碾压设备能满足高土石坝施工和质量要求,根据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孔隙率控制堆石料的压实情况是比较合理的,而采用相对密度来控制堆石料无法适应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测试,存在较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