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摄影/张瑞芬
彩陶就像先民们留给我们的一条密码,见证了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较多的动物图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纹是鱼类纹,数量最多,并贯串于始终。
中国人热爱泥土,深沉、热烈。在文明微露的曙光之中,即以无数光华灿烂的土制陶器表白了它的特性。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半坡器型中的代表作。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它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国家一级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5年,从西安半坡原始部落遗址上发掘出了一个密封的陶罐和封盖罐口的彩陶盆。考古人员揭开陶盆后发现,陶罐内有一具7000多年前的孩子的骸骨,彩色陶盆上绘有人面鱼纹图案。经过考古研究发现,人面鱼纹盆是原始人用于埋葬儿童的瓮棺上的棺盖,是葬具的一部分。在这件埋葬孩子的彩陶罐身上还有一个被人为洞开的小孔,这个盛放孩童的瓮棺被埋于居住区内的窝棚附近。
那么为何要用彩色陶瓮盛藏孩童的尸骨?在远古史前时期,许多远古先民信
出土地:西安市半坡;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时代:石器时代;
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
△远古时期的彩陶吸引众人驻足游览
人面鱼纹纹样为接近图案化的人面形象,常与鱼形纹相结合,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和绘画创作的丰富想像。奉“生死轮回”的观念:死并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故将夭折的婴孩放入形似葫芦的彩色陶瓮中埋葬,这蕴含着原始先民期望已经逝去的孩子能够重生的隐喻。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从新石器早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晚期。
彩陶中的纹饰运用,以鱼纹最为广泛。在目前发现的10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鱼纹为主的陶器大量出土,学术界认为这类陶器源于一个以鱼为族徽的氏族,这一时期的彩陶鱼纹饰便已经具备东方艺术的主观性特征。彩陶的鱼纹饰多为侧面形象,且多会展开两组四个对称的鳍。这种纹饰需要应用从背上俯视点于一体的观察表现手法来呈现与塑造,该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散点透视的源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几例鱼头形象便属于其中典型。彩陶鱼纹饰直观展示了人们将自然界物体逐渐转变为符号的过程,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认识。
彩陶中鱼纹饰经历了数个发展过程:早期的鱼纹饰较为真实,如两头相对的鱼头。中期的彩陶鱼纹饰则逐渐向图案化方向发展。后期的鱼纹饰则结合繁杂的各种几何形鱼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装饰符号,如十字花状符号的鱼身、交叉符号的相对鱼头,两弯月相背符号和圆点与剪刀似鱼尾符号组成的略去头鱼同样属于其中代表。
《庄子·大宗师》:“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游鱼之乐”是《庄子》中与鱼有关的经典寓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天人合一观念在彩陶鱼纹饰中也有直观体现。虽然彩陶的鱼纹饰寄托有先民的精神因素,如图腾崇拜,但鱼纹饰更多表现动物以及人类本身。这是由于先民在制造彩陶时不由自主地将万物均有其生命的认知投射于器物上,这种人与物交融、万物有灵的认知便属于天人合一的雏形,史前审美具备的天人合一审美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每个艺术家都要创造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要使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需要创造形式。艺术没有创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动人心”。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鱼头的形状轮廓里面,绘制出一个人面形花纹,具有“遇人于鱼”的特殊意义。这样一种形象运用抽象的语言,完好地体现了远古时代人的质朴、纯洁的审美状态。
▽鱼纹盆及变形鱼纹盆,半坡博物馆藏
▽中外游客在欣赏人面鱼纹彩陶盆
▷存放于陕历博的精美彩陶
(部分图片由半坡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