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科学素养,到了“更上层楼”时

2020-12-20 18:40龚丹韵
青年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常识口罩科普

龚丹韵

如何正確洗手、戴口罩,区分不同成分的消毒液,理解感冒愈合的机制……这次疫情几乎突击般进行了一次全民科普,一些本应成为生活常识的知识,再一次得到大规模普及与强调,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大众平日科普教育的不足。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个人的判断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当下,我们还欠缺哪一环?从现在开始,应该怎样做?

科普写作

2 月初,《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一书在网上发布,网友热议、转发。

“都是干货”“转需”“非常实用”——网友们纷纷按下收藏键。如何居家隔离、如何消毒、如何选择口罩、戴不戴手套、开不开空调……该书基本覆盖了大多数人的日常防护困惑,而且通俗易懂。

作为编写团队的成员,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两位医生说,很多医学术语,考虑受众知识面,经过了一番磨合与删改。

比如口罩那章,起初写得比较复杂,介绍了各式各样的口罩,不同的专业口罩需要符合哪些技术指标都被一一列明,事无巨细。“编辑说,大众理解不了那么专业,所以做了删改,侧重点变成怎么佩戴,这是大众最想了解的知识点。”医生阮巧玲说。

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口罩、消毒液、洗手等这些卫生常识,本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了解的知识。但是,几乎每次都是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后,类似的科学常识才被大规模普及。

感染科团队的另一位医生王新宇回忆说,2003 年“非典”时,市面上并没有那么多种类的口罩,当时大部分医务人员戴的是纱布口罩。通过那次疫情,大家普遍懂得原来纱布口罩不能有效阻挡飞沫。“大众缺乏科普常识,有社会技术进步的制约,但另一方面,我们平时的科普读物确实比较少。”

华山医院皮肤科医生郦斐对此深有体会。2 月初,上海援鄂医疗队出发。前方发回的照片、视频,让她眼眶湿润。“那些被防护用品勒出的深深印记,就像勒在我自己的脸上。” 郦斐说,看到行李箱里的成人尿布,出于职业敏感,她立刻想到这些医护人员长时间使用尿布很容易出现尿布疹,怎么办?各种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萦绕在脑海,手机里也不断跳出朋友前来咨询问题的消息,如长时间戴口罩导致皮肤长痘、用消毒液致使皮肤过敏了……她意识到,写一篇疫情中的皮肤科科普文章迫在眉睫。

她和其他几位医生一起写出《战“疫”中常见的皮肤问题和处理方法》一文。接着,皮肤科的年轻同事还推出了小视频,视频在网上迅速成为“爆款”。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医生们现在的文章在手机上读起来仍然“有点长”,要求科普文章再短小精悍一些,标题再吸引人一些。

长期以来,“专业人士就要表达得很专业”这个观念,阻碍了科普写作。徐金华说,这次疫情是一种提醒,大家对科普应该重视起来。

健康教育

70后妈妈金晓星有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5岁。疫情期间,怎么洗手、消毒,为什么要隔离,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金晓星特意问11岁的大宝为什么要洗手,孩子脱口而出:“为了消灭部分细菌、病毒。”

金晓星感叹,现在成年人的科普知识,未必比小孩子掌握的多,“说来惭愧,我也是看了小孩子的绘本,才知道红细胞是怎么回事。”

凡此种种,是不是意味着科普教育方面一代更比一代强呢?

大宝告诉记者,自己的这些常识并非是从课堂上获取的。学校每周二的班会课上,老师确实会教一些知识,但印象深刻的内容只有垃圾分类。

那么,孩子的科学常识是从哪里习得的?答案是从小看的国外绘本等图书,如《百问百答》《神奇校车》等,这些课外读物从细胞的知识、人体的奥秘到宇宙的起源,内容包罗万象,讲述生动有趣,为孩子量身打造,有助于增长知识。

金晓星每周还会在家里开展读报和看电影活动。疫情期间,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看电影《流感》《传染病》,一家人讨论得热火朝天。

金晓星认为,这一代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确实更多,但科学素养的高低,还得看家长是否有意给孩子补充课外读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规定从小学开始,人人都得学。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非常广泛,中学阶段还会增加青春期性发育的知识。它分为几个板块,如健康心理、基本的卫生习惯、营养学知识、锻炼知识、日常疾病预防等。

我们现在的健康教育,大多在课间广播、班会中穿插一些,或者体育课上稍微讲几句,系统性、丰富性远远不能与一门独立课程相比。傅华建议,健康教育课最好能作为必修课,纳入学生的整个课程体系。

而令傅华忧心的一点是,目前,国内真正懂得健康教育学理论和技能的人非常少。

逻辑训练

每到大一新生选择逻辑课时,总有些学生会发蒙。“逻辑啊,不是平时做做数学题就会了吗?”有学生这样问。但其实,学好数理化的人,生活中未必具有逻辑思维。

上海大学哲学教授王天恩认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比如,什么时候买口罩、选择回老家还是留在工作的城市……往往一个决策,影响未来一年的就业、学习和签证情况,说不定人生走向就此不同。

春节抢菜的那几天,网上有一张图片,从超市的角度写道:现在,蔬菜不缺;但是你一抢,就缺了,因此,上级让我们成倍地调货。几天后,你抢的菜太多,吃不完坏了;我进的货太多,卖不掉烂了。我们不要互相折磨了……这段文字,用逻辑推论说服了很多抢购人群。

面对海量的信息,当代青年学会甄别、判断尤为重要。人不能只靠经验做判断。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国外并不新鲜,国内也已经提出多年。面对海量信息,如何甄别真假,是人们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情,特别在互联网时代,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比如,如何区别新闻和广告、区别一条信息是“观点”还是“事实”。往往许多成年人也会答错。“今天天气很热”,这句话是观点,不是事实;“今天天气预报说平均温度30℃”,这才是事实。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文章把观点混进事实里,让读者以为在讲事实,很客观,应该就是真相了,其实是在引导某种观点。

华懿文今年读初二,近一年来,她参加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阳光新少年》栏目。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己策划、采访、主持、制作的英语类资讯栏目。疫情期间,栏目的带教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小朋友每天关注疫情,从中挑选他们认为的假新闻,并阐述理由。华懿文认为,“盐水漱口有利于咽喉炎治疗”可能是一则假新闻,因为信息的发布和来源渠道不对;“病毒怕冷”也可能是一则假新闻,因为这一表述违反科学常识。

华懿文的妈妈说,她一直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希望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得到一个好成绩。所以,比起报名参加一些补习班,她更乐意让孩子参与这一类的实践。

媒介素养不能单靠理论学习,也需要不断实践。文字或影像的背后是什么?媒体的运作方式是什么?发布的渠道和引用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对同一件事,互联网上会有不同的说法?学生平时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许多成年人也不会。只有经过引导、启发,人们才会建立类似的思维方式。

(摘自2020年2月24日《解放日报》,魏克图)

猜你喜欢
常识口罩科普
靠不住的常识
戴口罩的苦与乐
科普达人养成记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雾霾口罩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回归常识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