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12-20 19:59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机组

2020.6.4

我国煤电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及“十四五”煤电技术发展方向

世界能源领域正呈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发展趋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电仍是我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石,也是构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在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成熟应用之前,为应对新能源电力可信容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电力系统需要煤电充分发挥“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以提高电力安全保障的能力;另一方面,煤电要积极“转变角色”,由传统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积极参与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辅助服务,提升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将更多的电力市场让渡给新能源,为新能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同时,低成本的煤电是全社会降低用电、用热成本的基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对煤电功能定位转变的新要求,煤电应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内功”,持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煤电技术面临的挑战

(一)清洁低碳的更高要求

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使煤电技术面临着以下4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对煤电全面超低排放、废水处理、重金属脱除等相关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煤电行业必须顺应清洁发展趋势,在污染物全面深度控制方面主动作为;二是全国现有数十亿吨低热值煤,并且伴随着煤炭开采,每年将新增几亿吨,大量堆积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土壤,占用大量土地,我国现有数百亿吨的高硫无烟煤和上万亿吨储量的高碱煤,这些特殊煤种的清洁高效利用仍存在技术难点;三是农林废弃残余物和市政污泥的资源化、清洁化处置需求对煤电赋予更多新的功能,煤电需要不断主动作为,提升城乡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的能力;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构建我国低碳的能源体系,对煤电势必带来重大挑战。

(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风电、光伏的大规模并网,其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过高的渗透率,会影响系统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电网稳定运行。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缺乏优质的灵活性电源,相比抽水蓄能、气电和储能,经灵活性改造之后的煤电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调峰电源。但是,煤电深度调峰对运行效率、污染控制甚至设备安全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随着煤电功能定位的转变,低利用小时数、宽负荷运行、负荷跟踪、快速响应等新需求使得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传统功能定位、设计理念、设备性能、高效运行和寿命等方面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清洁供热需求的持续增长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发展,我国热力需求不断增加,清洁高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稳步发展,2018 年热电联产机组占火电机组比重达到41%。2015-201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增加34%、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量增加31%,而发电量仅增加了15%,即便如此,北方部分地区电量消纳仍存在困难。预计“十四五”期间,北方地区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而电量的消纳仍面临着一定挑战,局部地区甚至可能产生“窝电”问题。

◆“十四五”我国煤电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煤电需要通过自我变革和技术进步,充分发挥在能源和电力转型发展过程中“四个平台”的功能作用,即电热基础平台、灵活调峰平台、节能减排平台、耦合消纳平台,为能源电力转型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电技术将朝着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提“内功”——持续发展高效发电技术

不断提高发电效率是减少煤炭消耗并相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煤电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电应持续推进高效发电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是持续提升机组效率。对于60 万kW 及以上大容量机组,总结推广610℃~620℃二次再热先进高效超超临界煤电技术,同时对600℃一次再热机组因地制宜地进行系统集成优化,如采用双机回热、低温省煤器、空预器综合优化、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等技术,发电效率可进一步提高约2~3个百分点,发电煤耗降低约10~18g/kWh。目前,我国630℃示范机组首次实现发电效率(设计值)高于5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攻关适合更高温度等级的材料、关键部件和总体设计等,为发展更高效机组奠定基础。

二是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技术。“十四五”期间,清洁高效热电联产仍将是解决我国北方城镇地区清洁取暖的主要途径,针对电、热不匹配问题,应以最小新增装机容量满足供热需求。对于存量机组,应重点推广提升供热能力技术如大机组高背压循环水直接供热、大温差吸收式热泵;对于新增机组,重点应用(抽)背及凝抽背(NCB)供热等技术。

三是积极研发前瞻性融合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IGFC)技术,其系统效率可提高至56%~58%甚至更高,同时便于实现污染物和CO2的近零排放,“十四五”期间应开展百千瓦级IGFC 系统集成示范;超临界CO2发电技术,可采用可再生能源、余热、煤炭等多种热源,便于实现碳减排,设备体积更小,比超临界及以上参数的蒸汽循环机组效率可提升2~3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应开展研究验证超临界CO2发电技术及兆瓦级超临界CO2发电系统试验示范。

(二)练“身手”——主动提高灵活发电技术

随着大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及调峰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机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提高运行灵活性,适应电力系统调峰需求,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安全基础保障,未来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两方面的技术难点。

一是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要提高现有煤电机组的调峰幅度、爬坡能力以及启停速度,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实现更低负荷调峰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掌握相关制粉系统、燃烧系统、汽机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热电解耦等关键技术。通过灵活性改造,煤电机组可以增加20%以上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

二是提升宽负荷运行经济性。煤电灵活性改造之后,宽负荷范围内运行会出现污染物控制难度增大、设备疲劳损伤以及发电效率损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机组宽负荷运行效率的技术,以实现机组低负荷调峰高效经济运行,同时确保低负荷调峰运行工况下烟气污染物排放稳定。

对于新建机组,应满足系统对宽负荷运行需求,要从标准、设计、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改变传统理念,提高宽负荷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对于存量机组,2025 年前大约有4700 万kW 的煤电机组面临退役和延寿问题,对于延寿机组应考虑系统调峰等性能要求,从系统功能需求和能效、环保、安全角度考虑,约有2000万kW左右机组需要延寿。需要加强统筹规划,无论增量还是存量改造,针对不同机组类型、不同地区,应进一步开展灵活调峰机组示范,推动标准、设计、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完善。

(三)固优势——不断提升清洁发电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限值已经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8.9亿kW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占煤电机组的85%,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展望“十四五”,我国煤电仍可以主动作为,继续提升清洁化技术水平,进一步研发应用以下4种清洁燃煤发电技术。

一是深度攻坚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目前全国15%未达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贡献了近50%的煤电污染物总排放,主要涉及燃用低挥发分无烟煤机组、未改造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及部分小容量机组,“十四五”期间除了部分淘汰关停之外,应对其余约1.3 亿kW 煤电机组开展超低排放深度攻坚,推进煤电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预计每年可使煤电行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进一步减少27%(约4.9 万t)、37%(约30.7 万t)、22%(约17.8 万t),促进煤电行业进一步提升清洁化水平。

二是主动提升污染物全面脱除技术。在常规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煤电废气、废液、固废、重金属非常规污染物的全面深度控制,有利于实现煤电深刻转型和更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煤电行业应进一步提升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废旧脱硝催化剂等)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汞等重金属的脱除技术,加强与现有超低排放技术的协同控制,着重提高脱除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试验示范特殊煤种利用技术。针对西南地区数百亿吨储量的高硫无烟煤,陕北、新疆等国家级能源基地上万亿吨储量的高碱煤,应进一步研发低热值煤、高碱煤、高硫无烟煤等特殊煤种的综合利用技术,突破相关机理研究和结渣磨损防控技术,优化锅炉设计,开展特殊煤种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技术和大容量锅炉燃烧特殊煤种集成技术工程示范,达到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和排放水平。

四是积极研发低成本超低排放CFB机组。探索低成本超低排放CFB技术,开展CFB燃烧深度控制氮氧化物方面的研发,通过循环流化床的流态设计、温度场控制以及炉内脱硫剂优化,取消炉后环保设施,在炉膛出口实现全负荷低成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

(四)补短板——积极探索低碳发电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包含电力行业在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启动建设,预计煤电受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影响最大。可以从提高效率、源头和末端碳减排3个方面推动煤电碳减排。“十四五”期间,煤电除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之外,还应积极推广源头碳减排技术和研发储备末端碳减排技术。

一是推广燃煤耦合发电技术。推广应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一方面实现农林废弃残余物、污泥、垃圾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置;另一方面,通过“碳中和”燃料替代燃煤,作为附加效益实现碳减排。

二是示范高效低成本碳捕集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情况下,中长期有效控制CO2排放的重要技术选择。现有碳捕集技术会导致供电效率降低约5~10 个百分点,经济代价过高,“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应鼓励研发高效低成本碳捕集技术,推进低成本、大规模、全流程碳捕集项目示范。

(五)强“大脑”——深度融合智能发电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将引发传统电力行业形态、生产模式、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目前,我国发展智能电厂所需的数据和网络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十四五”期间应统筹做好顶层规划,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一是设计方面:完善智能电厂的标准,制定智能电厂分级体系标准规范、评价标准规范等,确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性能指标,构建智能电厂技术体系,从整体规划上着手,打造智能电厂产业链。

二是设备方面:提升发电装备智能化水平,研发智能工业机器人和仪表,利用智能工业机器人,将劳动力从重复性、危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全面、准确地掌握运行参数,为精准控制提供支持。

三是工程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与电厂运行、维护、决策过程的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以下内容的示范工程:能够自动快速响应负荷变化的智能电厂;采用状态检修模式运维的智能电厂;日常无人巡检、危险环境无人作业的智能电厂;利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适应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智能电厂。

◆促进我国煤电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煤电所面临的外部产业政策环境也亟需作出相应调整,充分发挥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功能定位作用;同时要推动落实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和保障煤电向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一)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煤电功能定位作用

构建涵盖电力现货、容量、辅助服务等不同交易品种的完整市场体系,充分反映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并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推动煤电功能定位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是建立价格与品质相统一的电力现货市场化机制。建设电力现货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发现价格,减少价格扭曲,通过实时价格反映不同供需形势下的电能成本差异,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即实现电能产品的“同时、同网、同质、同价”。

目前大部分省区推行的以中长期电量交易为单一品类的电力市场模式,由于用没有时序信号的电量为交易标的,隐去了电能交易中最为关键的“同时、同质”信息,从而存在不同品质电能价格趋同、电力资源的错配问题,并客观上导致从电力供应角度高品质的煤电其价值未能有效体现。为了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反映供能价值的电力价格体系,需要在总结前期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真实反映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二是加快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都将持续提高。同时,以提高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保障和消纳新能源为主要功能的煤电,其整体利用小时数将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地区将呈现下降趋势。在目前煤电执行单一制电量电价体系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煤电的投资回收难以达到预期。同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电源侧的激烈竞争将导致电价进一步下降,必然加剧煤电的经营困境,未来存在加快退出市场的可能性。近几年,在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集中省份,出现的煤电企业破产清算案例已不止一次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作下鲜活的注解。

在新形势下随着煤电功能定位的转变,引入适当的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助力煤电企业回收发电容量成本,并适度保障发电企业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煤电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对于燃煤机组利用小时严重偏低的省份,可建立容量补偿机制”。遵循渐近、稳步的改革推进原则,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可在云南、四川、广西等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煤电利用小时数长期偏低的矛盾突出省份优先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方案设计中,须重点关注机组置信容量认定、容量价格形成机制(避免过补偿或补偿不足)等方面。后期,在总结试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向全国推广。

三是深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为了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求,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经济激励机制引导煤电等传统电源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过去几年,传统电源灵活运行的激励机制主要集中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的不断提高,也逐渐暴露出费用分摊责权不对等、零和博弈状态下分摊规模过于庞大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十四五”期间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完善工作:一是建立与责权对等相协调的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避免由于责权不对等出现的“搭便车”效应,促进辅助服务费用在不同主体间的公平分摊;二是拓宽辅助服务费用来源,原有辅助服务费用在发电侧分摊过渡性质的制度安排不宜作为常态化机制。近年来快速攀升的辅助服务分摊费用,甚至在部分区域出现了辅助服务费用入不敷出的情况。为此,需要在借鉴国外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拓宽辅助服务费用来源的方式及渠道。

(二)依托产业政策促进煤电转型发展

“十四五”期间,研究制定并具体落实必要的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煤电“四个平台”功能作用,促进煤电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积极落实采暖背压机组鼓励政策。在电力负荷缺口较小的城镇,建设容量适宜的背压机组满足居民清洁取暖需求是更为经济的选择,但采暖背压机组仅在冬季采暖期运行,经济效益较差。为充分发挥背压机组的节能环保优势,提高企业供热积极性,应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采取电价、热价等补贴方式对采暖背压机组给予适当的支持。

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应采取采暖背压机组暂不参与市场竞争,所发电量全额优先上网并按政府定价结算。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试行两部制上网电价,通过容量电价反映采暖背压机组平均投资成本,补偿非采暖期停发造成的损失。探索建立市场化煤热联动机制,理顺供热价格机制,疏导供热成本。

二是给予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支持政策。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利用存量的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设备,相比新建直燃电厂,可节省约30%~50%的初投资,且发电效率更高,相同燃料消耗量下发电量可提升约10%~30%,可实现兜底消纳农林残余废弃物,破解秸秆焚烧污染等社会治理难题。

现阶段,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约束在于耦合的生物质能电量没有合理的上网补贴,应通过合理的电价补贴,充分发挥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普遍关注的生物质能电量计量真实性问题,可以通过成熟的计量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来源:中国能源报)

探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最大公约数”

2020 年是《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的第3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工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但同时存在队伍技能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制度空间受限等问题。这引起了不少工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他们呼吁进一步推进《方案》落地见效,让产业工人“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让高技能人才成为“网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焦开河认为,当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结构和能力水平仍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技能结构不合理、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较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几个方面。

“比如,2019 年某省技能人才483.7 万人,占全省城乡就业人数的16.8%。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147.2 万人,占就业人口比更小。”焦开河表示。

此外,“技工荒”特别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缺乏是一大难题。焦开河表示,我国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大部分都是初级、中级技能人才,多数聚集在建筑、制造等技术含量低、粗加工的行业领域。

为此,焦开河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提案》。他建议,各地党委、政府要持续加大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在人才的培训、管理、服务、激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他建议,要健全完善多层级工匠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技能大赛选手和行业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加大技术工人待遇有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在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活动中,提高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事迹,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高技能人才成为“网红”。

◆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在基层调研过程中发现,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普遍不高,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多数企业实行国家五级技能等级标准,并且技术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不挂钩,身份与体制壁垒严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原书记陈书荣深有同感。他表示,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有针对性地评价激励、畅通通道、搭建平台、保障服务,是促进产业工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

他在《关于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的提案》中建议,改革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使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能够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横向交流与纵向晋升,打通职业生涯发展“双通道”。

王晓峰在《关于进一步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的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薪酬待遇,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真正将“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思路落到实处。

◆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是《方案》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茂华说。

据了解,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组织下,全国各级工会系统联合同级科技部门共同开展了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目前,全国已有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97家,全国各级创新工作室总数近10万家。

但在调研过程中,张茂华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各级创新工作室在创建和日常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公有企业重视程度不高、创新工作室联盟数量不多、创新资金短缺、政策支持力度缺乏等。”

统计数据显示,按比例构成分析,非公企业创新工作室数量非常有限,占比不足20%。为此,今年,张茂华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提案》,建议鼓励和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创新工作室。

他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平台作用,有利于集聚优秀科技人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加速科技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

目前,创新工作室主要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以各级工会资金补充为辅。对此,他建议,动员、融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促进各级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煤炭报)

能源装备制造如何“由大变强”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目前,我国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国外制造,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危及产业链安全的瓶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马永生带来一份《加快推进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提案,直指我国油气装备制造短板。

上述情况,不止存在于油气行业。据了解,目前在能源各细分领域,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国产化率越来越高。但同时,部分核心装备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能源装备全链条协同发展不畅。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供应链遭遇冲击,更加突显自主化的重要性。如何补短板、强弱项,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现实发展“喜忧参半”

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的发展进步有目共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董事长刘明忠表示,中国一重推动多项国家战略重点产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诸如核电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大型石化装备、大型火电及水电机组关键部件等能源装备,制造水平均已达到国际先进。“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还起到了引领整个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作用。”

以火电主业起家的哈电集团,掌握着全国火电总装机1/3 以上的装备产品。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表示,在火电装备领域,我国的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整体处于世界一流。“曾几何时,一大批国外装备充斥着我国市场,就连20、30万kW发电机组也要依赖‘洋设备’。如今,要建一个百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谁再说去国外买设备,大家会觉得不可理解。因为我们自己的火电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

成绩值得肯定,短板也客观存在。马永生坦言,目前,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4%,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7%。但同时,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国外制造。突出表现在,部分特殊条件井下测控装备等存在空白,先进地球物理装备、大型压缩机等方面与国外制造仍有差距。

刘明忠也称,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目前仍有部分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部分核心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亟待提升,制约着我国高端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甚至危及产业链安全。

◆研发能力“大而不强”

是什么限制了国产能源装备发展?

“我们常听到国产能源装备‘大而不强’的说法。但准确来说,我国在制造上已做到既大又强,‘不强’主要是指研发能力。”斯泽夫认为,相比国外,我国对能源装备的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原创技术一度相对缺乏。“尽管建了很多火电厂,早年连一个像样的燃烧技术实验室都没有,现在各装备厂家纷纷建起自己的研究所、技术中心,部分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为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刘明忠表示,装备制造业全链条协同发展不畅,产学研用融合度较浅,研发项目管理模式不够健全等现实问题,特别是缺乏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严重制约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根本是靠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我国已是全球制造大国,但距制造强国仍有较大距离,症结就在于核心技术积累不足。”刘明忠称,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攻关周期长、风险大且存在不确定性,装备企业的服务对象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仅靠企业简单再生产积累,易造成自有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受研发领军人才不足、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影响,一些关键环节成为堵点、痛点和难点。基础共性技术薄弱、工程化水平不足,也是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另有部分代表委员提出,在能源转型趋势下,能源装备的个性化需求随之增加。例如,部分发电设备用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小容量变大容量、低效率变高效率”,还包括数字化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等新内容。为及时把握用户需求变化,同样离不开技术支撑。

◆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强调。如何推动国产能源装备走向高质量,也是多位代表委员热议的内容。

以煤炭行业为例,煤炭机器人研发是高端装备的发展方向之一。为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作为生产方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应用方的煤炭企业需形成合力,而不是只靠单一力量。“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扶持政策、制定标准,支持煤矿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坚持应用导向,推进煤矿机器人相关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并提供相关政策和信息服务。同时,加强政策激励,吸引社会各界科研力量和资金进入煤矿机器人的研发和大规模商用中来,形成产学研用各个主体共创共享发展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满慎刚称。

斯泽夫认为,我国能源装备企业应瞄准世界顶尖巨头,对标提升全球竞争力。“聚焦火电装备,我们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升能效,从设备层面入手才能根本解决。打造卓越产品的背后是先进技术,技术背后则是人才。”

刘明忠建议,一是加强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建设。通过吸引高端人才,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基础材料研发制造能力。二是统筹国家级研发试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跨学科、跨领域、大协作、高水平的研发试验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形成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与转化相配套的梯次研发体系,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基建”应避免孤立零散式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新基建”悄然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红。2020年两会,“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引发社会讨论,成了热点中的热点。

“新基建”到底应该怎么建?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业内专家,从多个角度建言献策,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投资方式不同:“新基建”应由市场来主导

对于“新基建”应该怎么建,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首先要搞明白“新基建”与“老基建”之间的区别。

“‘新基建’的大部分,并不是所谓的公共产品。”刘世锦说,机场、道路、公园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当一部分是公益性质,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现在所说的“新基建”,很多都属于市场产品。

“传统的基建是以‘大资本大工程’为特点的实体公共设施,而‘新基建’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大平台大运营’的数字平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表示。

刘世锦认为,很多“老基建”例如修机场和高速公路,项目确定性比较高,经常由政府来投资建设。而“新基建”不确定性很强,同时发展潜力难以估计,更适合由企业来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决定投不投、何时投,甚至可能会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风险也由企业来承担。

◆避免孤立零散:应协同布局、融合发展

“‘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在基建本身,而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与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的叠加,是时与势的结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说。

在这种背景下,徐晓兰分析,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渗透、融合发展。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无法形成合力。同时,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建需进一步凝聚共识。”徐晓兰认为,应该统筹开展数字基建体系化协同布局,避免孤立零散式发展,形成数字基建“组合拳”。

刘松眼中的“融合”,不局限于建设层面:“我们认为未来十年是‘新基建’的关键‘安装’时期,不仅要重视建设,还要考虑到软环境和人才供给。在‘新基建’完成‘安装’之后,更大的话题是如何培养跨界创新的人才,形成数字新生态的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认为,“‘新基建’空间布局一定要效率优先”,应该在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的地区优先布局、提前布局,然后将收益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

◆“低调”不低估:应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略显“低调”,但它们也是“新基建”的重要成员。

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畴,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被列入其中。其中创新基础设施中就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代表呼吁,应在“新基建”中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此次明确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创新基础设施’类别,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正确的。”王贻芳认为,由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目标明确,所需技术往往具有高指标、超前性等特点,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其溢出效应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

对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未来建设,王贻芳认为,应该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并做好遴选工作,确保科学目标和技术的先进性。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设施的预制研究和关键部件的研发,提高自研技术水平和比重,控制技术引进比重,改进预算管理,鼓励技术创新。”王贻芳说。

(来源: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机组
英欣克利角B核电厂永久关闭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核电厂工程建设机组防异物管理与实践
邸若冰:机组控制系统的保护神
机组启动试运行观测浅析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