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非营利分类管理下民办学校税收问题与建议
胡卫、张歆、方建锋在《复旦教育论坛》2020年第4期撰文指出,现有教育税收优惠规定是在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前出台的,针对的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虽然登记为企业法人,但企业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对其影响甚微。此外,还存在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同等税收优惠落实不到位、营利性民办学校税收优惠不系统、现有民办学校转设税收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建议切实落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税收优惠政策,针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税收政策系统设计,同时参照企业重组、改制的经验制定现有民办学校转设企业法人税收优惠政策。
普及化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的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
罗先锋、窦锦伟、黄延梅在《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9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民办高校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问题值得思考。在普及化阶段,民办高校将面临发展空间巨大、政策环境更加友好、外部支持不断向好等机遇,也将面临观念认同与组织合法性、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需求变化与有效供给等挑战。为此,普及化阶段民办高校应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实现特色发展;发挥优势,获取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完善治理,提升水平,服务社会发展。
新政背景下民办学校分类转设的困局与出路——基于浙江温州的实践探索及思考
董圣足、戚德忠在《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9期撰文指出,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改革,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民办教育新政实施后,目前除港、澳、台外的国内所有省域均出台了配套文件,但多数地区的分类政策未有突破和创新。推进分类管理的主要障碍在于:各地对现有学校分类转设路径及程序不明确,相关部门对分类转设的政策把握不一致,现有学校财务清算及资产确权难度大,存量学校退出机制及财产奖补制度不健全,转设过程涉及的相关税费政策不统一等。作为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出台升级版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系列文件,细化现有学校分类转设具体程序、学校资产认定边界、剩余资产补偿奖励、土地房产处置路径及分类转设税费优惠政策等内容,有效化解了诸多难点和堵点问题,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效仿。
从“自治”到“共治”: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研究
李海萍在《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撰文指出,民国时期的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经历了北洋政府时期从“自治”到“规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规范”到“共治”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经费政策的主要功能在于规范私立高校基本办学基金、助力私立高校开拓经费来源、补充私立高校日常资本不足,以促进私立高校在政府引导下良性发展。民国时期的私立高校常在学术、市场与政府之间博弈,亦在自立与妥协之间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