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菁,纪彩霞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门诊是患者就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产所,能够保证医院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1]。门诊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康复等相关知识的指导与传播,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属于门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我国医疗系统中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有效的门诊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析门诊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产生的影响,为后期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选取我院门诊在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排除精神意识障碍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32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8例,年龄为12~61岁,平均年龄为(38.51±3.49)岁,其中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外科疾病患者数量分别为19例、8例、5例、1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3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9例,年龄为13~62岁,平均年龄为(38.59±3.54)岁,其中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外科疾病患者数量分别为17例、9例、5例、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有护理人员引导,向患者讲解就诊流程,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以及治疗,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就诊,整个过程未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研究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人员采用宣传栏、口头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在患者候诊期间为其讲解所在科室的常见多发疾病类型和防治知识,告知患者专科疾病检查、治疗、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门诊环境、分类候诊常识等内容,使患者在候诊期间能够学到必要的健康知识。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态度和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保证健康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为保证门诊治疗的速度,健康教育应当合理控制时间,不宜过细,避免患者不满。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门诊咨询教育,采取电话咨询、门诊咨询等方式,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及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咨询技巧和心理学知识的咨询技术人员负责咨询工作,确保患者的各种疑问能够得到全面准确的解答。定期开展培训以及专题讲座,集中经常到医院诊治同类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症状、转归、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向患者发放医疗手册,播放治疗以及保健的视频,为患者展示具体的疾病治疗操作方法,使患者对医院诊疗有直观清晰的认识。针对医院不同科室的特点,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与健康教育处方相结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利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统计患者对医疗费用、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就诊时间、治疗效果、医生技能、方便程度、服务态度等指标的满意度,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并采用 和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医疗费用、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就诊时间、治疗效果、医生技能、方便程度、服务态度等指标的满意度分别为55.62%、67.01%、80.21%、87.52%、79.24%、88.15%、90.22%、78.46%,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门诊就诊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要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3],针对门诊中常见病以及慢性病患者长时间等待的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就诊时间,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4]。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相关知识,提高信任度和依从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同时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能够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对患者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门诊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有较大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