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皂荚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12-20 19:43杨学军赵晓斌李灵会
现代园艺 2020年16期
关键词:嵩县皂荚

杨学军,赵晓斌,李灵会

(1 河南省商城县国营苗圃场,河南 信阳 465300;2 河南省嵩县林业局,河南 洛阳 471400)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属豆科(Legunminosae)苏木亚科(Caesalpinioideae)皂荚属(Gleditsia Linn.)植物,为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分布区域比较广泛,适应性很强的一个落叶乔木。皂荚具有人文历史传承、绿化国土、园林观赏、经济价值、药用、化工、饲料、用材、食用、生态防护、低碳节约、净化美化等多种功能用途,是一个生态经济型的复合型树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河南省嵩县是中国皂荚分布的中心产区之一,是国内有名的“皂荚之乡”,是全国有名的皂刺集散地和皂刺交易集贸市场,皂荚产业也是嵩县林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截止2019 年底,嵩县共种植皂荚3333.33hm2约560 万株,居国内前列,九皋镇、饭坡镇、田湖镇、库区乡、闫庄镇、何村乡、纸房镇、城关镇、大坪乡等已成嵩县皂荚栽培重点乡镇。2020 年春皂荚刺产量达4100t,产值3.6 亿元,是中国最重要的皂荚刺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皂刺集散地。2017 年1 月10 日,嵩县皂角刺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号:AGI02035。皂荚产业已成为嵩县产业扶贫和带动本地群众致富的靓丽名片。

1 嵩县皂荚产业发展现状

1.1 以生产皂角刺为主的药用皂荚产业

20 世纪60、70 年代,嵩县九店等周边乡村农民自发奔赴全国各地收集或自己采集皂角刺,销售到药铺,赚取资金。随着皂荚刺的研发、功能的发掘,用量急剧增加,效益不断创出新高,刺激当地更多农民从事经营,并以此脱贫致富,走上小康道路,嵩县也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皂荚刺集散地,建立了全国最大皂刺交易市场。

在2016 年之前,皂角刺属稀缺中药材,不能满足药用需求,市场需求一直呈扩张态势,价格也呈逐年上涨态势,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20 元/kg,到 2013 年河南正品大皂刺价格已经突破150 元/kg,小皂刺随着涨到90~100 元/kg。长期以来,由于皂荚刺货缺价高,出现供需紧张,而皂荚资源有限,且呈日渐枯竭趋势,从2005 年起,嵩县林业技术人员以皂荚产业市场为导向,开始研究人工繁育皂荚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先后在国内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十几篇,皂荚栽培技术逐步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广大群众种植皂荚采刺林积极性高涨,并大力繁育皂荚苗,嵩县也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皂荚苗木供应基地,年均供应苗木1200 万株,有力推动了皂荚种植发展。

随着皂荚种植潮席卷全国,皂荚刺价格上扬,给皂荚经营者带来了实惠,河南出现了以个人企业为主体的种植大户,种植面积急剧增大。2015 年后,皂刺产量不断增大,而皂刺的深加工开发利用却未形成规模化,皂刺供大于求,大量积压。同时,皂刺作为中药材,经销流通需要严格的手续,整个流通环节掌握在少数具有经营资质的经销商手里,使皂刺生产和终端用户无法直接对接,极易操控市场,压低价格。2016 年以后皂荚人工林皂刺产量逐渐增大,皂刺价格一路下滑,至2018 年底,大刺价格降至50 元/kg,2019 年价格跌至35~40 元/kg。同时由于良种培育与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跟不上皂荚发展的热潮,皂荚科研相对滞后,无法提供相应的科技支撑,科技普及不及时,皂农没有接受良种良法的科学制定,致使发展了大面积的低产低效林,大量个体种植户积极性受挫,开始放弃经营,出现了毁林还粮现象。

1.2 以生产皂荚种子为主的果用皂荚产业

果用皂荚主要产品皂荚米目前利润丰厚,市场前景好,种子市场供不应求,经营利润可观,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经济条件提高,崇尚无污染绿色食品,使紧缺稀少的皂角米价格暴涨,市场价格达到了400 余元/kg,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嵩县果用皂荚种植目前处于选育、引种试验初级阶段,大力引进经过审定的结果皂荚优良品种,带动皂角产业从实生为主转变到良种为主,以单纯结刺为主转变到以刺、果兼用为主,是目前扶贫攻坚和带动当地人员致富的好项目,也是引领皂角产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和实现皂角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的一条必由之路。

1.3 嵩县皂荚产业企业

嵩县作为国内有名的“皂荚之乡”,又是中国最大的皂荚刺集散中心,皂荚产业日益受到嵩县政府重视,随着皂荚种植面积的扩大,皂荚刺果不断进入丰产期,交易量日益扩大,皂荚产业开发不断发展,2014 年建设了河南豫博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中药饮片达1000t,加工中药材饮片1500t,以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农户,建立良种示范园,联合2600 余农户从事皂荚种植。2017 年嵩县建设了年交易量2000t 的九皋镇中药材(皂角)产业园,年产皂刺饮片1000t 的中药饮片厂;2018 年建设了年加工皂荚种子200t 的中原九皋镇皂米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一批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皂荚产业龙头企业。

1.4 皂荚良种选育和新品种引进

2010 年后,河南省林科院皂荚课题组和嵩县林业局开展良种区域试验,培育刺用皂荚良种,审定通过了硕刺皂荚、密刺皂荚,2014 年嵩县林业局选育的嵩刺1号、嵩刺2 号、嵩刺3 号3 个刺用皂荚良种通过了省级审 定 ,2015 年 建 立 示 范 园 13.33hm2, 推 广133.33hm2,2017 年始,嵩县大力引进了皂荚良种豫皂1号、2 号、3 号、豫林 1 号、G302、G303、帅丁、皂福 1 号、2号等皂荚良种9 个,建立示范园46.67hm2,至2020 年可推广233.33hm2,2015 年至今,嵩县还筛选刺用皂荚优良单株2 个,结果皂荚优良单株5 个,其中嵩刺4 号皂荚2021 年可完成区域试验进入审定阶段。

2 皂荚产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 存在问题

2.1.1 栽植品种混杂,品种落后。目前嵩县种植的皂荚主要是种子繁育的实生苗,还有少量的野皂荚、日本皂荚、滇皂荚,品种混乱落后,良种少,经济效益差。

2.1.2 种植密度大。不少皂荚园初植密度过大,有的皂角园667m2种植密度高于666 株,苗木3 年后郁蔽,造成密度过大,个体间争养分、光照,通风不良,皂刺小,质量差。

2.1.3 选择种植模式单一。目前嵩县皂荚种植大部分都是采刺的药用类型皂角园,多采用1.5m 截头的中杆种植模式,产品为只有一种皂刺,经营目的简单,应对市场风险增大,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

2.1.4 整形修剪不合理。①树干萌生枝条数量多,造成营养分散,冗弱枝条多,皂刺小、产量少,品质低,卖相差;②树干上留老桩枝头多、过长,萌发的枝条细弱,枝刺小且产量低,品质差,③主干截留高度不合适,过高管理和采收不便,上部徒长枝多,旺长疯长不结刺,中下部枝条细弱、刺少、刺小、质量差,太低树形差,仅能产皂刺,抗风险能力低。

2.1.5 放任不管或管理粗放。由于近2 年皂荚刺市场价格回落,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许多种植户对皂荚树放任不管或管理粗放,造成树相杂乱,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基本没有经济效益。

2.1.6 建园前期不能合理间作。皂荚种植的前3 年,树苗小,行间宽,生长空间大,许多种植户不进行林下间作,土地资源浪费十分可惜。

2.2 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嵩县皂荚种植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2.2.1 对低质低效皂荚园进行良种改造。可选用引进目前通过审定的皂荚良种进行嫁接改造,其中药用良种主要有:嵩刺1 号、2 号、3 号皂荚和密刺、硕刺皂荚。果用皂荚良种主要有豫林 1 号皂荚、G302、G202、G303、河东 1 号、皂福 1 号、2 号。

2.2.2 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药用皂荚适宜种植密度有 0.75m×2m、1m×1m、1m×1.5m、1m×2m,结果皂荚种植密度为 3m×4m,55 株/667m2。

2.2.3 选择合适的种植模式。对土壤深厚肥沃的皂荚园,可采用独立主干型,主干控制在3m,以备用作园林绿化树,还可以将健壮树改造为结果皂荚树,其余伐除,多种经营,规避风险。若土壤贫瘠,只用作生产皂角刺树,定干高度1.2m 为宜。

2.2.4 合理整形修剪。合理修剪可改善株行间通风采光条件,均衡营养,调控生长,实现早产、丰产、稳产、优质的目的,主要修剪技术措施:①药用皂荚主要整形修剪技术:每年选取主干上部直立粗壮枝留50cm截头,侧枝全部剪掉,形成直立光杆,当主干高度达到3m 后截顶控高,5 月除去枝条梢头,控制其徒长,并去掉主干顶部直立徒长枝条。5 月中下旬摘心打顶保留的健壮枝条,控制其徒长,可使枝条上的棘刺明显长大增粗,有些秋梢上还能长出大刺,达到优质增产增效的目的。对1~3 年幼树,春季4 月上旬保留4 个健壮枝条,进入4年后树体逐渐长大,树干上保留枝条应逐步增多,5 年盛产期树,每株可保留30 个健壮枝条为宜,修去多余的冗枝、弱枝。若土壤贫瘠,只考虑药用产刺,采用中干形(高1.2cm)、低干形(高80cm)、丛生形(高40cm)3 种树形进行修剪。②结果皂荚修剪整形技术要点:主要采用疏散分层形,树干定干高度1.5m,培育6~8 个主枝,分 3 层布局,第 1 层留3 个主枝,第2 层留 2~3 个主枝,第3 层留1~2 个主枝,各层间距要有较大的层间距,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开花结果。

2.2.5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防止草荒,施肥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干旱及时浇水,涝时排水,注重预防病虫害,发现病虫害要治早治小治了。

2.2.6 前期合理间作。前期由于苗小,生长空间大,可间作低杆农作物和草本中药材,主要间作物有:苍术、丹参、白术、桔梗、板蓝根、柴胡、地黄等中药,也可间种小辣椒、花生、红薯等低秆作物,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3 皂荚产业产品销售和科技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存在问题

3.1.1 市场从众心理,盲目跟风,大量种植,规模过大。盲目跟风,种植规模过大的结果是造成皂荚产品供大于求,市场过剩,价格雪崩的主要原因,沉痛打击了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

3.1.2 皂荚产品缺乏统一标准,无章可循。皂荚产业缺乏行业标准,致使皂荚刺分类、分级混乱,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不好控制,给经销商提供了压级压价的机会。

3.1.3 皂荚产品单一,产业低端。嵩县皂刺目前主要还是销售初级产品,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企业,产品低端,效益不高。

3.1.4 科技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皂荚产业一直以来不太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在科研立项和投入资金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展缓慢,良种选育与对应的栽培技术起步晚,不够成熟,这是制约皂荚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2 应对对策与措施

3.2.1 做好全县皂荚产业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细致调查摸底适宜发展皂荚产业的地方,围绕皂荚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发展布局、良种示范园建设、低质低效林改造、皂荚产品深加工研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经销企业,统一组织,统一销售,多渠道融资促进皂荚产业化,设立专门机构,服务皂荚产业发展。

3.2.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加大良种选育投入,选育更多适宜嵩县发展的优良皂荚品种,已通过审定良种积极推进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提高经济效益。大面积改造现有皂荚低质低效林,加强抚育管理,进行集约化经营提升综合效益。

3.2.3 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由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将皂荚产业打造成嵩县中药材支柱产业之一。制定统一的种植或产品标准,在品种引进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为皂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投资主体建基地、办项目,着力构建基础配套、产业规模、农企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将河南豫林科技园林公司、九皋镇中药材(皂角)产业园、中原九皋镇皂米加工基地皂荚产业企业打造成引领高效、规范、带动种植、深加工、销售渠道畅通的典型,示范带动全县科学种植和实现皂荚产业化,成为当地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猜你喜欢
嵩县皂荚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
嵩县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神奇的皂荚树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迁碑
难忘皂荚
绒毛皂荚
往事
冬季捕鱼季 生态鱼满舱
皂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