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洁,赵炳坤,赵玉梅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大监督格局的重要论述,通过对监督力量的整合、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权责确切、运作规范的全方位监管网络,形成良性监督格局。[1]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时期内,构建“大监督”格局,把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到实处,需要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沟通顺畅、协调一致的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大监督”工作合力。
根据形势和实践的发展,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全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检查,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构建高校党建、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多部门多专业多学科的监督特点,齐抓共管。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分析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的特点出发,分析总结了整合、优化高校监督力量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联动机制该如何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策略,更好地推进高校“大监督”格局,不断提高监督整体效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为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经济责任、财务收支、专项审计等主要方式,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外部资源,从业务角度进行审计,侧重于查找发现问题,但受限于处理手段,无法真正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责任,不断深化“三转”,围绕工作重点,把监督执纪问责落到实处,具有一定的处理权限,但不同于审计部门专业性质,不能深入到具体业务之中。实践过程中,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合作,密切联系。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方法手段互相补充,在审计实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财经、审计、法律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可以强化纪检监察的监督力度。纪检监察部门通过信访举报渠道,紧盯高校管理中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线索,逐步实现对高校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对象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考核机制,使监督内容更科学、高效,紧盯“关键少数”,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相应的整改措施,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探头作用,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提高监督效能。
纪检监察监督执纪过程中,有时需要审阅、核对大量财务账本,纪检监察部门配备专职人员的专业背景,往往不具备审阅与核对账本的专业能力。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在进行经济案件线索处置时,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和方法,能够直接发现审查调查对象是否有违纪违规的问题存在,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有效地提升了案件查处工作效率,能够充分地发挥审计的侦查作用。
构建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联动机制,加强业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高校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部门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和普遍性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审计整改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进行审计整改,将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能够有效避免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纪检监察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共同“会诊把脉”,结合审计监督,可以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监督效果。
案件的保密性不仅影响案件的办理速度、质量,对案件的成功侦破也有重要作用。[2]在线索初步核实阶段,纪检监察机构委托内部审计部门开展核实工作,可以在不扩大影响范围、不惊动违纪违法人员情况下,以内部审计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研判审计结果和证据,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开展审查调查,侦破案件线索,有效提高案件的保密程度。纪检监察部门将审计监督资料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为领导干部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考核依据。
高校推行纪检监察机构体制改革,落实“三转”要求,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职能分离,由“三位一体”的合署办公,转变为“一体两翼”的监督联动机制。
高校机构设置分为监督部门和日常管理部门,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均属于监督部门,是对日常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日常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机构。[3]高校组织人事、财务、国有资产管理等日常管理部门认真抓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梳理岗位职责,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从自身控制上下功夫,自觉纳入监督网络,从体制和根源上消除风险。
“一体”是指高校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要共同服务于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理念思路,改进方式方法,为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两翼”是指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以化解廉政风险,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目标,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在不同权限范围内,相互配合,有所侧重,形成对高校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监督合力。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监督对象,交流工作,总结经验,提出加强监督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求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业务人员定期沟通、紧密衔接,发挥监督联动优势,在职权范围内建立两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渠道。
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利用专业知识积极配合纪检监察人员做好经济活动相关线索核实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担起监督的责任,敢于监督执纪问责,规范监督执纪工作程序,综合运用谈话函询、专项检查、信访舆情、线索处置等监督方式,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召开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年度会议,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总结,结合监督联动机制特点,制定监督联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肃问责制度,在内部审计监督过程中,审计人员若未履行重大问题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反映,或没有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配合线索初步核实工作,对审计人员及相关领导追责问责。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联动机制的形成,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水平,持续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抓好日常学习,制定全员培训工作计划,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计划和要求,组织开展围绕新时代思想、党章、党纪党规等方面系统培训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善于思考,勇于担当,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一线工作法”,解决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在一线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促进学习提高。
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发挥各自部门的监督特点,齐抓共管,是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的关键措施。对监督检查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年终考核奖励,促使审计人员和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加快监督联动机制整体推进。
提高政治站位,围绕高校发展规划目标,本着“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基本原则,全程保障,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高校自身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以“三重一大”制度建设为核心,突出工程建设招投标、预决算、资金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抓好源头预防,加强警示教育,用好反面教材,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探索“不想腐”的自律机制。扎紧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探索建立“三不”长效机制。做实做细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和精准监督,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树立“大监督”思想观念,强化责任分解,建立健全经济部门自身控制、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联动的“大监督”格局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一体两翼”监督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落实“三转”的现实需要,是新时期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积极探索。高校通过实现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动,形成“大监督”工作合力,增强审计严肃性,提高纪检监察权威性,进一步改善高校管理水平,提升内部监督质量和效果,促进高校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