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老舍文学主题的生成方式

2020-12-20 18:48雷杰妮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老舍生活

雷杰妮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0世纪初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大变革的时期,此时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文化急剧转型。面对这种纷乱复杂的时代背景,众作家纷纷通过浸润在笔触中的丰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生存意识,并义无反顾地投入时代的洪流中。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贯穿性的主题。老舍无疑是这种思想最忠实的继承者,并且将这种思想发扬得具有独特性与系统性。[1](P261)老舍以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不可比肩的艺术风格成就了他丰硕的文学业绩,他借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向广大读者展现了中国20世纪的市民社会百科风情画卷,并通过对市民社会真实而又本质的艺术概括,表达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还在时代潮流的启迪下,向国民指出了一条觉醒和反抗的道路。老舍形成如此别有异彩的文学主题特点,其中的原因是需要探究的。

一、现实生活大背景的深刻感悟

在变幻莫测的时代背景下,国人都要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而作为一位对社会有着强烈关怀的爱国作家来说,目之所及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定会令作家心生悲痛,在作品字里行间皆体现出作者对于人民群众的同情与悲悯。

首先,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生存危机。在老舍出生的年代,在帝国主义步步逼近的肆意侵略中,腐朽昏庸的清王朝也终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在这个苦难时代里,国人都经历了这种惶恐又饥饿的悲惨生活,而老舍就是其中一员。老舍出身下层旗人家庭,童年时期悲惨的遭遇使他比同龄人更敏感忧虑,由此深谙广大人民生活的痛苦与艰辛。因此在老舍的笔触中,通过在作品中对国破家亡悲惨景象的血泪控诉与对市民生活的全景式的关照,浸染着老舍对于普通国人苦难遭遇的同情和怜悯,向人们书写了社会生活的历史生存景图。

其次,体现在传统文化的沦落与溃败。在国门被强制打开时,与枪林弹雨一同袭来的还有新式思想以及西方工业文明,面对新旧文化与中西文明的剧烈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便走上了沦落和溃败的道路。这令国民在忍受饥饿贫穷的生存危机的同时,还要受到精神上的严重冲击。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也是感同身受,他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这种文化意识在老舍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在社会背景、血缘关系与文化纽带的共同作用下,老舍对这片土地流露着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蕴蓄。在老舍初期的创作中,其文学作品中就流露出从现实生活出发、反思历史文化,并努力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习中进一步挖掘人民的社会心理等特点[1](P261),从而为国民找到一面用来自省的镜子。处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时期,一意孤行地走中国传统文化道路是行不通的,要以一种反思、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之下,老舍踏上了英伦之行。在外的所见所闻,使他认识到愚弱涣散的本民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水平。他以充满竞争力的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深刻认识到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反进化的精神癌变,痛感如此下去,这个文明古国就会老到爬不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作者产生了强烈的现代文明的重压感,这使他在理性层次产生了激烈的反传统倾向。[2](P50)即不断地对民族性问题进行反思,更对中国当时落后、愚昧、保守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因此在本着对于民族性问题的反思上,老舍将自己的忧虑之感不以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借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忧思,并将这种深切的忧国之思寄托在这些人物身上,更将这种思虑深入挖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层中,这与那个时代的文学要旨是相契合的。在老舍作品中,作者将视角聚焦在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以社会百科全书的方式,对此类人物的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关照,描绘小人物的众生相,他们有的成为为国捐躯的革命斗士,有的成为守卫故土的勇士,也有的成为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牺牲品。但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体会到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在国家灭亡、民族沦落的悲惨境遇之下还将面临饥饿与贫穷的重重考验。与此同时,作者将镜头直指小人物的灵魂深处,通过揭示人物灵魂的内在精髓,表现出此类人物生活的凄惨,从中感悟到民族自省信息,这可谓另辟蹊径。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规避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政治制度的黑暗,却常以作品中人物的现实经历来展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所经历的不幸与悲哀。[2](P69)由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幸投射到个人命运的悲惨,最后将此悲惨再上升成为整个民族的不幸,由此洞悉人物的灵魂深处,皆体现作者对于这些正在遭受不幸的人民的同情和悲悯。

从特殊时代境遇里,老舍对于民众的心理特点和精神气质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呈现出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与灵魂的弱点。

首先,源于五四运动的影响。20世纪开启了中国人民觉醒的篇章。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民在经历帝国主义的枪林弹雨后,一部分有着较为先进思想的人开始渐渐觉醒,五四运动是非常好的佐证。但是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出现了许多意外情况,老舍并不是一味地去赞扬这些新人以及新思想,反而以一种冷静且理性的眼光去洞悉透视这一切。在现实中仍然有着许多类似于老舍作品《赵子曰》中的“赵子曰”,此类人物在那个时代比比皆是。在“五四”思潮席卷后,很多青年学生无法正确且科学地理解其中真正的内核,而以哗众取宠的行为使自己更加的荒诞可笑。老舍曾说:“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终身做这样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对不会忽然想起去搞文艺。”老舍曾经说过没有“五四”他就成不了作家,可以认为是五四运动给他创造了成为作家的条件。[3]因此就更不会有他新的文学语言。在经历五四运动之后,作者认识到了国家和民族之所以经历苦难与打击的原因,更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因此在之后的文学创作里,老舍的文学作品总是体现出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也体现出老舍对于民族救亡图存的渴望与期盼。[4]

其次,体现在抗日战争的影响。抗日爱国战争的爆发,意味着民族危急存亡时刻的到来,突袭而来的枪炮改变了许多中国人既定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面对这种国难当前的危急情形,老舍的文学思想也随之产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八年抗战给老舍的影响是极深刻的,八年风风雨雨扩大了他的生活领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1](P17)而老舍的作品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剖析潜藏在人性最底层的灵魂,《四世同堂》这篇现实主义长篇巨著就是作者这种文学思想最好的佐证,这部作品被誉为老舍“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不同于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四世同堂》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是以自己熟悉的普通老百姓为切入点,撷取普通北京市民在沦陷区艰苦的生存境遇,作者有意规避描写敌我双方激烈的交战画面,而是将目光投注在那些生活在沦陷区人民群众的悲痛生活。作者通过对这些生活在沦陷区人民群众复杂的心理剖析,从而探索在那种敏感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国民普遍的心理动态及内心挣扎。作者对人民群众的现实描写和高度的艺术概括,使广大读者从中感受到身为亡国奴的悲哀和痛楚。作者将这些遭受着苦难的人们的生活描绘得愈加逼真、愈加详细、愈加真切,就愈能够激发广大读者对于抗日的热情以及爱国情感的爆发,从而可以实现民族救亡的目标。这也正好体现了老舍对于“国民性问题”文化思考的最高峰。

最后,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自始至终,老舍以自己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我国人民群众身上所呈现出的国民劣根性,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回避,而是以一种自省姿态去反思国民性格中的缺陷。作者在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大背景下,从现实国情出发,发掘这些潜藏在现实生活表面下民族性格产生缺陷的原因。正是作者这样坚持不懈地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其朴实而又贴近生活自然的描绘方式,才给读者呈现出更丰富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一切的文学创作追其源头都是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作者就是遵循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创作。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都受到传统礼教文化的熏陶,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弊病且麻木生活于理想的生活中,因此民族意识又从何谈起?老舍在对五四运动反思时说过:“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应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5]正是生活在这种充满着变革与阵痛的时代,才成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老舍以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向人们呈现人性与灵魂的深邃,并将此作为民族自省的依据,延续和深化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作者将主题提升到“改造国民性”的高度上,这也就形成了老舍独特的文学主题思想,即在思考改造国民性的同时还要沉思民族的救亡图存,这也许就是老舍文学主题思想的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

二、个人生命的特殊体验

特殊的时代环境,令老舍经历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亦使他建立了富有时代色彩的民族精神与情感色彩。因此从老舍个人生命的特殊体验来说,他有着丰富却又满含辛酸的人生阅历,这都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体现在老舍对于北京文化的眷恋,其中“家的味道”一直萦绕在作品中。一直以来,老舍心中都有着浓郁的北京情结。老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对于他从小成长的地方来说,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老舍曾经说过:“我真爱北平……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6]所以在老舍的文学作品当中总会散发出浓浓的京味。老舍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血与肉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有人说:如果没有北京,就不会有文学家老舍。[2](P14)老舍的文学作品经常以北京作为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地理背景。北京之于他,始终萦绕着家的味道,散发着如母亲般对他的期盼与召唤,因此无论走到何地,他始终心心念念的都是这个地方。在老舍朴实而又真切的文学追求下,北京元素便成为其作品中的常客。作者经常会采用真实的北京地理环境,拿着作品中的地点去北京进行考证,就会发现有许多地名在北京都是存在过的,令文学作品更具真实性与可信度。虽然老舍对于北京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北京也一直以来被视为他的生命之根,但是在进行文学主题的思考时,老舍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北京人而去刻意地遮掩,而是通过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里发生的一切进行着真实且深刻的描绘与反思。

有人认为《四世同堂》是老舍以地域为中心的“国民性”的形象化概括,这就说明基于老舍对于北京这片热土的熟悉以及源自内心的深情,使得老舍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文学主题的时候,在以北京为地域中心的前提下,描绘了源自古都的传统文化气息对北京人的深远影响,从而来挖掘存在于所有北京人身上所共有的精神缺陷。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下,他们形成了封闭保守、惶惑偷生、含愤忍让的精神弱点。[1](P270)在整个民族陷入危难的时刻,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同形式的反抗。在《四世同堂》全书中,作者塑造出来的那些以“祁瑞宣” “祁老太爷”为代表的人物,都是从“含愤忍让”转为“奋起反抗”的人物形象,是全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其实从这些成功的人物形象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老舍对“改造国民性”主题的执着,以及他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的对于民族新生的希望。

第二个方面体现在老舍的平民精神上。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在老舍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他始终将视角投注在小市民身上,即一系列的平民代表身上。他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平民形象,如《骆驼祥子》里朴实而悲剧的祥子,《四世同堂》中贤惠又勤劳的韵梅,《离婚》中懦弱又犹豫的老李等。这些人物被塑造得立体且丰满,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首先,这种平民精神与作者拥有丰富的底层社会生活的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舍出身于平民之家,在童年时期就饱尝生活艰辛、深谙世态炎凉,也使他广泛接触了下层平民,令他亲眼见证了一个个平民在黑暗社会里的挣扎与困扰。在政权更迭、社会黑暗、民族遭遇生存危机的背景下,最先受苦受难的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最多的也是那些被压迫、被剥削的平民阶层。所以老舍小说创作中的平民意识的形成、大众良心的感悟表现等都与老舍的童年生活和其本人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其次,这种平民精神也源于作者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老舍本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作家,在社会责任感的推动之下,作者对这个弱小的阶层给予了较多的关怀。从历史使命感的角度来说,平民与“五四”文化思想解放浪潮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而老舍之于五四运动又是一个旁观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老舍和平民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既对五四运动有所了解,又与普通百姓保持心理上的亲近。这也是老舍在文学创作上自觉选择平民化倾向的心理因素,由此也唤醒了老舍小说当中的平民意识。

三、生命体验的审美选择

老舍有丰富的生命体验,因此在时代光芒的指引之下,他以高远的见识与深情的笔触谱出了一曲民族壮歌,向广大读者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选择和精神追求,让人们体会到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一位爱国作家的生命选择。

从悲剧性的审美意蕴上来看,老舍的文学作品一直以幽默著称,文学界亦将他视为“幽默大师”。但深藏在喜剧性背后的是浓郁的悲剧感,“含泪的微笑”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大特色,亦是作家自身生命悲喜体验的审美选择。因此老舍作品的内核散发着浓郁的悲剧情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中,许多作家都患上了“忧郁型”的时代病,老舍就是其中一员,但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其他作家是由于受到了时代背景的渲染而产生忧郁的情感,老舍的悲剧情怀则并不完全如此,更多的原因是老舍个人的性格特色。一直以来,老舍被看作出生在苦难的摇篮中,他出生不久后便不幸经历了国耻、族恨、家难,父亲在保卫皇城的战争中壮烈牺牲,从此母亲便带着老舍兄弟姐妹几人艰难度日。在年幼的生活中,一家人都靠母亲给别人缝缝补补得以为生,如此贫苦的生活造成老舍年幼时营养不足,导致他三岁时才会走路说话。童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时期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老舍童年时不幸的遭遇,使得老舍的童年记忆是酸酸苦苦的,青春期时更是在求学之路上不断遇到挫折,幸有好心人的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也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充满酸涩的家庭环境中,老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忧郁的性格。

老舍个性形成的原因,不仅有家庭因素,亦有现实土壤的重大影响。老舍早年的京华岁月是充满着苦痛记忆的,在后来于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涯中也是饱受欺凌,那时他深深感受到种族歧视的伤痛与悲哀。因此在民族自尊心的指引之下,他内心这种忧郁情结时常交织在心间,所以作者最后将这些情绪感悟渐渐流露到作品当中,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悲剧意识。作者将视角切入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下层人民群众当中,而悲剧也主要发生在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且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也是十分复杂。在《二马》中马氏父子与温都母女之间的爱情悲剧就是生活和社会悲剧的产物;《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是在沉郁、压抑的性格中压抑着自己潜意识的人,是生活和性格共同造就了他的悲剧命运。正是作者童年时期不幸的人生际遇,使老舍饱尝世间的辛酸,由此积累了大量的含有悲剧性色彩的素材。因此在文学创作当中,出于一种对国家的忧患思想,老舍作品的文学主题离不开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并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悲剧来向人们展示社会的黑暗面。因此,作者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大量的生活素材来体现生活的本质和真实。

从时代呼唤下的生命选择上来看,老舍始终坚持“文学是时代的呼声”,这就说明老舍是坚持用文学作品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大时代背景,因此,作者将个人独特的生命轨迹与其生活的整个时代大背景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且紧紧追随时代大潮流的文学思想。在老舍看来,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应该走实际创作的文学道路,紧紧跟随文学发展所处的真实时代背景,通过作者的“自我”来反映整个背景的时代精神,并将小我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生命遭际与整个时代的生活实际情形交织在一起,并将当时那种普遍的人生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7]

老舍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素材都是来自现实的生活背景,说明在现实生活当中,老舍是擅长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往往这一类的作家都追求生活的本质与真实性。在老舍的文学作品当中,总是浸润着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深深的同情和理解,所以老舍笔下的这些小人物身上都再现着作者童年时期不幸的人生体验与经历。但是老舍的作品并不是仅仅在“表现自己、满足自己”,并没有将作品局限于此,更没有循此而走上极端的个人主义道路,而是以此为出发点,将个人人生经历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在经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五四”新思想的觉醒,还有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些一系列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都一一经历过,作者并没有逃离出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固执地钻在自我的小世界中逃避现实,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生命和生活的实际情形来表现时代主题。老舍的文学主题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文学主题承袭了鲁迅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思想,又增加了作者个人独特的文学感受,通过文学作品深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人民未来道路的选择的真实想法。因此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总会给人以一种启迪之感,作者对国民劣根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都表现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但其在文学作品中并未一味地否定全部,而是向人们传递着一种迎接新生的力量,为饱受精神困扰和生活磨难的人指出一条充满希望与新生的道路。

在老舍的作品中可以听到时代的脉搏,这也是老舍文学主题的独特之处。纵观他文学创作的发展轨迹,也是其不断求索国民灵魂的过程,在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中具有厚重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既能发人深省,还可以从中找寻到新生活的出路。所以老舍的文学创作不啻为20世纪伟大的民族自省的镜子和形象的中国现代化启示录。[2](P44)这是老舍循着生命和生活的实际情形向人们反映时代的主题,也是老舍文学主题独特的生成方式,更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老舍生活
老舍的旧体诗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纪念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舍的求婚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