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清
(绍兴永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065)
当下,纺织企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和创新,延用以往的管理制度已经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特征,干扰和阻碍着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这需要纺织企业及时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纺织企业应当结合生产特点及实际问题,重新划分和规划管理内容,最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创新意识不足的特点在很多纺织企业中都很常见,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就是说,纺织业机械生产方式一直没有很大的改变。虽然在产品研发和工艺改造等方面有细微的调整,但也只是模仿,并不是创造和创新。调查显示,在所有纺织企业中,拥有自身专利的不少,但是专利属性大多没有在发明创造类别中,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下纺织业中创新意识是相当匮乏的,必然导致纺织机械产品越来越同质化,进而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难度[1]。创新意识的缺乏还导致我国自产的纺织机械产品稀缺,仿造西方纺织机械产品及其零件的现象更为多见。
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稳定性、纺织机器质量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距,不能满足较多人的要求,不利于纺织企业盈利。调查显示,对纺织机器不满意的人占绝大多数,不满意大多集中在稳定性方面,可见国内纺织机械产品稳定性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纺织机械行业产业分布较为分散也是造成纺织机械产品同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下,仿造风盛行,再加上严酷的竞争环境,使得这类问题更为严重,不仅不利于纺织机械企业盈利,且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易产生生存危机,不利于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人们对纺织产品的质量和要求都在提升,且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使得纺织机械生产工艺在不断复杂化,也造成了机械生产过程中工艺多的现象,加上供应量多、环境保护目标限制,更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连续化的大量生产很难保证工艺流程有序、和谐。
很多纺织机械工厂的工作大多由工人完成。工人的负担是沉重的,工人的密集性、聚集性都增加了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管理的难度,因而加重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
纺织机由很多个零件组成,结构复杂、组装繁琐,再加上零件加工周期不同,使得短时间内生产一套纺织机的任务很难达成,必然会造成生产周期过长。
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很重要,很多纺织企业都很重视,尤其是基础工作中的设备维护、生产技术和工艺管理3个部分。设备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检修,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上报和解决,确保各种设施正常运行。生产技术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经验的整合、运用和创新实践,为提高生产力做准备。工艺管理主要涉及车间视察,并对车间的工艺生产流程做到全方位把控等。
纺织企业大多在生产规模、生产水平、工艺技术、人员规模、车间环境等条件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管理组织机构会不同,需要纺织企业结合实际,选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机构。
生产准备阶段的管理包含多项内容,如根据生产目标做统筹计划,合理汇总生产阶段中所需要零件的种类、数量,或者是依据产品要求合理设计纺织机并明确相关工艺,还包括依据企业实力去合理布局人力资源、设施、资金等多项内容的使用。其中,要特别对所需零件进行合理配置,切实把控零件数量与生产时间,为企业生产开源节流。
基本生产过程管理的目标多样,总结为4点。
(1)确保生产车间正产正常、有序运行,减少机器重启带来的损耗,为企业节省材料及成本。
(2)确保工厂协调性,主要涉及前后工序对准和细节调度。
(3)维持企业运转平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生产任务,并对工作进度进行范围管理,确保工厂运作效率保持在稳定水平内,确保在规定周期内完成生产任务。
(4)维护工厂、员工之间的良好秩序,要定期视察车间生产流程,确保使用的生产工艺符合生产规定,还要对工厂设施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止损,确保设备及机器的正常运转。还要加大工厂职工的培训力度,确保工人持证上岗,并为工厂职工和生产工艺要求调节好车间各区域温度、湿度,确保产品质量。在职工群体中落实责任制,达到加强管理水平目的。
零部件管理的内容较为琐碎,对满足纺织生产需求、外观及性能符合质量要求的零部件生产进行科学控制,明确数量及质量,尽可能在节省企业工人成本的基础上将剩余零部件保存好,在恒温环境中放置,确保零部件质量、使用寿命不受影响。还要对零部件做好分类,便于日后寻找和实际应用,记录零部件使用情况及所剩数量,对于数量偏少的零部件要及时购买,防止延误生产周期。
技术是纺织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更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纺织企业的技术管理应得到重视,具体工作包括对市场技术发展、市场产品需求、市场未来前景等进行探查,确保生产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并及时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定期检修并积极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要对生命周期进行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管理,定期查验计量工具精密度,积极聘用相关人才,以此来提高生产力[2]。对企业员工还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使得工厂职工可以掌握基本技术并能牢牢掌握先进技术,确保工厂生产。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状况监测,并对设备的采购及使用做到严格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还要对资金运行进行科学管理,将每一项资金支出做到明细清晰。对于大型机械设施的维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整修,通常周期在2~3年,需要将所有组成零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查、替换;小型修理周期一般在2~3个月,对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拆卸,并完成修复或替换工作,使得设备可继续运行。设备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及生产周期,定期检修是必要的,也需预留出维修费用,并一一做好记录[3]。
工艺管理有4项内容。
(1)生产工艺设计,原材料配置、工序繁琐程度、工序性能等。
(2)新工艺要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全面投入使用之前,要先进行试生产,将工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呈现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上呈领导,获得批准后再进行新工艺的全面投入使用,并细分责任,加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严谨性,确保生产进度有序推进。
(3)新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在原材料、产品结构上进行筛选和调整,并致力于深度加工和加工误差减少的研究中,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显著效益。
(4)设施更替,主要是淘汰旧设备、替换新设备,涉及新设备购买数量及效率水平等级,主要受预算资金、购买计划影响,需要事先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设备、购买设备,并对购买来的设备进行试运行,运行无误再投入生产[4]。
空调管理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利用空调的属性进行温度、湿度、滤尘等方面的调控,辅助生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纺织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大跨度发展,纺织生产企业管理技术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大众需求。当前纺织业在企业管理技术上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认清问题实质并制定和实施相关策略,还是能够很快进行转型和升级的,只有这样,纺织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