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军东征胜利原因的思考

2020-12-20 16:19侯金卓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苏区

侯金卓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935 年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的转移,与此同时,陕甘苏区的中央红军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是军事上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其次是兵员及物资补给困难,中央红军长征虽取得了胜利,但自身损失惨重,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粮食物资匮乏,无力保证红军队伍的兵员补充和军需供给,中央红军何去何从问题亟待解决。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从军队修整与物资补充需求、山西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山西的人口经济情况、陕北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未雨绸缪、全国抗日救亡情形等因素进行考虑,经过科学分析认为东征山西是最正确的行动方向,最终形成了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的战略抉择。

一、政治策略,正确指引

1.正确决策,东征山西

东征山西的战略抉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对于红军的何去何从问题,党内当时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主要包括:向南与东北军、十七路军作战,谋求发展;向西去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创立新的根据地;向北打通和苏联的关系,取得共产国际的支援;毛泽东提出红军东渡黄河,向山西发展的战略主张。毛泽东经过科学分析认为:在地理上,山西地处黄河中游,东邻河北,北接察绥,南抵河南,西壤陕西,既是保护党中央所在地陕北的一道天然屏障,又是实现直接对日作战的重要咽喉,这是我党争取对日作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通道;在经济上,相比于陕西,山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可以进行扩充红军、筹集作战物资,更好地解决红军给养问题;在军事上,阎锡山派出五个旅“进剿”陕北苏区阻止红军东征山西,可将入陕的晋绥军调回山西,缓解陕北苏区的压力;在外联上,可避免与国民党东北军、十七路军作战,在恢复期减少伤亡,保存实力,同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地域上,东征山西,可开创吕梁抗日根据地,与陕北苏区紧相依托;在政治上,抗日讨阎,可以赢得广大爱国人士的支持,推动华北乃至全国各地正在兴起的抗日救亡高潮。对于刚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向南向西向北都不利于队伍的修整和恢复,不利于补充兵员和筹集物资准备对日作战的力量,东征山西是最正确的行动方向。

东征山西的任务明确。1935 年12 月27 日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会上统一了关于渡河东征的思想,规定了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一是正确地估计敌我力量,红军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汉奸卖国贼的军队;二是猛烈扩大红军;三是红军主力部署的基础应放在“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上,从思想和理论上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保证了东征的顺利进行。[1]明确的作战原则和任务,是红军进入山西之后有的放矢的进行战斗,有序开展扩红筹款赤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统一战线,立场坚定

中共中央在决定东征山西到回师陕北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坚定不移地秉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立场。这一方针贯穿在整个战斗过程以及对蒋介石和阎锡山的态度上。

首先体现在战斗过程中。决定东征后不久,总部就令八十一师从甘泉撤围,当时八十一师在陕北甘泉围困守敌,守敌只能坐以待毙,我军主动撤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价值,使东北军看到了我党是真心抗日,坚持民族统一战线的。[2]对俘虏也体现了我党的这一方针,俘虏中有抗日想法的士兵编入红军,没有的便释放回乡,晋军团长郭登瀛被俘,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对他讲解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回师西渡后,毛泽东接见他,要他带信给杨效欧转阎锡山,转达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其次体现在对蒋介石和阎锡山的态度上。东征前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共同签发了红军东进抗日的命令,命令指出:抗日红军愿意同一切革命人民联合起来,不问什么人,只要是愿意打日本,打汉奸卖国贼的都要同他讲亲爱,我们只打日本同汉奸卖国贼,欢迎一切敌方官兵到抗日红军中来。渡河成功后,立即发布了“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命令”,回师陕北后,发布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一直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开展工作。正是我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显示了抗日的决心和实力,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争取张杨,稳固后方

红军东征山西后,陕甘苏区的安全和保障是中央的一大顾虑,要使红军进可攻退可守能够顺利返回陕北,就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陕甘苏区的安全。国民党部署在陕甘根据地周围的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陕北的井岳秀、高桂滋等部,中央军的胡宗南、关麟征、毛炳文等部。[3]张学良与杨虎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争取的。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央局,负责后方工作,以争取东北军为中心工作。[4]东征期间我党和东北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以及互不侵犯等八项协议,和十七路军建立了抗日友好互不侵犯协定。

中共中央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争取不仅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更保障了陕甘根据地的安全,为红军东征山西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东征的顺利进行。

二、军事方针,精准判断

1.军事策略灵活

兵分三路,互为辅助。中央军入晋使得敌我实力悬殊拉大,如若顽强抵御,既有违我党我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共同抗日的方针,又无法达成我军扩红筹款的任务。东征红军总指挥部3 月12 日在孝义郭家掌村召开军团领导同志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行动,兵分为左、中、右三路军,中路军牵制晋西方面的孙楚、杨效欧等部,左路军北上牵制晋军主力,右路军南下扩大红军和筹款。红十五军团牵制了晋军不少主力,配合了红一军团,在晋中和晋西汾河流域广大地区发动了群众,扩军数千人。[5]正是三路军队之间相互配合,互为辅助,才能达成东征兵员补充和物资补给的任务。

围而不打,保存实力。中央军入晋之前,红军与晋绥军的人数及武器装备差距就很悬殊,人数比例更是近似于1∶10,整个东征期间,我军对于城市大都采取围而不打的军事策略。红一军团沿着同蒲路两侧,先后围困了霍县、赵城、洪洞、浮山,敌人不敢出来,我军也没有打这些城市,只在附近筹款,打土豪,发动群众参加红军,完成了任务也避免了大规模作战,减少伤亡保存实力。[6]

攻打防守,进退有度。在兑九峪战斗中,据情报称敌人只有4 个团,战斗打响后发现是14 个团,红一方面军总部鉴于敌人兵力超过预期,敌我实力悬殊,及时撤出战斗,保存了兵力。4 月28 日,毛泽东、彭德怀在全面分析了山西、陕西、甘肃的敌情后,认为东征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了避免大规模内战,保存实力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决定回师陕北,于5 月2 日下达了挥师西渡的命令。我党在军事中进行了科学判断,确保在最低伤亡的基础上取得了东征的胜利。

2.军队纪律严明

命令下到细微之处。东进山西要进行偷渡,偷渡不成才改强渡,所以便有了行军之前精细的命令。比如对于声音方面有行军期间不准讲话,身上东西要绑牢不准发出声响,咳嗽时要捂住嘴等规定,以免发出声音惊动敌军,对于光亮以及安全等方面,则有行军期间不准抽烟等规定。行军前各排进行仔细检查,直到全部达到要求,在跑圈检查时,有的人跑掉了水缸子,都会受到连长严厉的批评。军队严谨的作风是成功渡河以及取得最后胜利的保障。

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东征期间红军时刻严守军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住老百姓家,从来不住正房、好房,实在住不下就住牛棚,没有要紧事从不随意进房东的住屋。红二十八军渡河之后,负责后勤供应筹款筹粮的王道山在工作时把不该没收的商号财产没收了,违反了政策,刘志丹军长和宋任穷政委要严肃纪律枪毙他,他和几位同志把没收商号的东西找回来还给商号,损坏的如数赔款,并向老乡一再道歉,鉴于他一直以来工作的积极性高,此次犯错是由于政策学习不够才放了他。

东征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青年加入红军,筹集款项物资,在山西民众中成功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取得胜利和获得群众信任的保证,也是当代强军目标在当时的体现。

三、军民鱼水,抗战情深

1.红军帮助人民

东征期间,红军深入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路经双池镇西庄村时,了解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不仅派战士为群众挑水,而且寻找水源,在村东小山脚下挖到山泉,根治吃水问题,群众亲切地把这股泉取名“幸福泉”。此外红军战士还教当地儿童读书写字、文艺队为群众演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并通过开展群众运动,打土豪、斗恶霸,将缴获的粮食无偿分给穷苦百姓等,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2.人民心向红军

群众为红军战士送温暖。神府群众看到红二十八军战士在冷天赤着脚,穿露脚趾的鞋子,自发组织在几天时间做了2 000 多双鞋袜,连同不少白面、大红枣、猪羊肉、鸡蛋等东西送给红军。

群众参与东渡黄河。红军东渡黄河的必备条件就是渡船和熟悉水性的掌舵人。群众献计献策,用当地扎羊皮筏子的办法帮红军解决了渡河船只的问题。对地形、道路、渡口、黄河都非常熟悉的当地水手工人,操船很有经验,心甘情愿地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撑船渡河,在红军顺利完成东渡黄河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群众为红军出谋划策。东征过程中,红军工兵连在执行破坏同蒲铁路的任务时,先是采用了埋铁轨、挖掉路基的方法,老百姓指出这样做意义不大,很好恢复,铁路老工人阎达明建议红军把铁轨搭起来用火烧,红军用这个办法成功破坏了铁路,后来阎锡山花费了很长时间才修复。红军在破坏火车头时,由于对蒸汽机车缺乏系统的认知,只用炸药炸坏了机车的车轮,在铁路工人的指点下,后续炸掉了车头的锅炉,破坏了车站的供水系统,这才得以彻底地破坏了机车。

正是由于我党我军在东征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取得胜利。

红军东征期间实现了扩充红军、筹集物资款项的目标,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并在多地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地方组织,同时迫使阎锡山调回在陕北的晋军,缓解了陕北苏区的压力,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在抗战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是党科学决策、精准的军事判断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集中体现。

猜你喜欢
东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苏区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百名科技工作者重走红军东征路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杜文秀起义扩张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论毛泽东抗战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征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