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碧山村乡村治理模式

2020-12-20 14:53叶成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碧山山村村民

叶成霞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00)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乡村地域辽阔,如何对乡村社会进行有效治理自古以来是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开启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征程。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是指生活在某个乡村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采用适宜的治理方式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乡村社会秩序正常运转,以实现乡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安徽省黟县碧山村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内在需求,并借鉴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形成了以村两委为领导,其它自治团体为补充的多元化协同治理模式。该模式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乡村治理模式,它为全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村庄实际情况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北面,村落因北枕黄山余脉碧山而得名,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东晋哀帝隆和元年(公元362 年)建村,距今已有1600 多年的历史。碧山村自然风光秀丽,漳水和霁水环抱村子东西两侧,齐墅湖北干渠穿村而过,良畴美柘,畦畎相望。碧山村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共有进士11 人,是北宋政治家汪勃、清代书法家汪联松、近代教育家汪达之的故里。碧山村至今保留着典型的徽州古村落历史风貌,传统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街巷弯曲幽深,现仍保存有宋代私家园林遗址、明代书院、清代古塔,有明清时期古民居、祠堂300 余处,厅坦72 处,古井104 眼,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

2 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经验

传统徽州社会是个宗族社会,有“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常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之称。碧山是徽州汪氏宗族的世居地,今碧山汪氏第九十代后人汪源清仍存有元大德丙午年(1306 年)修的家谱,其中记载:“汪氏世华、四十四代,隋人历唐,系一名武将,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唐封越国公,新安府主。汪氏华生九子,其七子爽公,繁衍后代至五十七代宗明公,由祁门井亭迁至黟县黄陂村。”由此可知碧山汪氏为唐越国公汪华之后,宗明公为碧山村汪氏始祖。明代,汪氏宗族逐渐发展壮大,建有支祠13 座,统宗祠2 座,形成“十三门”祠堂,族内也出了众多名宦乡贤。清代,碧山村接受北方中原世家大族以及周边地区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主要有何、王、李、丁、金、程、张、查、胡等姓氏。各个宗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根据长幼亲疏关系排序,形成了严格等级秩序的宗法制度。族法家规以劝善惩恶、广教化而厚风俗为己任,以协调邻里关系、稳固乡村社会秩序为目的,具有管理约束本族成员的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宗族拥有族产,可供修桥筑路、兴修农田水利、济贫恤孤、赈灾助学之用,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作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的宗族制度与国家层面形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科举制度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同贯穿于碧山村乡村社会治理始终,促进和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为乡村社会得到有效的治理,碧山村各个宗族聚族而居、和睦相处,村中文风兴盛、商业发达、崇祀孝义、秩序井然。

传统时期碧山村的乡村社会治理实现了维持碧山村千年的稳定与和谐,其治理中所积淀下来的许多成功经验在当代乡村治理中仍然发挥着功用,碧山村民将传统乡村治理中的优秀经验结合当代乡村社会具体情境加以运用,使得碧山村的和谐发展在当代得到延续,并赋予新时代的特征。2019 年在首届中国乡村榜的评选中,碧山村以657.78 分位居榜单第6 名,其中的最大魅力就是被誉为“新时代乡村自治的典范”,而这都得益于当代碧山人卓著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理念。

3 当代乡村治理模式

碧山村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法制教育、历史传承方面入手,探索合适、合理、有效的治理路径,使得碧山村的“乡村之治”成效显著。

3.1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农村。乡村繁荣离不开农业和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也是评价乡村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碧山村有水田2400 多亩、桑园2200亩、茶园1500 亩、山场13840 亩,因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碧山村形成了以水稻、油菜、蚕桑、茶叶种植业为主,手工艺和养殖业并重的多元产业格局。近年来,由于作为古村落的碧山保留了乡村原有的优美环境、民俗风情、人文价值等,碧山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并把农业、文化、旅游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健康养生产业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产业,探索“农业+文创+旅游+康养”、“农业+观光+体验”、“互联网+农业”、“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多样的发展模式,造就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队伍。碧山村还定期对村民勤劳致富情况进行评价,评选“致富领头人”、“科技带头人”、“种植能手”、“养殖能手”等。目前碧山村有26 家小型商店,45 家民宿客栈,20 家木竹、食品等加工工厂,13 家养殖场,吸纳了当地村民乃至周围乡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随着碧山村经济实力的增长,碧山村出去的“精英”也开始回到家乡参与乡村的建设。汪程龙就是其中的一员,汪程龙从北京某著名高校毕业后便留在北京做生意,2014 年汪程龙回到碧山村,成立了黟县云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乡村教育以及乡村产业发展。

3.2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民美好生活的愿望不仅是经济富裕,还有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碧山村山清水秀,是漳河的源头,境内植被覆盖面积达70%。碧山村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施乡村绿化活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村内组建了卫生清洁队伍和“环境卫生监督组”,保洁员早晚对村庄进行打扫,“环境卫生监督组”不定期对全村进行检查,全村卫生状况得以保持全天候清洁卫生。碧山村作为黟县境内的水源地,也是黟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水域被执行一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禁止在水中捕鱼,每天由专人划竹筏对水面垃圾进行打捞清理。为不断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广大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村内还开放了“生态美超市”。“生态美超市”是碧山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三化”处理的中转平台,便民惠农的服务平台,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传播平台。村民以户为单位申请办理生态美超市会员卡或建立“绿色账户”,通过垃圾兑换、门前三包及庭院美化,各项文明行为累计生态积分。村两委评选季度、年度“生态卫士”或“生态美之星”,经公示后给予“生态红包”奖励,碧山村民踊跃参与。

3.3 发展先进文化,凝聚村民精神力量。乡村的魅力不仅表现于村庄外在的良好形象,更蕴含于民风内在的质朴与和谐。实现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加强村落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成为碧山村急需解决的问题。碧山村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面卓有成效。碧山村除了建有碧东、碧西2 个平安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4 个文体广场和1 个体育广场外,村史馆和农民文化乐园也初见雏形,这为村民开展黄梅戏、傩舞、舞龙舞狮、广场舞等活动提供了场所。闲暇时间村民读书看报、打球健身、跳舞唱歌、下棋娱乐、吹拉弹唱、写字作画、竹编雕刻等已成为碧山村新风尚。为拓宽和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村内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正能量提升工程,每年在全村举办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优秀尊老爱幼和睦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3.4 坚持法治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礼”是调节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但是单凭传统的道德力量难以构建一个和谐的乡村社会,为搭建一个德法相彰的基层治理构架,碧山村全面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大力加强乡村普法教育。在农家书屋设置普法活动室,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出法制宣传海报,将刻板的法律条文以通俗易懂的图画方式在村内进行推广和教育。还制定了具有碧山村特色的村规民约,并树立起村规民约在碧山村作为“小宪法”的权威作用。《碧山村乡规民约》 共40 条,3222 字,分为开篇、爱国篇、敬业篇、诚信篇、友善篇、干群篇、违规、结语8 个部分,对村民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邻里关系、村风民俗、公共秩序、计划生育、殡葬婚嫁、住宅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和谐“音符”,碧山村深入开展以“作退一步想”为基础的人民调解法,按照听(倾听当事人陈述事情经过)、理(梳理脉络,辩证分析,找出症结)、劝(参观“作退一步想”文化墙,以“作退一步想”故事进行劝导)、借(借古喻今,启发当事人开拓“作退一步想”矛盾化解思维方式)、退(各退一步,换位思考,趋利避害)、和(解决纠纷,握手言和)6 大步骤化解矛盾纠纷。

3.5 留住传统之根,保护文化之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村民的过去,是村民乡愁、乡恋、乡情的根。碧山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之融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留住了优秀历史文化的印记。碧山村古黟傩舞,俗称“出地方”,是安徽省非遗项目,碧山村组建了以非遗传承人欧阳灶信为核心的碧山古黟傩舞表演队。还组建了“双碧”黄梅戏剧团和龙狮表演队,每逢重要节日和活动,黄梅戏和龙狮表演都必不可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龙狮表演队和戏剧团经常应邀去西递、宏村和县城演出,也被邀请参加全国、省、市、县级重大文化活动。为挖掘古黟飞鸢文化内涵,碧山村组建了风筝队,由老一辈传承者传授制作工艺,培养爱好者,先后在五里桃花节、“走进春天—柯村油菜花节”、南屏旅游景区多次展示“九龙飞天”。为加深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碧山村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村民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例如“话端午传统文化讲座”、“徽州历史文化讲座”等。碧山村每年举办竹雕、木雕、石雕工艺品展览,作品都是村民手工制作的,且大多外观精美、质量上乘。近年来,许多文化人士回归乡土,以艺术的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对古祠堂、古民居等进行改造利用,目前已经营造有碧山书局、碧山供销社、猪栏酒吧等文化空间。更值得称赞的是碧山村村街巷路的命名,2016 年,碧山村村街民巷的58 余条石板路铺就即将完成,通过查阅史料、走访乡贤、共同协商最终完成命名工作。主要路名有枫树岭路、东头街路、前升路、黄陂路、丁家坦路、黄家墩路、翰林弄路、耕读园路、名贤堂路、大本堂路、培筠园路、仁让路、周同坦路、人字街路、明睦堂路、八房厅路、金竹园路、树德路、云门路等。这些路名反映了碧山村的历史文化,背后有着广为流传的故事和传说,例如东头街路是以旧时的东头街命名,东头街东西走向,长达300 余米,房子南北相对,前店后坊,鳞次栉比。东头街在清中期时最为繁盛,有肉店、米店、酒店、金银店、轿店、豆腐店、剃头店、杂货店、糕饼坊、药材铺、花轿店、裁缝铺、纸扎店、竹器店、寿材铺等20 多家店铺,极为繁华,相传一个人从出生到百年归终,所需物品,不需出街,皆应有尽有。旧日东头街的繁盛景象已逝,但东头街商阜的故事久久流传,是一代代碧山人的骄傲。

碧山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将乡村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治理的突破口,希冀在经济发展绩效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运转。但同时对生态环境严格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碧山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了碧山村的山水田园气质,把碧山村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宜居的村落,2005 年碧山村获市“生态文明村”称号。碧山村开展的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为目的,力图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社会稳定,如今碧山村的新时代农村农民精神风貌得到了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得到了培育,社会文明程度总体提升,呈现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反映了当地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的村规民约,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通俗易懂,让村民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社会反对和摒弃的。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全体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同和遵守,2017 年《碧山村乡规民约》 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村规民约”和“全国优秀村规民约”。“作退一步想”的人民调解法借助古人之哲思,解决今人之困惑,创新了乡村法治建设的手段,有效的调解了村民之间的纠纷。古黟傩舞、龙狮表演队、“双碧”黄梅戏剧团、风筝队的组建,传承了民间传统技艺,为抢救地方非遗工作做出极大的贡献。古祠堂、古民居被改造成碧山书局、碧山供销社、猪栏酒吧等文化空间,把传统文化的实体遗存空间灵活运用为现代文化的传播载体,使得碧山这个承载有千年历史记忆与文化气息的古村落备受青睐。村街巷路的命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使村民在传承历史记忆的过程中,保护了文物遗存。

猜你喜欢
碧山山村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山村日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 思
山村之晨
夜来碧山书院练字抒怀
乡思
山村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