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琳
(河北省眼科医院验光科,河北 邢台 054001)
随着我近视的青少年患者的数量逐年提高,对中轻度患者的进行近视调节和延缓便成了眼部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1],相关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在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因此开展对比实验,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与普通框架镜的比较效果研究其对视力的调节功能,具体效果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中低度近视青少年患者114例,按照配镜方式分为框架镜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57例患者,男34例,女23例;年龄11~16岁、平均13.05±1.25岁,框架镜组57例患者,男33例,女24例;年龄10~15岁、平均12.21±1.97岁,两组患基本资料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已排除近视眼家族史患者,排除眼部具有他症患者。
1.2.1 两组患者单眼、双眼灵敏度测量方式
检测人员为两组患者均采用正负2D的反转透镜法对患者单眼、双眼进行±2.00DS进行视标观察灵敏度测量。单眼、双眼均进行3次测量,单眼测量后稍适休息后在进行双眼测量。观测结果取3次平均值。
1.2.2 两组患者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测量方式
检测人员在患者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均进行一次测量,测量方法均为VonGraefe梯度法,并按照归规定测量患者的初始隐斜度数和最终隐斜度数、附加度数,并根据公式进行计数。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灵敏度测量显示,框架镜组患者单眼、双眼灵敏度平均为(14.85±3.82)周/min、(12.53±3.84)周/min,实验组患者单眼灵敏度平均为(10.42±2.75)周/min、(9.86±4.25)周/ m i n , 比 较 结 果 分 别 为(t= 6 . 6 8 5 ,P=0.001)、(t=6.96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角膜塑形镜的实验组患者的单双眼灵敏度明显好于框架镜组患者。
通过对患者的两次A C/A 值测量显示,框架镜组患者实验前、实验结束后的AC/A值平均为(4.14±0.32)度、(2.51±0.29)度,实验组患者单眼灵敏度平均为(4.14±0.33)度、(3.28±0.51)度,比较结果分别为(t=0.054,P=0.957)、(t=10.17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两组患者的的AC/A值无较大差异,但在使用角膜塑形镜后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AC/A值明显好于框架镜组患者。
随着我国的电子产品增多和普及,出现近视的青少年患者也在逐渐增多,对于青少年视力的保护便成了眼科中最被关心的课题之一,目前常规矫正和调节方法有角膜塑形镜和框架镜两种方式,但由于青少年的眼球处于发育状态,加上患者学习阶段用眼较多,导致框架镜的效果有限,多数患者的近视度数仍然会持续上涨,一些患者需要一年更换一次甚至两次框架镜[2]。
而角膜塑形镜采用科学的设计,使患者在白天角膜的表面形态(曲率)在晚间休息时快速降低,从而帮助患者的角膜降低屈光度,保证了眼球的灵敏度,并以此提升角膜的调节功能和眼球成像质量。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用眼过度造成的眼轴长度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而眼轴长度与近视有着明显的关联性[3]。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实验组患者在实验后单眼。双眼灵敏度均高于框架镜组患者,证明了角膜塑形镜确有保证眼球灵敏度,降低角膜表面曲率的作用。两组患者在实验前的AC/A值不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实验组患儿的AC/A值与框架镜组具有较大差异,这也表示角膜塑形镜对中轻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具有视力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角膜塑形镜对中轻度近视青少年患者视力具有一定的调节和缓解能力,家长需要按照医嘱来加强对患者的使用角膜塑形镜的监督,以便其保护视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