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艳,孙艳红,付 莹,张 猛,石丽华,陈曼丽
(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脊柱脊髓损伤(SCI)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多见于车祸及工矿事故,包含有各类型的脊柱骨折、骨折脱位、部分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病后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受影响,易并发多种并发症[1]。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损伤(NB)为临床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救治患者长期排尿障碍可诱发肾衰竭,导致其死亡[2]。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改善此类患者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膀胱容量为护理重点,以往常规护理应用效果一般,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为研究康复训练对此类患者的影响,选入我院88例病患完成随机对照观察,详情如下。
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8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康复训练组及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男27例,女17例,平均38.69±5.97岁,康复训练组男28例,女16例,平均38.87±5.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给予患者留置导尿管,常规SCI电动起立床训练,指导患者日常饮食,知识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同时接受康复训练护理,详情如下。
①挤压膀胱排尿指导:护理工作中严格控制患者每日水摄入量,根据其每日排尿量、导尿频率等进行导尿训练,拔出导尿管后要求患者自行挤压膀胱排尿,逐步掌握挤压膀胱排尿方法。
②间歇导尿指导:利用间歇导尿可进一步尽快患者膀胱进行周期性扩张,帮助膀胱反射性功能更快恢复,此导尿法4 h/次,当患者2次导尿周期排尿量>150 mL,残余尿量<300 mL时,调整导尿周期至6 h/1次,当其2次导尿周期排尿量>200 mL,残余尿量<200 mL时,进一步调整为8 h/次,当患者每日可排出尿量>2000 mL,残余尿量<100 mL时,导尿周期改为12 h/次,当患者自主排尿超过2 h/次时停止。
③膀胱功能训练:结合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膀胱功能训练,主要从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行为训练等进行。
④电针治疗:选取5~10 cm长,0.5 mm直径消毒针,刺入患者会阳穴及八髂穴,刺入3~6 cm,频率设置为40~80 Hz,0.5 h/次,2次/d。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
康复训练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92.58±10.68 mL、389.62±40.65 mL,常规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140.24±20.54 mL、308.66±30.51 mL,康复训练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常规组(t=12.584,P=0.001),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常规组(t=10.647,P=0.001)。
目前针对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干预办法为导尿,通过各种导尿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排尿,减轻其肾脏负担,以避免肾脏损伤及尿路感染的发生。但实际护理工作中仅给予常规导尿护理无法根本解决患者膀胱功能障碍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相关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3-4]。
康复训练护理为临床针对由于疾病导致某部分机体、组织、器官功能丧失或障碍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其损失或障碍的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在骨折、肢体功能障碍等患者护理中表现出良好效果。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挤压膀胱导尿帮助患者快速缓解排尿障碍,减轻对排尿障碍对患者肾脏的影响,通过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反射性功能恢复,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电针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进一步建立反射性膀胱,进一步帮助其恢复神经功能及膀胱功能。
综上所述,在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利用康复训练护理可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