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究

2020-12-20 12:07
新农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前班心理健康幼儿园

刘 鑫

(沈阳农业大学幼儿园,辽宁 沈阳 110822)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因受教育的环境、经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面临重大的考验。现阶段各部门都在关注“扶贫”这个项目,解决了经济的贫困却始终解决不了能力的贫穷,在扶贫的路上笔者发现,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不仅仅是服装、文具,更多的是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教育信息以及情感的缺失导致的心理问题。本文从辽宁省鞍山市J 镇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2 研究对象

3 ~6 岁留守儿童(以辽宁省鞍山市J 镇某村为例)。

3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教育基本交给了老人,而农村3 岁幼儿接受学龄前教育的人数少之又少,基本都在没有受过教育的老人看护下成长,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地区幼儿园也较少。但在入小学前,留守儿童会参加学前班的学习,学前班的教师多数为农村初中毕业的妇女,以简单的背诵古诗、写字、计算为主要课程。留守儿童从行为习惯、心理健康、艺术熏陶、道德行为、情感培养等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3.1 受教育的环境违背成长规律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适龄的年龄为3 ~6 周岁(或7 周岁)那么在农村留守儿童中3 ~6 周岁的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并非幼儿园,而是在老人的看护下的自由散漫教育,7 岁幼儿所接受的教育也仅是具有严重小学化倾向的课程。

3.2 学前教师能力的缺失

根据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会接受半年或一年的学前班,而授课的教师大部分是农村妇女,最高也只有初中水平的文化程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甚至有的教师直接拿着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教学,拼音、识字、计算提前进入小学化教学,没有五大领域课程、游戏支撑的孩子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失。

3.3 情感的缺失造成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爱心结对子扶贫中与其近距离接触发现留守儿童对人冷漠、喜欢独来独往、做事比较自我、胆小言语少、群体生活能力较差。幼儿期是心理健康形成的最重要阶段,性格形成将影响其一生。

4 解决对策

4.1 利用本土资源开创新课程

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以五大领域及游戏课程为主线,为了使留守儿受到相应的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本土特色,以安吉游戏为基石,创新农村课程新模式,回归自然,从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勇敢的气质等良好的品质。

4.2 送教下乡

与政府部门或爱心自愿者协会联系,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一对一辅导教师,从环境创设、教学课程及幼儿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帮扶,与此同时让山里的教师走出来跟岗培训,从而使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4.3 打开心理疏导新思路

陪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但经济收入也是他们最难的抉择,介于此,绘画疗法课程、沙盘课程可以让孩子们打开心扉,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在做自愿公益服务的路上,我们看到太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问题,希望更多的专家、爱心人士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自愿服务工作中,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学前班心理健康幼儿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学前班
工资收入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