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新
(铜陵民建会员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2019年8月5日,由于受近期国际贸易争端不断、美联储降息、中美经贸谈判进展不顺以及美方声称将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等综合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破7”。这自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多次即将“破7”而后在6.96关口收回失地以来首次“破7”,也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少数国家通过推行强权政治,汇率出现阶段性异常波动[1]。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底):在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一阶段,金融人才缺乏,人民币贬值极度严重,1948年我国发行人民币在建国初年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截止于1952年汇率调整近百次。
(2)1973年~1978年,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人民币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人民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1971年12月、l973年美元两次贬值,以后美元汇率又持续下浮,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人民币快速升值。这一期间汇率调整频繁,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调整了61次之多,l979年升值到1.49人民币/美元的水平,汇率高估现象不断趋向严重。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中的经济转。自1981年1月1日起,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同时公布牌价,仍采用“钉住汇率制”的计价原则。
我国在1085年进行了内部结算价的制度取消,从而改变为更适合国际贸易的官方汇率方式,进行国际化的外汇交涉。从1985年到1990年我国进行对于官方汇率不断调整,下调了12.5%的对美元比值,并且因为1988年到1993年的国内金融波动、通货膨胀等因素,官方汇率又在下降,在1993年年底对美元比价到了最低的8.2人民币/美元。但在1993年后,国家级进行了对于市场的部分干预与调控,将官方汇率进行调整到正常范围[2]。
在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调剂价与官方汇率的相挂链,通过管理浮动汇率制来进行对于市场的需求供应,从原有的行政干涉转为市场机制调整。从此后人民币进行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态势。
1994年~2005年采用事实上顶住美元的单一汇率制。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事实上是实行了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其中近10年里,固定汇率为1美元=8.28人民币。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4年3月15日:人行决定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间价数据,2005年初~2014年底,人民币累计升值达26%。
人民币外汇汇率由2014年1月30日1美元兑换6.0408元贬值到2019年8月7日1美元兑换7.0657元,累计贬值16.97%。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度呈现对美元单边升值的态势,直到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趋方向出现调整,出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现象,尔后且有涨有跌,即目前所说的双向汇率波动。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因此,国际收支大幅顺差是前期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上升以后,随着国际收支趋于均衡,汇率也将处于双向波动,汇率的双向波动也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走势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双向波动新常态时期。
(1)认真研究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宏观政策、实时关注形势环境变化,提高应对汇率变化的预见性和敏感度。汇率受国家政治、经济、技术水平、利率、通胀、进出口贸易差、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等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宏观政策的变化而变动。汇率变动对一国企业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汇率变动频繁或较大甚至会影响到一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对此,只有认真研究宏观政策、实时关注形势变化,积极有效应对汇率波动,提高自身的预见性和敏感度,才能有效化解因汇率波动给我们带来的风险。
(2)建设高水平外汇管理团队,培养优秀外汇管理人才。当前,在国际政治环境风云变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时有抬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的背景下,国际安全体系和经济秩序受到冲击,汇率作为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金融工具或手段,正面临着大幅波动,为此,我们应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外汇管理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外汇管理人才,时刻高度关注包含汇率变化在内的各类重大经济风险,并加以积极有效应对与防范。
(3)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管理制度,规范外汇业务操作行为。外汇管理制度是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着重大影响。从国家到企业乃至个人,只有依照外汇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范外汇业务操作行为。
目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是跟单信用证与货款预付等方式,但是在汇率风险中不同的结算方式承担风险不同。对于出口者来说,预付货款过程中,如果人民币升值就可以拥有更高利益,相同的在跟单信用证结算方法时,如果人民币出现了升值的迹象,就要尽早结算,采取即期信用,减少收汇带来的利率波动上的损失。
企业也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来降低风险。常见类型有进口押汇、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出口保理等。
(1)进口押汇是指申请人进行对外委托签发进口信用证,在进行汇付通知书过程中,用单据作为货运担压进行立即对外垫付进口货款的方式,对进口商而言形成一笔外汇结款,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汇兑收益,以此达到降低汇率风险的目的。
(2)出口押汇指的是进口商在进行货物发放之后以单据形式对于银行进行押汇申请,并且可以相对早的进行外汇收取。目前我国规定出口商在进行押汇出口手续完结后即可进行办理,相对而言能够降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3)票据帖指的是银行拥有一定的追索权,进行对于票据未到期的金融机构进行远期收汇,也就是期化,出口商在这种银行申请下能够进行对于现汇的保留与外汇手续的持续办理,可以相对高效率的降低风险,也可以使得自身的现金流能够有效运转。
(4)出口保理指出口商发货后,采用商业承兑交单或赊销方式收取货款的情况下,由出口保理商对出口商出口货物后形成的应收账款,提供账务管理与代收、坏账担保和融资的综合性服务。在出口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出口保理商后即可获得资金融通,出口商提前获得的应收外汇账款,这样就达到了降低汇率风险的目的。
外汇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外汇衍生产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派生出来的外汇交易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其来降低甚至锁定未来汇率变动风险。外汇衍生产品基本种类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掉期、货币互换等。
(1)外汇掉期则允许企业和交易对手将自身承受能力较低的风险敞口替换为承受能力较高的风险敞口。
(2)货币互换是交易双方同意按一定的汇率交换一定数额的两种货币,在协议到期时,双方按同样的汇率换回各自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