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娟(国网汉中供电公司)
加大电力企业内部的有效控制,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而作为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提高企业的内控质量,助力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有模式和规律,电力企业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周期长、经营业绩比较平稳,波动性相对较小等特点。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也在显著提高,并且运营中带来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的健康医生,查找问题,风险控制,已经成为电力企业运营中必须马上解决的课题。打造电力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得到健康发展应该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常态之举,促进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是与时俱进,解决电力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必要措施。
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彰显内部控制评审的性质,并将其作为重点来抓。也与电力企业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党在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站在了新的高度之上。要求我们“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全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在2017年11月3日,李金华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上强调,“坚持质量,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应该成为下一步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指导方针。2018年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1月12日,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就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相应措施和制度的陆续出台,无不彰显出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集约化和信息化的提出和发展,我国审计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明显变化,越来越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也向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包括数字化下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平台来为内部审计服务,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信息化工作需要审计工作人员熟练审计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系统的应用,处理,分析能力,为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新的高度要求。
审计工作中存在隐患的对象更隐蔽。在大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型。
如何在浩瀚的信息量中,在大量的线索中找到真相,甄别出有用信息,甄别出审计对象,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新问题。如何在既定的审计对象中,抓住重点,明确审计的主体开展审计工作,是审计人员开展的工作重点和基础。
从审计风险的角度上来看,企业面临内外部风险。内部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和集中度越来越高,如何划定权责,明确风险点、要运用新的网络技术做强有力的支撑,但这部分信息系统的支撑有可能会得到网络病毒或者黑客的光顾与威胁,这种风险是在以前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不曾遇到的新问题,我们要发现这种新的变化,采取措施,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电力企业内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发展壮大。内审工作为企业的全局发展保驾护航,内审工作要围绕企业经济工作中心、服务企业工作大局,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为目的,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绩效,促进电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用创新发展观,推进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创新,是当下重点的工作。
新的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要以发展战略为纲要,各项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审计工作发挥其监督与服务的责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打造创新的方式方法,服务好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要切实推进“两个转变”,加大提升管理监督机制,并且增强服务意识,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全局,积极沟通,突出关键重点领域、实现审计工作监督服务工作横向要到边、纵向要到底,全面囊括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
增强风险的辨识度。针对其内部的控制制度中风险点的种类数量开展具体评测工作,并且梳理好企业经营运行当中每个流程本身存在的风险点,要对各个风险尽量详尽的记录与描述,明确各风险可能会发生的概率,其次是审计工作对于风险的评估。审计组人员应该对于每一项风险开展评估,分析出各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大小,明确对于每一项风险的管理顺序以及各个风险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在风险的应对中。审计组人员要深入到管理与经营各个环节中去,跟相关业务人员或管理层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找到风险点背后的深层原因,给出整改对策,解决风险问题。
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要将其引入到内审工作中,为审计工作服务,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是我们做好审计工作的好手段。是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好方法,是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
我们要尽力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和全覆盖,以各业务管理系统及其存领储、生成的电子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审计作业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高效处理,发挥出大数据平台独特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作用,通过对大数据分析,迅速发现问题和风险,通过对大数据分项,也方便我们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基本情况,为现场审计提供有利的指引和参考。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性,和时效性。
加强过程管控,首先应该从企业制度建设上作为切入点,认真调研和分析做出切实高效的管理规划,在管理规划当中应该包含详细描述年度设计计划、方案、档案管理以及报告质量等整体的流程体系,并且通过分析归纳逐步形成企业自己的高效的内部设计体系系统;其次,应该创建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一定的从属原则,从上到下的对业务流程开展梳理工作。加强审计工作的管控。
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大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推进,重视审计工作结果的实际运用,规范单位管理,及时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通过审计工作的整改,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平稳发展,在管理中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推进专业监管作用。以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更要保证内审工作对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运营规范的重要措施。降低了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降低风险就是在增加企业的效益,助推企业的成长。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运用好这一方法,用创新去打造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品牌模式。用发展观,制定出强有力的企业管理及内部审计制度,用审计制度助力企业战略发展,将企业发展引入到健康稳定的模式中去。强化审计手段就是强化企业管理的水平。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就是在服务于新时代下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