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口贸易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2020-12-20 11:04倪伟清浙江树人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比重浙江加工

文/倪伟清(浙江树人大学)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口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浙江出口贸易已稳居全国第三,占全国出口贸易的比重接近一成。但如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通过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已成为全省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浙江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出口规模

从2013-2018年,浙江的出口贸易额呈现出总体较稳定的上升态势,从2013年的2384.0 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8.8亿美元,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79%,其中2016 年的增幅最大达到9.60%。在这五年浙江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比重逐年增加,从8.13%增长到9.34%,出口贸易规模和比重稳居全国第三。

(二)出口主体

浙江出口主体结构近年来比较稳定,民营企业出口比例持续增加,从2013年的35.92%增长到2018年的48.06%,已接近全省出口总额的一半,稳居第一位。外资企业出口比例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波动态势,2018年的出口比例维持在2013年的水平,约24.6%,占全省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国有企业的出口比例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2018 年稳定在约6.8%的水平。

(三)出口市场

浙江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其中向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额增长较为迅速,尤其是2015年,增长率达456.62%,到2018年出口香港的占比达到32.32%。位居第二的是美国市场,出口占比从2013年的16.51%增加到了2018年的23.15%,约占四分之一。欧盟市场的比重位列第三,出口占比从2013年的12.54%增加到2018年的17.95%。2018年对东盟的出口约占12.99%,排在第四位。

(四)出口产品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浙江出口产品中占较大份额,2013年出口占比为33.92%,2018年出口占比上升至43.69%,其中2018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占比为19.17%、家具及零件为10.34%、鞋类为7.65%、纺织纱线为6.53%。2013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为63.52%,2018年其出口占比下降到了53.45%,但仍占一半多。2018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为19.04%、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为23.42%、集成电路为5.07%,液晶显示板为5.59%。

(五)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出口一直是浙江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也是浙江有别于全国及沿海主要省市的鲜明特征。2013年浙江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的占比是78.91%,高出全国平均30多个百分点,与广东、江苏的贸易方式截然相反。2018年浙江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增加了1.19个百分点,达到了80.10%,而加工贸易的占比则下降到了19.9%。

三、浙江出口贸易结构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

近年浙江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己高达95%,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占四成以上,其中尤以纺织、服装、鞋帽和家具等四大类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主要依靠大规模劳动力、资本和资源投入,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特性。2018年浙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为53.45%,但出口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少自主品牌,而且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依赖进口。浙江出口生产企业以民企为主,上规模企业较少,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研发设计能力较薄弱,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偏低,故其出口产品结构层次偏低。

(二)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分布不均匀

近年浙江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比重有所下降,但对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的出口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浙江出口贸易的市场集中度依然过高。最近几年B2C跨境出口电商的市场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五国、日本、加拿大等市场。显然,浙江出口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总体偏高,分布不均匀,必然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在贸易保护和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反扑的今天,若某市场国采取两反一保类措施,浙江出口贸易就会受到重挫。

(三)民营企业出口占主导,外资和国企比重偏低

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出口比重约占半壁江山,而国企、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仅在7%和25%左右。浙江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但民营企业一般规模不大,主要经营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产品,通常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由于民资较充裕,浙江省利用外资一直较为滞后,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导致浙江省外资企业的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偏低。

(四)贸易方式较为单一,加工贸易发展较为滞后

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一直占七八成左右,要比加工贸易的比重高出约60 个百分点,两种贸易方式的占比相差非常悬殊。浙江的出口主体多为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成熟产业,产业链完整、上下游配套协作非常便捷,产业集群已形成气候,所以不需要开展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大多从事“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但利用外资一直是浙江省的短板,导致浙江省无法利用外资来带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五)出口地区集中在浙江东北部,浙中和浙西南发展较慢

当前浙江出口企业八成以上都集中在浙江的东北部,这里拥有较好的物质资本存量,港口码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而且人力资本丰富,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浙中、浙西南地区则多为较偏僻闭塞的山区,除义乌以外大多地区民风重农轻商,市场经济发育迟缓,因此出口贸易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导致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失衡。

四、优化浙江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

完善科技扶持政策,提高科技扶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真正发挥科技创业园的孵化和培育作用。完善落实人才落户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和吸收高精尖专业人才,为培育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奠定智力基础。

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新模式,鼓励企业从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与学校建立灵活深入的合作机制,为产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辟新渠道。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更新迭代和优化调整,推动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二)推进实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新市场的开拓力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仅容易引起贸易争端,而且会导致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战,形成增量不增效的局面。应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大力推广B2C跨境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和渠道,逐步形成传统和新兴市场,线下和线上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市场格局。鼓励过剩产能向“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转移,以投资带动出口,加大对沿线新市场的开发力度。

(三)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多种贸易方式协同发展

优化省内产业布局,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吸引著名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区域研发中心转移到省内杭甬嘉等条件较好地区。要注重提升加工贸易的质量和层次,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和回报率。放宽管制,适当增加其他贸易方式的比重,实现转口贸易、租赁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的有效协同发展,从而构建多元化的出口贸易方式结构。

(四)鼓励招商选资、招强引优,推动外资企业的出口发展

理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完善外资招商的“招批管”协同机制,对引资落地的项目做好精准服务。建立中介招商奖励机制,对重大项目引进起决定作用的中介机构、中介人予以奖励。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引领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型产业,特别是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外资项目给予土地、金融和税费上的优惠或补助,鼓励外资企业发展出口贸易,实现进出基本平衡。

(五)优化产业分布空间,推动浙中和西南地区的出口发展

完善健全要素市场体系,促进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要素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配置效率。加强省内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和布局,推动沿海发达城市加快对周围地区的要素辐射和经济拉动,加快推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实现浙北、浙中和浙西南地区的出口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比重浙江加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Mother
Task 2
循环热处理对93W–5Ni–2Fe高比重钨合金冲击韧性的影响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