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制度中的学术期刊编辑角色新定位

2020-12-20 06:17陈未鹏
关键词:审稿人评议学术期刊

陈未鹏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福建福州 350108)

同行评议是学术共同体评价学术成果的通行制度。在中国,同行评议制度也为大多数的学术期刊采纳,并成为“三审制”的重要补充,对于评判论文科学性、遴选优秀论文、保障学术论文质量、规范学术秩序、遏制学术不端、提升期刊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同行评议制度在透明度、客观性、时效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要克服局限性,需要重构同行评议制度中读者、作者、审稿者与编辑四者的关系。其中,确立学术期刊编辑角色的新定位,实现学术期刊编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从事务执行者向流程主导者的转变,有助于克服当前评议制度的局限性。

一、同行评议制度需要学术期刊编辑角色新定位

(一)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局限性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一般有四种类型: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1]目前,我国学术期刊较多采用单盲评审或双盲评审方式。单盲评审是指匿名评审人知道论文作者的名字、单位、基金项目等信息;双盲评审则是指论文作者信息对匿名评审人也是隐匿的。不论是单盲还是双盲,审稿人信息都是保密的,审稿人不必顾虑作者方面的反馈或其他方面的干扰,从而使得审稿过程更加自主独立。然而,审稿人匿名也可能产生弊端:一是降低了审稿人的责任感,以致有些审稿人评审时较为马虎粗率。二是审稿仅获得经济上的报酬而无法得到其他方面(如工作业绩、荣誉、价值感等)的承认,审稿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针对单盲或双盲评审的弊端,近年来,国际上一些期刊尝试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采取了公开评审或发表后评审的方式。公开评审又称“开放性同行评审”(open peer review,OPR),OPR没有统一的概念,[2]各学术期刊在操作细节上有一些差异,但都遵循在评审过程中作者与评审专家身份公开的办法。目前,国际上eLife、F1000 Research、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以及 BMC 医学期刊系列,均采取开放评审方式。[3]公开评审增加了审稿过程的透明度,使得专家在审稿时更加慎重严谨,更加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建设性,也使得主观的个人评语及部分偏见得到克制。有的专家还以被邀请审稿为一种学术荣誉,从而积极参与审稿。然而,公开评审的不足也比较明显。一是拒审率增加,一些评审专家担心评审时给予否定性意见会得罪作者,因此拒绝审稿。二是公正性偏差,面对一些学术权威的论文,审稿人一般不敢公开否定;对于大多数审稿人来说,他们更乐意给出肯定性意见;部分稿件的评审,又会受到人情因素、利益关系的影响。

而发表后评审,是一些国际刊物如F1000 Research,正在尝试的另一种审稿方式,但这种审稿方式不太适合中国学术期刊的实际。因为很多科研工作者并不重视发表后的评审意见,相对而言,他们更注重发表本身,以及发表后其他同行在论文中对他们成果的引用和评价。

部分期刊采用了第三方审稿平台,试图解决同行评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国际上正在运营的或曾经出现过的第三方审稿平台主要有 Rubriq、Axios Review和Peerage of Science。这三个平台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4]但都是由第三方审稿平台来主持同行评议。对于学术期刊来说,这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刊物主体性的丧失。期刊让渡了编辑选择功能,而自限于出版功能。那么,当第三方平台拥有出版的欲望、资金时,期刊就面临生存危机。二是第三方审稿平台的应用,必然导致名刊与普通刊物之间选择权利的不平等。一篇评审得分较高的论文,必然优先选择名刊。这就导致普通刊物无法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优质稿件。换而言之,依赖于第三方平台选择稿件,必然导致学术刊物质量等级的固化。更何况,第三方平台仍是采用同行评议制度。学术期刊只不过是转嫁而非从根本上解决了同行评议的问题。

各学术期刊在同行评议制度上的种种探索,共同推进了制度的发展与改进。然而同行评议步骤较多流程较长、专家审稿时间不易把控、审稿周期不易缩短等局限一直未能克服。而且,同行评议制度还会出现造假和专家判断失误等问题。2017年4月20号,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论文,524人涉嫌学术违规。这些论文被撤回的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5]造假当然是论文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但也反映了同行评议制度存在漏洞。同行评议也会出现评判失误的现象。评审人出于偏见、学识不足及利益关系等,均有可能对稿件做出错误的评判。尤其是前沿学科、交叉学科中的一些论文,更容易被误判。而一些成果,因其创新程度较高,对传统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构成巨大挑战,往往会冒犯到评审同行,反倒是那些“精致而平庸”的论文更容易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

(二)编辑角色新定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同行评议以专家的专业素质和信誉为学术的公正保驾护航,是构成学术共同体不可取代的制度。指出同行评议制度的局限,不是要取消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涉及的四大主体即作者、审稿人、读者、编辑都普遍认可同行评议制度。然而,同行评议制度之所以有局限,其内在的原因是学术期刊对审稿专家的约束是一种软性约束,审稿人更多的是出于学术良知和责任感在从事审稿工作,而非是硬性工作要求。评审工作只是审稿人的额外任务,编辑无法判断评审专家的意愿与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否一致,在不一致时也无法制衡纠偏。编辑部对审稿专家除酬金之外的激励手段有限。因此,改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关键应当是增加同行评议制度中的责任感落实。责任感的落实有两个途径,一是设法增加专家的责任感,二是学术期刊质量的责任人——编辑参与同行评议。

我国《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令第31号)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期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新出报刊[2001]142号)也指出:“期刊出版应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责任编辑对学术论文质量负有制度责任。所以,责任编辑应当一方面强化自身在同行评议制度中的责任和能力担当,一方面努力在制度安排和具体工作中增强专家的责任感。这是解决同行评议局限性的可行途径。

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编辑进行角色的新定位,新定位应以克服同行评议局限性为目标,努力重新建构编辑工作重心、发展编辑的业务能力(特别是稿件评议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编辑得以从许多日常事务(如稿件登记、排版、校对等)中脱身而出,这为编辑重新构建工作重心创造了条件。同时,相对于专家,责任编辑参与同行评议有优势:1. 编辑接受期刊编辑部的管理,编辑对学术论文质量负有责任,其审稿行为必然受到更多的激励、约束与监督。2. 编辑的视野比较开阔,对所负责的各个学科一般都有所涉猎。3. 编辑审稿时,也会对学术论文的形式,如逻辑结构、语言、格式等进行审查。4. 编辑不仅对单篇的学术论文负责,他还能将论文放在所有的投稿论文中加以比较和综合考虑。5. 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渠道更为顺畅。这些特点和优势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同行评议制度的局限性。

当然,编辑同专家比起来,专业素养不够精深。对于期刊社而言,编辑的数量很难一一对应期刊所涵盖的各学科。因此,倡导编辑角色新定位,不是主张取消同行评议,而是提倡以编辑为主体深度参与到同行评议中,使编辑和专家良性互补、有机互动。

二、编辑角色新定位:责任担当、流程主导与能力拓展

以克服同行评议制度局限性为目标的编辑角色新定位,是在传统编辑职责合理延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编辑在同行评议制度中的责任担当,确立其在同行评议制度中的主导性,增强其对同行评议事务的参与能力,并深化其参与程度。

(一)强化编辑责任担当

传统的责任编辑,主要负责稿件的初审、编辑和付印样的通读等工作。责任编辑的日常工作是对稿件的内容、体例、语言、文字进行编辑加工,防止和消除各种技术性差错或原则性差错。责任编辑还负责对版式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各个出版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期刊出版质量。责任编辑可谓“重任在肩”。然而从同行评议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的角度看,学术期刊责任编辑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把关责任。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都遵循科学规范、探讨科学问题,较少会出现大的政治性问题。但是,因为学术研究涵盖的领域宽广,可能会有作者在一些全局性问题的政策性把握上有所不足,对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方面的内容缺乏足够敏感,也有的论文在政治语言表述上过于随意,甚至还可能存在一些不易查觉的立场偏差,这都需要编辑把好政治关。2. 知识和文字把关责任。学者往往对于某一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但也可能“一叶障目”,对学科领域之外的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运用有误。而有的学者专业成果突出、语文素养欠缺,论文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简洁、规范。这都需要编辑加以发现并改进。3. 论文学术出版规范把关责任。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生命。近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放松审核把关责任,导致学术期刊出版的不良局面,学术期刊编辑应当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严把学术质量关。对于拟发表的论文,应当严格执行学术出版规范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打造学术精品,为维护学术期刊出版的良好生态尽一份责任。

(二)主导同行评议流程

在编辑角色新定位中,编辑应当主导同行评议流程。同行评议流程的主导,涉及以下方面:1. 稿件处理系统的设计。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合理的审稿系统,以甄别核实作者的身份、筛选论文的选题、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辅助审稿。2. 稿件初审阶段。根据来稿,进行论题选择;判断稿件是否存在政治、法律问题;审查稿件的内容质量、逻辑结构、语言表达及排版格式等。3. 稿件送审阶段。制订简明扼要的审稿指南、结构化的审稿表格等,帮助专家提高审稿效率,引导专家公正审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针对稿件的专业内容,匹配审稿专家人选、人数;把控审稿时间和节点,加强专家的联系与互动。4. 稿件审回阶段。对专家的审稿意见进行把关,审稿意见有缺陷的,要及时联系审稿专家或更换审稿专家;不同专家审稿意见有分歧时进行裁决与评判;审稿意见及时反馈作者,耐心处理作者的申辩;对论文的修改意见要清晰具体,设定合理的修改时限,加强与作者读者的沟通。5. 论文发表后,既向审稿专家反馈论文的二次转载、引用、评价、获奖、影响因子等情况,也积极通过新媒体,向数据库、文献转载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行宣传推介等。6. 追踪学术前沿、了解新的技术手段,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和期刊界同行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改进完善同行评议流程。

(三)增强同行评议参与能力

编辑角色新定位中的强化编辑的责任担当、主导同行评议流程,是为了实现对同行评议的深度参与,从而克服同行评议制度局限性。而要实现深度参与,对编辑的素质能力尤其是审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只有拥有良好的审稿能力,才能切实地担负起稿件的政治、知识、文字和学术出版规范的把关责任,才能对同行评议流程有主导能力。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流程中的稿件初审阶段编辑对稿件论题的选择、对稿件学术质量的审查,在稿件送审和审回阶段中,匹配审稿专家、对专家审稿意见把关、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等,都对编辑的审稿能力提出了直接的要求。而制订审稿指南、把控审稿节点、以及审稿流程改进等,也需要编辑审稿能力的有效支撑。编辑的审稿能力,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是判断稿件质量的背景知识,知识储备除涵盖学科专业领域内的理论、概念、技术、研究方法、学术史等外,也应对相关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所涉猎。2. 严谨的学术思维能力。编辑的学术思维能力包括对学术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表现为对学术论文涉及的概念、证据、方法、标准的全面判断。3. 敏锐的学术前沿感知能力。学术创新离不开对于学术前沿的追踪。学术前沿代表着学术研究的趋势与方向,只有对学术前沿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才能清晰完整判断学术论文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才能对学术论文的价值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估。学术前沿不同于研究热点,有一定的隐蔽性,要密切追踪,需要编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及时广泛的科技信息收集渠道以及对于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

三、编辑角色新定位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编辑角色的新定位,需要学术期刊及学术期刊主管部门从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加以促进鼓励。如要落实编辑的责任担当,学术期刊或学术期刊主管部门应当在加强编辑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提升编辑地位,对编辑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地位给予充分认可,并给予相应的权利和待遇,对于具备意愿和能力主导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编辑要积极鼓励,从而激发编辑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对编辑的职业责任进行界定、细化,形成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

同行评议是构成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然而长期以来,学术共同体对于同行评议制度中的核心工作——审稿却重视不足。审稿人的评议意见不被视为学术成果,而且审稿人经常由于匿名而无法出现在学术视野之中,审稿人不能通过审稿活动为自己带来论文发表、课题申报、职称晋升乃至学术荣誉等直接利益。而目前就编辑工作来说,审稿作为一种劳动成果,也往往未能在职称、业绩、绩效、荣誉等方面得到充分肯定。比如出版行业在职称评定时,对编辑出版学论著有一定要求,对编辑审稿的劳动付出和取得成果关注过少。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审稿,其审稿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表征;其所负责的稿件所获得的学术影响力,也应当看作编辑业务的成果体现。在绩效方面,有的期刊衡量编辑的工作量,是看其责编论文的数量,而忽略了编辑删繁汰冗、披沙拣金的精力投注。因此,包含学术期刊社在内的学术共同体要切实鼓励编辑深度参与审稿工作乃至主持同行评议流程,并给予充分支持、适当监督和及时评价。

就能力拓展而言,编辑应当在传统的编辑素养之外,增强同行评议参与能力尤其是审稿能力。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深度融入学术共同体

只有深度融入学术共同体,拥有了学术共同体的“在场感”,才能追踪学术前沿了解学科热点,才能在审稿时做到成竹在胸,从学术发展的大背景来评判审阅论文的价值与意义;也才能在碰到审稿疑问时,有方向性地请教相对应的专家。

要深度融入学术共同体,就要加强与编委会成员、行业学会、重点科研机构的联系,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经常阅读所关注学科的重要期刊。融入学术共同体,固然有扩充人脉、培养感情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应当是获取学术信息,应重点关注各学科近期主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最新的研究进展与范式变迁,对学界中坚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新人的研究状况也要及时了解。获取学术信息时,要注意取舍,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价值。同时,获取学术信息也要注意时间成本。有的学术会议不必参加,设法取得会议手册和会议论文集即可;有的学术期刊不必精读,浏览目录和摘要即可。掌握充分的学术信息,是职业审稿人进行学术评议的必备“武器”。

(二)编辑学者化

编辑学者化是一个“老话题”。这里的“学者化”,不限于指出版编辑学的研究,而是指编辑应当从事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编辑向学者的身份转化,不仅意味着学术共同体的深度融入,同时也是工作必备素养的提升过程。编辑既是审稿人也是学者,那么他在审稿时:1. 因为自身从事学术研究,所以对学术研究的甘苦就有更深切的体察,对学术研究也能怀有敬畏之心,在评议论文时能换位思考,不会自以为对论文有生杀予夺之权力而起骄慢之心。2. 学术研究是立足学术前沿的创新,学者化的编辑必然对前沿和创新更加敏锐。3. 编辑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锻炼了理论与思辨能力,对学术研究的理解更加深入,通一晓百,能够较顺利地理解其他学科论文稿件的长短处所在。4. 编辑有学者的背景,对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会更贴合研究实际,更利于作者修改提高。5. 编辑的学术素养,会使他对学术不端行为有相当警觉。

编辑学者化,除了要遵循学者成长的共同规律之外,还应当注意适当缩小研究领域,不宜分散精力。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选定研究方向。编辑在培养学术专长的同时,对于其他学科要有同理之心,不宜陷入偏狭。同时,本职工作是编辑的立足点,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只是编辑能力的一部分,编辑应当在学术研究能力与编辑的其他能力上取得平衡。

(三)审稿的能力培养

审稿是编辑职业新定位中的核心工作,编辑必须具备合格的审稿能力。与专家相比,编辑审稿的专业范围较广,经常要面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稿件。因此编辑在审稿能力上与专家有所区别。编辑应具备对稿件进行政策法规、科学伦理、诚信规范等方面审查的能力。而面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稿件,编辑要有立足学科常识,对论文从理论框架、论证方法、逻辑结构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

因此,编辑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重视政策法规、哲学、科学学、学术史的学习,也要注重养成理性的思辨能力。阅读和研究专家审稿意见也是提升编辑审稿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6]编辑可以利用在学术期刊工作的便利,取阅近年来的专家审稿意见并加以揣摩,研究专家审稿的思路、角度和方法。也可以针对特定论文,写出审稿意见,再与专家的审稿意见进行对比,体会区别与差距。

四、结语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角色新定位的倡导,旨在改进同行评议制度。角色新定位的内在,是强化编辑的责任担当,倡导编辑对同行评议流程的主导,主张编辑业务能力的拓展。当然,编辑对同行评议制度的深度介入,是一种学术权力行为,必须受到监督与制约。编辑要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精神,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既要当仁不让、也要谦虚谨慎。学术期刊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将编辑审稿的工作置于主编、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的监督之下,将同行评议流程尽量透明化、可预期化,并实行留档管理,以便事后监督。强化监督的同时,也要强化对编辑的业绩评价。将发表后的论文质量与影响力做为编辑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将业绩评价与学术荣誉、薪酬福利、职称职务晋升等相联系,从而进一步引导、促进和规范编辑职业的发展,进而推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为学术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1] 王志娟、法志强、郭洪波:《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形式的不足与完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第2期。

[2] EMILY F,“Defining and characterizing open peer review: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urnalofScholarlyPublishing,vol.44,no.4(2013),pp.311.

[3] 胡克兴、刘 徽、卢 珊等:《开放科学环境中的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研究》,《编辑学报》2019年第6期。

[4] 黄 历:《第三方审稿平台及其在国内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可行性》,《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年第1期。

[5] 央视网:《国际权威期刊撤销大量造假论文:“同行评审”造假107篇论文被撤》,2017年4月30日,http://news.sina.com.cn/w/2017-04-30/doc-ifyetstt4001862.shtml,2019年10月23日。

[6] 金顺爱:《学术期刊专家审稿意见的利用与管理》,《编辑学报》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审稿人评议学术期刊
2021年本刊审稿专家名单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2020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
——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
以学术期刊为桥梁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两官”评议:人大司法监督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