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王涓涓,娄志杰,李凤霞,孟 艳,于春泉,张伯礼,韩向莉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天津 300451;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温习中医经典,从伏邪温病的机制探讨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优势。笔者认为应从温病、温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结合病机进行辨证论治,防治并举。
急性传染病在中国古时称作“疫疠”“时行瘟疫”等,具有播散迅速、病情严重特点。中医学在几千年来同疫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民国初杭州时疫流行、绥远鼠疫爆发、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医药在治疗疫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因多为湿热疫毒,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发病。其病机特点是湿毒伏匿、湿邪内困,导致“湿热蕴结证”,由此推测新冠肺炎属于伏邪温病的一种。中医关于传染病文献记载及专著非常丰富,通过对其学术思想梳理,为现代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临床思路。
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伏邪学说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由此可见,温病易发生在春季,从感受寒邪后邪气滞留于体内,发病与否不但取决于受邪,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体抗病能力即正气。精的充足固藏,与人体防御功能密切相关,冬季严寒,如失于固藏,精气损伤,致使抗病能力减退则易感温病。
晋代王叔和提出:“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从病机上区分伤寒与温病,冬感寒邪,即时发病者为伤寒;寒邪隐匿至春季发病者则为温病,称为“伏寒化温论”。随着后世医家对温病系统的完善,不少医家突破传统“伏寒”旧说,吴有性通过区分病机,将广义温病分为“温疫”和“春温”两个狭义的病名。他在《温疫论》提到:“‘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温疫。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1]一些主伏邪的医家也开始打破温病“伏寒化温”理论,认为温病所感之邪,非独“寒邪”所有,主张把“邪”的概念扩大深入为“六淫伏邪”,认为六淫皆可感而不即发。清代名医石寿棠在《医原》中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即感天地之气以病。”
诸家关于伏邪隐匿部位及外发途径的观点不尽相同。各医家所处时代、所在地域、时气不同,再加上温病本身包括多种病因和多种病证,从而得出不同结论。所谓“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应”。天时也,如三月、四月之谓也;地理也,如南北、山上山下也。故在同一气之下,发病不同、虚实各异。
3.1 伏邪的伏匿 六淫之中寒邪和湿邪性质属阴,寒邪凝滞收引,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易留邪伏匿,而湿性重着黏滞。两者均易伤阳气,易留伏不去,故传统医学中论述伏气温病以春温与伏暑为两大主病,且多数疫疠之邪都容易伏藏。
关于邪伏部位,吴有性、张锡纯等主邪伏膜原。吴有性指出:“邪气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任继学认为:“有膜原为屏障,人之正气,方能固正守内,营固脉卫护外,邪不能犯,卫无病之躯。”柳宝诒主张邪伏少阴,邪发以证候为据;叶天士等人主邪伏少阴,发于少阳。
3.2 伏邪的发病 《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寒”邪侵袭同时,必须有“不藏精”存在,才能发生温病。“寒邪”可看作温病发病外在条件,“不藏精”则可被认为是温病发病内因,唯有内外因条件同时具备,温病方可发病。经过后世医家对温病理论完善,“寒”并非一定是外感寒邪,孔光一教授[2]认为既伏又可致发热者,以风寒、风热、暑热、湿热为多。
伏邪发病除与伏邪性质、邪毒致病力大小相关,还与人体正气及体质密切相关。“不藏精”也未必一定是内在阴精不足。新冠肺炎发病缓慢而隐匿,病程早期病毒在体内复制,可无明显体征及症状,病毒潜伏期长。邪入人体,致病力不足,隐匿于机体中,直至病邪日盛,正气与之相抗争。此外邪气伏藏体内并非仅仅藏伏,而是对机体正气不断削弱,正虚则邪易感进而发病。宋乃光[3]认为阴邪易伏藏,正虚是关键,邪重者多感而即发,邪轻者每伏而后发;正盛者能抗邪而即发,正虚者易留邪而后发。谷晓红教授[2]认为温热多为体虚,感邪伏藏,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暗生内热,又感外邪激发其热;湿热则多为素体肥胖、痰湿过盛,脾运失健湿邪蕴里化热;亦强调正虚是伏邪温病发生发展根本原因。
除结合温病病机及发展规律以外,还需结合当地地域特征。有研究显示,全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值靠近中国地理位置的中部,分布格局与五行“西方燥金、中央土湿”的观点一致[4]。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性湿热气候,时值冬季,空气湿度相对偏高,容易诱发湿热温病,发展过程中多见挟风、寒、热、燥诸邪而发病。此次疫情就有武汉兼寒、上海兼温、广州兼热、甘肃兼燥等不同证候特点。
《素问·五常政大论》论述了地域对疾病机制及治疗大法的影响:“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素问·异法方宜论》则记载了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因不同地形、气候等地理条件的不同,易患疾病的不同。其言“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万物皆生于天地之气之中,那么导致疫病发生的疫气,也必然脱离不了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影响。任何疾病发病都有它一定的生存环境,离开这个环境,它就无法生存。疾病的发病也都有其时间节律,了解气候周期变化,去预测疫病发生规律,做到未病先防。正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新冠肺炎治疗以清肺排毒为主,健脾祛湿应始终贯穿,湿邪在表,可芳香宣透,湿从表出;湿邪在里,湿重于热可化湿清热;热重于湿则清热为主,佐以化湿。伏邪初起之时,外感邪毒,郁伏于肺胃,平时潜伏不出而不为病,正气虚弱表现为对外邪更加易感,外邪与伏热相合为患,可致肺卫失和,风寒入里化热蕴肺,或风热犯肺,内外合邪,多成热壅肺胃之证,即对应为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而部分患者起病急骤,多直接发于肺的气分证,或因六淫疫毒,邪壅肺气;或热毒酿痰,热郁血瘀,而致肺气窒塞,升降失常,很快出现里热炽盛,甚至热入营血、内闭外脱的表现,如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常伴有面青唇紫、心悸汗出、烦躁不安、神志萎靡、昏厥等,与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临床表现颇相吻合。湿热疫毒损伤正气,多见肺脾两虚、气阴两虚。治疗时需内外兼顾,祛邪扶正同调肺胃。
4.1 清里热
4.1.1 清热解毒法 伏邪温病以自由内而达外为特点,即初起便存在里热炽盛,便可予清里解毒以逐邪,即使出现恶风恶寒等表证,亦是由营血波及气分、卫分所致。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指出:“伏气温病,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出气分,表证皆里证浮越于外也。”故应以清热解毒、清解里邪为主,兼以辛凉清解,以疏散在表之邪[5]。王安道认为春温发病机制是:“怫热自内而达于外。”他认为:“当清里热为主,佐以清表之法,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时病论》则云:“此不比春温外有寒邪……初起之时,可以辛温辛凉。”温病初起病位在肺,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温遏阻气,肺失宣降,邪无出路。故邪居上焦多可采用轻清宣透之法。
4.1.2 凉血散血法 凉血散血法由叶天士所创,根据热入血分,血热脉络瘀滞的病机提出。《外感温热篇》提出春温从营入血的发展规律,原条文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至入于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散瘀,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吴瑭将其列为治疗蓄血轻剂,“时欲漱水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6]。抵挡汤破血逐瘀被吴瑭列为治疗蓄血结甚的重剂。《温热逢源》载曰:“营阴虚而为燔灼所伤,阴血枯竭而不能托邪外出也。”运用凉血散血之法,使邪虽不可外出,但可在内散。
4.1.3 攻下泻热法 春温热结胃肠,治宜攻下泻热。攻下易伤正,故应用过程中兼予扶正,或根据实际情况予宣肺、开窍或清解热气。《温病条辨》针对“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证兼阴液亏损者,宜滋阴攻下之“增液承气汤”,证兼气液两虚者,治以扶正攻下之“新加黄龙汤”,兼小肠热盛者用“导赤承气汤”导热攻下。《温热逢源·伏温热结胃腑证治》亦有:“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前人如又可所论,虽名瘟疫,其实亦系伏邪所列治法,用攻下者,十之七八。”可见,通下祛邪在温病治疗中的地位。肠腑湿热积滞,瘀血蓄结,故得下易解。
4.2 顾阴液 伤寒病机是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有六经传变次第,终易伤阳。温病与狭义伤寒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两者是并列关系。温病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最终是伤阴。伏邪日久,郁而化热,损阴伤正,而发病之后正邪相争,发热更易伤津。新冠肺炎多挟湿邪,湿邪致病后既化燥伤阴,亦损正气。王孟英提出:“耗之未尽者,尚有一线之生机可望;若耗尽而阴竭,如旱苗之根已枯矣,沛然下雨,亦曷济耶!”温病护阴,非阴竭才救,而是时时顾护。王孟英《温热经纬》言:“言救阴须用充液之药,以血非易生之物,而汗需津液以化也。”津血乃同源,然护阴时用补血药,津非但不能充液,反会助邪。部分清热药物兼有生津功效,另一部分虽无生津效果,但清热过程中,减少热邪对机体津液耗损,保存津液,濡润机体。
4.2.1 滋养肺胃 气分邪热减轻,肺胃阴液未复,肺胃阴伤。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咽燥,干呕不欲食,舌光红少苔或干。治以滋肺益胃之阴,方以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加减。
4.2.2 真阴耗损 后期邪热久居,真阴亏损,邪少虚多,见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颧红,口干咽燥,神疲欲寐,或心中大动,舌绛少苔或干绛枯萎,齿燥,脉虚细或结代。治以滋养肾阴,方以加减复脉汤加减。
4.3 扶正气 《医经溯洄集·四气所伤论》中记载:“邪气之传变聚散不常,及正气之虚实不等故也。”病情传变、转归与正气强弱有重要联系。虚则使病邪内陷,虚则不宜鼓邪外出。扶正气不仅仅是在治疗新冠肺炎,扶正即抗邪,育阴即抑阳,里热受到抑制,亦可防止病邪传变。
4.3.1 肺脾两虚 咳嗽日久,气短,痰多稀白,面色淡白,倦怠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甚则面浮足肿。舌苔淡白,脉细软。治以补肺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加减。
4.3.2 余热未清,气阴亏虚 低热,口干燥而渴,虚烦不眠,气短神疲,时泛恶,纳谷不馨,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治以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予竹叶石膏汤加减。
伏邪温病认为肾气素虚不能驱邪是邪伏的原因。《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记载:“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也。”故需扶正而使邪无地可容。疾病急性期:扶阳救逆、清热育阴;疾病缓解期:缓以治本、扶助正气为主,提高机体抵抗力,兼以祛除伏邪,以减少疾病反复发作。
治疗过程中,清热祛湿、养阴、扶正3个环节紧密联系,层层相扣,万不可顾此失彼。目前运用伏邪温病的理论指导现代临床治疗,实现古为今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实践,新冠肺炎多版诊疗方案在逐步完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家给予中医药治疗高度肯定,大家有信心传承经典,创新发展,战胜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