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畜牧兽医站 福建莆田 351146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患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多雨的夏季,春冬季气候骤变时也会诱发该病。该病主要危害母猪和3月龄以上架子猪,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发病急、快,患猪精神不振,体温突然升高至42°C以上,高烧不退,个别猪突然死亡;亚急性型突出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疹块,指压退色,俗称“打火印”;慢性型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现将一起猪丹毒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2016年9月,秀屿区某生猪养殖场2头大猪无症状突然死亡,另有6头大猪精神不佳,食欲差,喜卧不起,体温升高。现场调查该猪场为2003年建成使用,现存栏母猪80头,中大猪500头。该场猪舍间距小、砖瓦结构、较为低矮,通风条件较差,夏季容易高温高湿,设施简陋陈旧,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消毒。该场仅有1名专业兽医,整场管理混乱随意。场内较少消毒,兽药使用不规范。死亡及发病的8头猪为相邻两栏猪,该位置在猪舍末端,通风差且闷热。死亡前未发现异常,当天下午另有4头精神不佳,体温40.3°C以上,肌注安痛定、阿莫西林后退烧,当天晚上又升至41~41.5°C,同样方式治疗,第2 d全栏发病。
起初无症状表现就死亡2头肥猪。随着疫情发展,患猪出现精神不佳、喜卧、体温升高至41°C以上,随后数小时皮肤出现充血、潮红、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红斑疹块,分布在颈部、肩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突出于皮肤,指压退色。
现场解剖1头病死猪和1头病重已无治疗意义的架子猪,主要表现血液凝固不良,切开疹块皮肤出血、坏死;肺脏充血、水肿;肝脏充血;肾脏瘀血肿大,外观暗红,质脆易碎;脾脏充血肿大,切面外翻隆起,髓质脆软易剥下;胃底和幽门部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4.1 临床诊断 通过现场调查了解该场的设施设备、猪舍环境、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合患猪群的发病特征(指压疹块退色),初步诊断为猪丹毒。
4.2 实验室检查 解剖时无菌取疹块、脾脏、肾脏等病料封装带回实验室检查,取病料制作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革兰氏阳性、呈长丝、平直或微弯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或芽孢。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猪丹毒。
1)立即全栏隔离、消毒。全场带猪消毒,对受患猪污染的猪舍、用具彻底清洗、消毒,粪便、垫料等及时销毁、无害化处理。
2)采用青霉素钾(每千克体重2万U)、安痛定注射液(按说明书每头5~10 mL)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5 d,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24 h。
3)全群每千克饲料用强力霉素200~300 mg、磺胺间甲氧嘧啶钠250mg拌料,连用7 d。
4)淘汰预后不良的猪只,康复后对该猪群生长环境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5)待发病猪群完全康复后,未有新病例出现,且在患猪体内残留药物排除后,对全场猪群普免猪丹毒菌苗。
6)做好场内卫生,清除粪污、发霉饲料等污染物,做好消毒工作,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增加通风采光,减少饲养密度,夏季防暑降温,减少应激。
随着生猪的规模化现代化养殖、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猪丹毒在规模场已经很少发生,渐渐疏于对该病的预防。该场为何突然发生猪丹毒疫情,通过了解该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如下思考。
1)该猪场2005年开始小规模饲养生猪,边养边扩建,猪舍未经科学设计,采光通风较差,夏季潮湿闷热,整体设施设备落后陈旧,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细菌病毒容易滋生且较难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单一且每月仅消毒2~3次,场内隐藏细菌病毒较多,随时有发病可能。
2)该场仅聘请1名专业兽医,其他为饲养员兼兽医,技术水平差。该场抗生素使用较单一且大剂量,因长期大剂量使用阿莫西林,致使猪丹毒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增强,疗效变差。
3)因为对猪丹毒的忽视,该场未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生猪体内缺乏猪丹毒杆菌的抗体保护,在环境突然变化时,免疫力低下的猪只感染猪丹毒杆菌后发病,致使疫情发展扩散。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疾病对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低下,也是发病因素之一。